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船舶碰撞事故中,商船和渔船的碰撞事故比例比较高,商船误人渔具作业区,造成网破船损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分析其原因,除了双方当事船在隙望等方面的疏忽外,商船驾驶员对渔船渔具的作业方式不熟悉是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渔业资源的变迁,捕捞作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渔具渔船。为了更好地做到早让、宽让、主动避让,商船驾驶员有必要了解渔船渔具作业和避让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
《渔船作业避让暂行条例》的公布,给渔船驾驶员提供了判断相互间的避让关系和决定避让措施的依据,对减少渔船间的碰撞、渔具纠缠事故,保障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本人在学习该条例时觉得某些条文还欠妥。就该条例的编排、有关定义、行动、信号与某些条文,本着尽量与《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相一致的原则,结合各类渔船的作业特点和当前海上渔船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3.
目前渔船碰撞和渔具损坏事故随着渔船数量的增加和单船马力的增大已日益严重,也威胁着近海航行船只的安全。本文针对渔船之间在避碰方面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指出现行的《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渔船的生产特点,对可能造成混乱局面的信号灯、渔船在捕鱼生产中的避让行动规则和避让时的安全距离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引起有关的海洋国家和国际海事组织的注意,从而制订出有关渔船之间避碰的统一规定,以保证海上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渔船作业方式与商船避让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主要介绍了使用拖网、刺网、围网、延绳钓、张网等渔具捕鱼的渔船作业方式,并就商船避让各种作业渔船的行动对策作了研讨。  相似文献   

5.
雷云花 《世界海运》1998,21(3):16-17
在面临碰撞危险或紧迫局面时,只要当时环境许可,驾驶员应及早地按规则要求采取避让行动,如有足够水域一般采取转向避让。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两船已逼近到相当接近的局面时,单用转向避免碰撞的两船最近距离模拟器试验为10-12倍船长。  相似文献   

6.
渔船在海上作业中,渔网在海上拖曳、围捕、漂流或定置,给航行船舶带来了麻烦,对船舶航行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对海洋渔业各种作业讯号和作业特性的了解,可以帮助航行船舶采取妥善措施,在渔船作业中避让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我国东海海域中商船安全避让渔船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渔船作业的特点及其避让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避碰几何学原理,从商船二阶非线性响应型操纵运动数学模型角度出发,运用船舶航向改变控制算法建立商船转向避让渔船数学模型。针对该模型,利用MATLAB搭建避让仿真平台,进行实船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解决商船安全避让渔船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沿海有许多著名的渔场,如舟山群岛渔场、吕泗渔场、渤海渔场及石岛渔场等,在鱼汛期间,渔船群集渔场,这对来往行驶的商船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而经常发生商船与渔船碰撞或损坏渔具有事故,作为商船驾驶员应全面掌握渔船的特点、作业方式及应显示的号灯号型,从而采取正确,及时的避让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条帚门航道内渔船的航行安全,研究航道中远洋船舶产生的船行波对附近渔船安全作业和航行的影响,通过建立线性横摇计算模型和仿真计算得到两船间安全距离,计算出船行波波高和渔船横摇角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结果量化分析得到渔船航行安全作业的边界条件。据此提出安全通航应对建议:控制航行距离、控制航行速度、渔船主动避让。  相似文献   

10.
李冰 《中国海事》2010,(7):58-60
海上商船和渔船碰撞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引发事故的原因众多。文中通过对海上渔船特点、作业方式的分析,探讨海上商船避让渔船的方法,并给出海上商船避让渔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八条“避免碰撞的行动”中明确规定,船舶采取避让措施应及早地、大幅度地进行,并能导致在安全距离上通过。可见导致两船在安全距离上通过是国际避碰规则的目的,也是规则要求船舶应及早地、大幅度地采取避让措施所追寻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早让、宽让只有最低限制,而这个最低限制就是能使两船在安全距离通过,也就是说能导致两船在安全距离上通过的最迟采取避让行动的时机和采取行动的最小幅度。但是这个早、宽的程度应如何去掌握,如何去量化,它和安全航速、瞭望条款一样,让所有发生碰撞事故的当事船舶都逃不出这几个条款的责任。同时也给碰撞事故的处理带来了很多难以恰如其分的公平判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渔船的种类以及其所用渔具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来船的号灯号型判断出渔船的种类和动态,并针对不同渔船提出避让方法。根据实例,分析了避让渔船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邹涛 《世界海运》2010,33(5):24-26
研究中国主要沿海渔区分布及捕鱼方式,分析渔船船体小、驾驶台低、通信导航设备落后以及渔船船员自身素质低等原因造成的商船和渔船碰撞,提出商船在设计航线时,要充分考虑安全避让渔船,并采取保持正规瞭望和安全航速等避让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沿海船舶流密集,渔区渔船数量众多,商船航路与渔船作业区域纵横交错,增加了商渔船之间的避让难度和碰撞风险。文章从渔船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商渔船碰撞事故特点和原因,提出了渔船在与商船会遇时的注意事项,为渔船驾驶员、培训人员以及渔政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牟勤  张敏  白军 《世界海运》2018,(2):38-41
针对疏浚作业船舶在喀麦隆杜阿拉航道浅区航行和施工过程中避让进出港船舶、渔船、渔具等较为困难的现状,依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相关条款,分析疏浚船与进出港船舶、捕鱼船在不同情况下的避让关系,总结疏浚船舶在该航道浅区航行和施工时所需采取的特殊避让和操纵措施,为在该航道进行疏浚作业的船舶以及进出杜阿拉港的船舶提供切实可行的避让和操纵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所有的避让行为都是基于船舶驾驶员以瞭望为手段,感知碰撞危险进而做出避让决策,形成"瞭望→感知碰撞危险→避让行动"的过程。在航海实践中,相同船型尺寸(渔船、驳船、小型海船、大型海船、超大型船舶等)的船舶驾驶员常有相似的避让行为习惯。根据"瞭望→感知碰撞危险→避让行动"的过程,反向推理:瞭望与危险感知规律→相似的瞭望条件→相似的瞭望感受→相似的碰撞危险感知→相似的避让行为习惯。驾驶员在瞭望时感知物标碰撞危险的规律需要  相似文献   

17.
由于自身特点,商船操纵性不如小船灵活,在渔船密集的海域航行时风险系数增加,航行安全受到威胁。在分析事故案例的基础上,对商船与渔船的避让关系属性进行分析,基于渔船的特殊性,分析由渔船特点引起的碰撞风险,最后提出商船避让渔船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提高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沿海水域全年均有从事捕鱼作业的船舶。因此航海人员了解这一区域的渔船、渔具,对其避让足很有帮助的。 下面就日本沿海典型的捕鱼方法和渔具材料做如下介绍。 1.拖网捕鱼 ① 小型机动拖网捕鱼船是指小于15总吨的渔船。这种渔船有几种拖网方式,通常是一船拖一网,有时两船拖一网。 ② 深水拖网。是远离海岸在深海拖网的一种形式。通常为一船拖一网,但有时也可能为两船拖一网。 2.围网捕鱼。是利用浮漂将鱼网上浮离开海底而半浮在水中,图1—5所示的是一种典型的围网。其他围网捕鱼方式主要为单船围网和单船及浮筒诱捕围网两种。 3.缩拢式围网。是围捕水面鱼群的一种方式,沿海的该种鱼船为2—3吨,大到100吨的中型鱼船,而在深海进行该种捕鱼的船舶则可大到500至1000吨。为利用浮漂  相似文献   

19.
邹贤慧 《珠江水运》2012,(15):34-35
“渔船一旦开始捕渔作业,就很难主动避让,这时就需要商船加强嘹望,给予配合”;“为了确保航行安全.渔船船员应加强灯光声号的学习.在海上航行作业时,按规定鸣放声号、显示灯光,使商船和渔船在海上能建立有效的沟通”。这是不久前广东海事局举办的“商船与渔船安全对话”活动现场的场景,广东辖区商船、渔船船长与来自海事、司法、海洋与渔业、高等院校和航运单位的专家,一起参与水上交通安全的讨论。在现场,广东海事局副局长杨文说,为解决商渔船碰撞这一海事监管难题,海事部门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通过打“组合拳”减少商渔船碰撞事故的发生,这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商船和渔船的“安全对话”。  相似文献   

20.
一般情况下,渔船集中、数量多,且渔船的行动多变,所显示的号灯不规范,商船值班人员对渔船作为直航船舶对待的疏忽以及望判断失误等,很容易造成碰撞事故。在分析商船和鱼船碰撞事故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正确理解避碰规则、商船相遇渔船时如何避让、如何保持正规望,做好驾驶台班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