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梦雅  汪超 《水运工程》2022,(10):40-43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目前的发展形势,预判新冠肺炎疫情对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发展的影响总体可控,后期港口发展将逐步回归正常,甚至超越疫情前水平。从科学开展疫情防控、加快智慧港口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延伸港口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后疫情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港口是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形成了干支衔接、层次分明的集装箱运输格局,是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和服务国家“双循环”格局的战略平台。根据大湾区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特点,本文采用分集疏运方式的外贸集装箱结构化预测模型,对未来大湾区集装箱港口吞吐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针对大湾区港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推进航道、锚地的共享共用、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大湾区内港口群高水平互联互通、提升港口服务能级等方面提出促进大湾区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建议,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深入剖析广东省港口物流发展影响因素,构建灰关联模型,对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集装箱吞吐量和生产总值GDP对港口物流发展起主导作用,港口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海关进出口总额拉动作用明显。提出"打造集装箱竞争优势、建设技术密集型智能港、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港口物流发展战略转型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7月15日,"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来到广州港南沙港区。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莫之平表示,广州港集团紧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部署和广州在湾区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全面对接大湾区建设,促进区域港口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拥有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广州、深圳等重要港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及自贸区建设新形势下,珠三角港口汽车滚装运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运输航线网络持续优化,集疏运条件不断完善,水、铁、陆联运等组织方式不断涌现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及自贸区建设新形势下,珠三角港口汽车滚装运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运输航线网络持续优化,集疏运条件不断完善,水、铁、陆联运等组织方式不断涌现。未来珠三角港口汽车滚装吞吐量还将稳步  相似文献   

6.
倪亮 《珠江水运》2011,(12):44-47
港口的发展对于所在城市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它不仅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收益,还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知名度。目前,中山港面临港口吞吐量增长率放缓和沿海、内河港口竞争激烈等突出问题。要想实现吞吐量的增加,就要通过集疏运体系的完善,使腹地延伸到中西部地区。中山是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门城市,西江沿岸有众多内陆港口,沿江经济带也正在形成,这些都为中山港发展江海联运、延伸经济腹地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7.
黄建设 《水运管理》2007,29(7):1-24
对厦门港自然条件、经济腹地、吞吐量,以及厦门港的优势和在基础设施、陆向腹地、集疏运系统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明确战略定位,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集疏运条件,增加航线数量和加大航班密度等。  相似文献   

8.
上海港作为一个腹地型的世界级国际集装箱吞吐港,90%以上的国际集装箱通过公路(特指汽车,以下同)、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由腹地聚集到港口或由港口疏散到腹地,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在上海港口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自1978年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上海港口至今经过了近30年的历程,集装箱年吞吐量由零起步发展到现今2000多万TEU,跻身于世界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第三位。伴随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攀升,上海港口国际集装箱集疏运体系逐步形成并发展。2005年上海港口完成集装箱集疏运运量3137.1万TEU。除去水路外贸集疏运运量155…  相似文献   

9.
<正>粤港澳大湾区产生了3个世界级的集装箱港口:广州港、深圳港、香港港,形成了东西两岸物流格局,同时也拉开了争夺外贸集装箱主枢纽港口地位的竞争序幕广东省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工业体系完善,制造业发达,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的1/4,是最具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造出口基地,是世界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10.
港口的合理定位对宁波—舟山港的发展至关重要。宁波—舟山港的发展有着优越的港口资源优势、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较便捷的集疏运网络的支撑,同时还有着相关政策的支持,发展前景良好。然而,针对来自上海港等周边港口的竞争,宁波—舟山港有必要采取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尝试港口多元化经营、加强集疏运交通建设、加强港口环境治理等措施,并根据港口自身的特点定位为上海南翼集装箱干线港、特色能源中转港和环保生态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先进港口建设现状,讨论了国外生态港口建设实践对我国生态港口建设的借鉴作用。结合当前我国港口环境保护的要求,分析了上海港、天津港、大连港、深圳港等在建设生态港口方面的工作进展,讨论了当前我国在生态港口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挑战。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港口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交通运输部批准了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三港统一归并,组成"广西北部湾港"。这标志着我国沿海又一个港口群的诞生。阐述了北部湾港口的建设与整合的目标和进展情况。分析了北部湾港口建设与整合对促进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北部湾港口管理体制、发展临港工业等5项对策。  相似文献   

13.
徐雪蛟 《水道港口》2020,41(2):226-230
海域水环境质量与承载力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针对大连太平湾近岸海域,文章采用集对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云理论方法,以研究海域32个站位的COD、无机氮、磷酸盐和石油类4个污染因子为承载力评价指标,重点分析太平湾近岸海域的水环境质量和承载力状况;并以不同时期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湾港区工程建设与环境质量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4.
郑斌  廖慧敏 《水运工程》2006,(B09):26-28
分析深圳港蛇口港区建设国际邮轮母港的有利条件,提出了蛇口港区建设成国际邮轮母港的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5.
外高桥现代集装箱港区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上海港外高桥现代集装箱港区工程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创建了集装箱港区科学布置与港口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配置模式。港区的环境与景观体现了“自然、人与港口”和谐的主题。规划与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为港口运营不断适应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优势奠定了基础。外高桥现代集装箱港区建设与投产运营,标志着我国自行设计建造集装箱码头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陈会东  金辉虎  蒋扬 《水道港口》2010,31(5):553-556
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对港口建设前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维管束植物、底栖动物、渔业资源等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并收集项目开工前、施工期和试运营后的水生生态资料,对比建设前后水生生态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港口建设对水生生态的影响情况,评价了现有水生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从日照港和日照市的港城互动和港口经济腹地的发展论述日照港开辟新港区的必要性;从临港工业园区的需要和自然条件论述开辟虎山港区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简述虎山港区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以评价一个港口的综合物流发展水平和潜力。以广州港为例,建立了展示其综合发展的数学模型,同时选择邻近的深圳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短期内难以与深圳港匹敌,但其广阔的腹地物流支持和经济发展潜力使其整体竞争力快速上升。对广州港集装箱以及运输系统的直接货源腹地--珠江三角洲地区也作了详细分析,并且用最新的竞争情报分析阐述了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探讨了通过加强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配合公路、铁路以及内陆水系的配套设施以发展整体的第3方港口物流,从港口物流规划的高度综合展望了广州港未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福建三都澳开展集装箱运输的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宁德港三都澳港区建设条件、港口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港口定位和集装箱运输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三都澳港区的发展方向、起步工程规模和建设方案,以及开展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