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而且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工具.文章着重分析了科技英语词汇中的隐喻现象尤其是隐喻的思维方式类比的广泛应用以及科技英语词汇中认知隐喻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隐喻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它同文化紧密相关。通过对各种隐喻实例进行比较,得知英汉隐喻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是由于人类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和认知基础,英汉隐喻的差异又揭示出两种隐喻语言所反映出来的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及对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要学好一种语言,了解、正确理解与文化相关的隐喻是非常重要的。文中从语义理解入手.对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差异从文化根源差异和英汉隐喻关系差异进行深入比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英语隐喻,培养地道英语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隐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研究英汉隐喻。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隐喻的基本特征;继而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讨论了隐喻与文化的关系。每个隐喻背后都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文化内涵,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就会造成文化冲突。人类文化的共性铸就了汉英隐喻中的相似之处,中西文化各自的特性又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理解隐喻本身的意思,更要深入学习隐喻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喻义,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人类的抽象情感,人们经常把它们隐喻化。在人类各种情感体验中,爱情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而诗歌是隐喻最常出现的场所。所以本文考察了大量英语和汉语诗歌的诗句,发现英语和汉语诗歌中的“爱情”概念隐喻有很大的相似性和独特性。最后得出由于认知和文化的因素导致了这两种语言中隐喻的相似性和相异性。  相似文献   

6.
隐喻作为一种与人类思维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势必贯穿语篇的方方面面.许多英语词汇完全符合隐喻思维认知模式,在大学英语教材中也毫不例外出现许多词汇隐喻现象.该论文以丰富的实例对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这一套教材里出现的英语词汇隐喻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英语词汇隐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标语中的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方法,隐喻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最终是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隐喻又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及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本文运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分析评价了隐喻在英语广告标语中的功能和用法,特别分析了隐喻对质量准则的违反所产生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8.
隐喻思维是词汇语义变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运用隐喻理论教学,讲解不同词汇或词义间的认知关联,能够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为验证隐喻在词汇教学课堂中的实际效果,笔者综合了参与实验学生的前测后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了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隐喻和转喻都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模式,对身体词的各种活用又是隐喻和转喻的突出体现.本文从隐喻与转喻的概念比较入手,通过身体词“脸”(face)的汉英语料对比,对汉语“脸”和英语“face”所产生的隐喻性和转喻性词语进行分析,呈现了在隐喻和转喻上的词义延伸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词汇的心理认知机制。以arrive at为例说明词的隐喻性词义离不开人的创造性的认知操作——相似性和类比思维,是借助类比推理的结果,其变化的内在机制就是隐喻思维。相似性和类比思维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符合人们的心理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英认知差异与英语隐喻汉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古至今,人们对隐喻的研究没有间断过.现代认知学揭开了隐喻的认知本质.这伟大发现吸引众多学者们重新探索有关隐喻的各类问题.其中包括曾经被忽略的隐喻翻译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学者们一直在寻找不同文化语言间隐喻翻译的有效方法.本篇文章试图从英汉隐喻的认知差异角度来分析探讨英语隐喻汉译的可行方法,从而推动隐喻研究和翻译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在20世纪后半期不断涌现的修辞批评模式,隐喻修辞批评已成为非常流行的批评模式之一,该模式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隐喻性语篇.不同于汉语修辞学,西方修辞学(以下简称修辞学)以“说服”或“认同”为其特点.隐喻修辞批评的理论基础涵盖了隐喻的修辞本质、人性论和修辞观,并结合具体实例论述了其运作过程.在教学实践中,隐喻修辞批评模式的引入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解读文本的新的角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使用隐喻实现成功交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读者视野始,译本的"前言"和"译者后记"基本成为研读文本的思维定式。本文试图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突破"观念先行"的思维定式,对《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及隐喻作了探究,以挖掘其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隐喻是一种用来增强文彩的修辞手段;而科技语言一贯以专业、严谨,精确和朴实著称,因此隐喻不应存在于科技语言中.然而,随着认知学的发展,大量的研究和事例证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其中包括科技语言.本文试图从分析科技隐喻的产生动机,产生途径及巨大功能方面来较为全面地展示科技隐喻的概貌,从而加强人们对科技隐喻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比喻是我国人民最喜闻乐见的修辞方式,从比喻的历史演变中,可以发现文化对语言的巨大影响。可以说,比喻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文化多姿多彩的身影。本文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管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