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涛  宋丹丹 《交通标准化》2009,(17):100-103
汽车急转向时受离心力作用易发生侧滑、侧翻事故。通过对急转向行驶工况的汽车受力分析,建立汽车以不同转向速度、转弯半径,确定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发生侧滑、侧翻的阈值条件,分析不发生侧滑和侧翻所允许的最高转向速度,可为汽车急转向行驶工况的安全性研究和主动控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汽车急转向时受离心力作用易发生侧滑、侧翻事故.通过对急转向行驶工况的汽车受力分析,建立汽车以不同转向速度、转弯半径,确定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发生侧滑、侧翻的阈值条件,分析不发生侧滑和侧翻所允许的最高转向速度,可为汽车急转向行驶工况的安全性研究和主动控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汽车侧翻影响因素对其侧翻的影响程度,应用ADAMS/Car模块建立汽车侧翻的动力学模型,基于ADAMS的仿真原理,对影响汽车侧翻的因素:速度、弯道半径、路面附着系数和质心高度进行分析,获得了各因素对汽车侧翻影响的趋势.应用正交试验法,以轮胎横向荷载转移率的最大值作为侧翻风险的评价指标,对汽车侧翻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所研究的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弯道半径、车速、质心高度、数路面附着系数,为提高公路运输安全,提供了很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4.
对《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中关于超高较大,运行速度低,装载较高的汽车容易向内侧翻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为此而加大横向力系数,降低超高横坡的做法是不妥当的,指出汽车向内侧翻是司机驾驶不当所致,提出司机、养护、设计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建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应恢复规定超高值。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汽车高速弯道行驶、紧急变线行驶时的安全性,针对被动悬架系统侧翻稳定性比较差的问题,建立了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通过控制器调整减振器阻尼力的大小,改变车身侧倾振动状态。模拟分析得到半主动悬架系统使得汽车在高速变线行驶时的侧倾角有效值下降60.9,侧倾角加速度有效值下降了64.6,侧翻因子有效值下降了35.2。结果表明利用半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汽车非直线行驶时的侧倾角与侧倾角加速度,提高了汽车的侧翻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重型车辆弯道行驶稳定性进行研究,构建基于车路协同的侧翻预警方案,以汽车不发生侧翻为指标给出弯道临界车速计算方法,设计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侧翻预警系统来实时对将要发生的侧翻进行预报,满足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提醒驾驶员错误操作,以免再次发生侧翻危险。  相似文献   

7.
半主动悬架系统对汽车侧翻稳定性的改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提高汽车高速弯道行驶、紧急变线行驶时的安全性,针对被动悬架系统侧翻稳定性比较差的问题,建立了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通过控制器调整减振器阻尼力的大小,改变车身侧倾振动状态。模拟分析得到半主动悬架系统使得汽车在高速变线行驶时的侧倾角有效值下降了60.9%,侧倾角加速度有效值下降了64.6%,侧翻因子有效值下降了35.2%。结果表明利用半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汽车非直线行驶时的侧倾角与侧倾角加速度,提高了汽车的侧翻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指路标志设计设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指路标志牌的设计以及指路信息系统的组织两方面。通过与司机视认距离有关的因素采确定指路标志牌的文字高度和尺寸.对标志牌内容的规范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探讨了不同层次的路网结构下对指路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客车在中、高车速和大转角转向时易发生侧翻的问题,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和差动制动的方式,进行了防侧翻控制研究。通过横向载荷转移率判断汽车的侧向稳定状况,当横向载荷转移率超过所设定的门限值时,触发差动制动控制模式进行防侧翻控制。通过Truck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该控制算法及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鱼钩工况下,车辆的侧向加速度的峰值降低了0.24 g,该控制算法能够有效降低侧翻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和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对具体的事件进行模式采集时,有可能造成样本在模式空间中的维数很大,由此带来数据处理的困难.若可通过K-L变换方法对汽车技术状态的特征参数进行选择和提取,并对选择前后的特征分别用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不仅能够提高识别的速度,而且能够提高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和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对具体的事件进行模式采集时,有可能造成样本在模式空间中的维数很大.由此带来数据处理的困难。若可通过K—L变换方法对汽车技术状态的特征参数进行选择和提取,并对选择前后的特征分别用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不仅能够提高识别的速度,而且能够提高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多轴汽车低速转向灵活性和高速操纵稳定性,设计了双相位转向机构,并利用AD-AMS/VIEW建立了5轴汽车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发现,当汽车同相位转向高速行驶时,质心侧向加速度和横摆角速度明显低于后轮不转向时的状态,降低了汽车发生侧翻和甩尾的可能性;当汽车逆相位转向低速行驶时,质心运动轨迹直径缩短12.9%,提高了机动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减速设施的减速效果,本文选取四种规格的减速丘和减速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设计和现场调研获取数据,对比农村公路上这四种典型的减速设施的85%位车辆速度;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得出,较宽型的减速丘在农村公路上的减速效果最佳。同时,为了研究标志牌设置的最优位置,本文采用驾驶模拟器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设置前置25m、30m、35m、40m、45m、50m、55m、60m八种实验场景,获取车辆速度值,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限制速度为40km/h、车道宽度为3.5m,车流为自由流的农村公路上,减速标志牌设置在减速丘前50m位置处最优,速度下降率最大且车辆在减速丘处车速最平稳。  相似文献   

14.
利用Radioss建立了一款8m客车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侧翻仿真模拟,得到的客车侧翻角,以及车身侧围立柱与生存空间的最小距离.从能量吸收、速度与加速度分析、车身立柱变形、生成空间评估角分析等方面对客车侧翻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客车侧翻符合法规要求,但应在上部安装一些吸能装置,提高客车安全性.给出了该客车侧翻平均加速度、加速度均方根值,以及最大加速度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牌与被动发光标志的比较,如优缺点、经济成本、社会效益等,得出未来交通标志牌将以主动发光标志为主要发展方向。未来交通标志牌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的日常出行中,更好的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的保障。主动发光标志牌将是未来道路交通标志牌最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汽车安全控制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的安全配置已经不再是安全带这样单一的配件,更多的配件和电控系统被集成起来,形成互不相同但又互相交叉的综合系统,汽车安全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汽车的各个部分。介绍了汽车防侧翻系统、双级燃爆气囊、混合制动器控制技术、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和事故辅助上传系统等汽车最新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大型车辆由于其具有重心位置较高、质量较大且轮距相对较窄等特点,比其他车辆更易发生侧翻事故.本文通过建立大型车辆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采用LTR侧翻评价指标,对侧翻状态进行预测.进而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odictive Control,MPC)方法建立车辆防侧翻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并以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作为状态变量,通过差速制动方式对车辆施加横摆力矩以保持行车稳定性.通过Trucksim 与MATLAB/ Simulink 联合仿真实验,对该控制算法在典型工况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防侧翻控制系统能有效抑制车辆发生侧翻,保障行车安全,且侧翻控制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喇叭形立交匝道行车过程特点,提出了将汽车行驶过程与匝道线形指标相结合的运行速度分段预测方法,并在运行速度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匝道超高,最后结合实例具体阐述了其应用过程,对传统的基于设计速度确定匝道超高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的现象,阐述了超速行车对汽车经济性的影响和行车安全的危害,提出了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速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家用汽车》2008,(1):47-47
花火(一汽奔腾汽车销售人员): 奔腾最值得骄傲的是其自身的安全性。率先通过了我国新执行的“双碰”标准,此前一系列碰撞实验及真人实车侧翻,都让人对奔腾的安全性拥有足够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