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丹东市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针对辽宁丹东水保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分析了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并通过丹东市的治理实践,提出了防治措施和科学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发挥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治理水土流失,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人工治理。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利用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生态恢复必须遵循自然原则,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的合理配置,以保障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路绿化是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改善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文章针对近年来公路绿化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公路绿化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路绿色通道建设不仅是公路养护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更是优美生态环境,改善当地投资环境重要体现.本文就公路绿化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1月4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计划提到,将快老旧柴油货车淘汰并制定运营补贴。加快老旧车辆淘汰和深度治理,对于提前淘汰并购买新能源货车的,享受中央财政现行购置  相似文献   

6.
杨丙龙 《路基工程》2011,(3):202-204
在对张承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等级。阐明了土壤类型,适宜生长的植物;对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评定出项目所在地的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均处于三级水平,已达危险边缘,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治理措施,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尽快恢复较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对城市防洪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已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 ,加快城市防洪建设 ,提高城市防洪标准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当前要统一认识 ,加快城市防洪的规划和实施 ;科学确定城市防洪标准 ;重视内涝防治 ;处理好跨河建筑物、穿堤建筑物与城市防洪堤的关系 ;做好清障工作 ;加强非工程防洪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307-308
<正>河流湖泊是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重要载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林草局联合印发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管理等工作作出部署,明确了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好《规划》,要准确把握新征程流域综合治理新使命、新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增强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相似文献   

9.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日前联合出台《宁夏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推进宁夏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加快解决宁夏农业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按照方案要求,到2020年:川区力争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山区在优先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基础上,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全区农村污水处理覆  相似文献   

10.
生态护岸的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提高,在河道设计中如何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河道治理建设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生态护岸源于传统护岸,但又不同于传统护岸,它打破了以前河道治理中为了满足河道功能要求而把护岸硬质化,完全隔离了水体和土体的传统,生态护岸是当今河道护岸发展的趋势,常用的形式主要为:生态石笼护岸、木桩护岸、绿化混凝土护岸、连锁块护岸、固化土护岸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生态水利观念的发展,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水工程与环境的和谐。该文介绍了辽宁省凤城市在城市防洪中生态水利的几点做法,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29-130,158,13
透水水泥混凝土作为新型生态环保型产品,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透水混凝土路面在国外发展很快,但在国内还处于发展阶段。该文详细地论述了天然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原理及特点、原材料选择、施工质量控制,可对城市道路设计、研究、施工及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寒冷地区公路建设日趋发展,公路建设对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导致寒区路域生态环境恶化。以典型寒区代表黑龙江省公路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将冻土环境作为寒区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方面,建立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TOPSIS模型,通过计算各级指标贴近度来确定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对国道丹阿公路呼十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Ⅱ级。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黑龙江省公路生态环境评价,组合赋权法确定的权重科学合理,TOPSIS模型适用于黑龙江省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4.
当前时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在技术上也进行了新的突破,最为显著的便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和发展历程。新能源汽车以新能源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采用了新的技术、新的机构,这样也更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但是,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兴产物,其技术发展显然还未十分成熟,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故障问题也成为了相关研究成员重点关注、不断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本文也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新能源汽车的故障问题谈谈相关的维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柔性护坡是利用植被等涵水固土的原理稳定岩土边坡,同时美化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技术,是涉及岩土工程、修复生态学、植物学、土壤肥料学和土工材料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工程技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工程技术日益提升。然而,工程建设往往会破坏生态环境,其建设开挖和填筑都会导致原生植被和动物栖息地破坏,水土流失,以及局部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恢复和重建工程护坡及工程周边的自然生态植被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对近十多年来的柔性护坡新技术进行总结与探讨,论述了柔性护坡的功能、技术特点与施工方法。技术的推广既能起到良好的边坡防护作用,降低造价,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生态环境美,使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洪远  何迎  苏锋  权佳 《公路》2004,(4):144-147
21世纪世界各国的道路政策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在道路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分析了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结合德国、荷兰等国家道路建设中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以及生态系统保全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基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道路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静止气象卫星 (GMS)及其生成的成品卫星云图 ,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表灾情、环境及植被长势监测方面 ,在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雪灾、海冰、植被长势等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水利、农业、林业、石油等政府部门及企业有关省气象局提供了大量有关灾情与环境方面的遥感信息 ,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长江源生态保护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主峰 ,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 1998年发生了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涝灾害表明这样一个事实 :“中游受灾 ,祸起源头、殃及下游”。因此 ,长江源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武汉市经济是否能可持续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旨在介绍长江源地区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提醒长江中、下游地区密切关注长江源 ,并相应探讨其生态环境保护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路堤、高架桥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法综合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因素建立评价模型,评选出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经济合理的方案,目的是通过高路堤与高架桥方案的比选研究,尽量减小山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