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环保、节能要求越来越高,国内普通公路建设对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的要求逐渐成为旧路改造项目的关键技术点,而废旧沥青铣刨料柔性再生受技术和造价影响,推广程度一般.通过试验对水泥稳定废旧沥青铣刨料各项路用性能的研究,探讨废旧沥青铣刨料再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旧沥青面层材料老化程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种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面层铣刨料分别与水稳基层铣刨料进行级配合成,通过力学性能试验进行分析,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沥青与水稳集料的结合界面进行观察。试验结果及分析表明:旧沥青混凝土老化程度越高,与水泥集料的结合性越好,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强度越高,干缩性能越差,旧沥青混凝土老化程度越低时,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干燥收缩能力。因此,旧沥青路面选择养护维修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原路面的沥青老化程度,中度以上老化的沥青路面更适宜采用水泥稳定全深式路面再生基层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3.
公路工程改建中需要对原沥青路面进行铣刨,产生大量沥青铣刨料,如果对这些铣刨料回收利用,不但解决了铣刨料的处理问题,也节约了新建公路工程的建设投资。结合工作经验,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面层的施工监理工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物理力学室内试验,探讨不同铣刨料掺量对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掺加铣刨料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最大;干湿劈裂强度与空隙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铣刨料掺量对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影响不大;不掺加铣刨料的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小;不同铣刨料掺量的混合料在15℃下的破坏应变均大于2800με,具有一定的抗变形性能,可以减少沥青路面的基层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维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路面铣刨料,通过对沈山高速公路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性能的分析,验证了旧料厂拌热再生的可行性,并采用AFM原子力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比了新旧沥青的老化性能,在锦朝高速公路维修中首次铺筑了1.6km热再生试验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过两年半的通车运行,路面使用状况良好,为辽宁省沥青路面铣刨料的循环再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路面大修工程中的应用,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将废弃的路面铣刨材料再生使用,而且沥青铣刨材料中的老化沥青可以重新激活,可以变废为宝,从而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沥青路面再生过程中,沥青路面回收材料(RAP)性质出现差异,对来自不同使用年限路面的RAP进行试验,从RAP表面的沥青含量、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以及RAP的矿料的级配对RAP的性质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增加,沥青含量逐渐降低,针入度、延度降低,软化点增加,沥青的表面老化越严重;随着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增加,RAP矿料的质量通过率越大,矿料的细化明显,粉料越多。  相似文献   

8.
张健 《北方交通》2012,(4):52-55
以沈阳桃仙机场高速公路维修铣刨的废旧沥青混合料为依托,在车辙机理分析和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试验温度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再生料动稳定度影响很大,符合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生产能耗低、过程环保、工艺简单,在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强度机理和影响因素尚未完全清晰。基于此,研究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发展规律及其强度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介绍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的发展规律,从沥青特性、铣刨料特性、水泥、拌合用水量及养生方式等方面阐述其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指出当前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发展、沥青特性、铣刨料特性及养生温度等方面还存在研究争议,需借助宏微观试验及跨学科手段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沥青路面老化及长期老化程度的占比,选择京藏高速公路改扩建右幅某段通车19年未加铺的路段进行研究.采用上下面层分层铣刨的方式,回收了旧沥青混合料,并对其开展旧沥青、回收混合集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上面层沥青路面老化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中的老化占全寿命周期老化程度的65%,长期老化只占35%.下面层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1.
老化对沥青结合料粘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沥青结合料的老化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用旋转薄膜烘箱(RTFO)对沥青进行短期老化,通过压力老化仪(PAV)对经RTFO短期老化的沥青进行不同时间的老化,对老化沥青进行系统试验,研究老化对沥青结合料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使沥青结合料的粘性逐渐降低,增强了沥青结合料的抗变形能力(高温稳定性),但抗疲劳开裂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评价再生封层对原沥青路面老化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针对S122省道预防性养护再生封层试验段进行了钻芯取样,并对回收沥青、试验段铣刨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封层材料在施工3个月后,可以渗透进入沥青路面内部3~4 cm,覆盖整个沥青路面上面层;再生封层材料渗透进入沥青路面内部后,可以有效恢复原路面老化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等指标,并融合成为原路面老化沥青的一部分,增加沥青含量,降低空隙率;再生封层可以不同程度改善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和疲劳性能,尽管高温稳定性与对比段相比略有下降,但仍显著优于新拌沥青混合料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纳米二氧化钛(TiO_2)对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以不同掺量的TiO_2分别对克拉玛依90#沥青和胶橡沥青进行改性,通过TFOT短期热氧老化和紫外线老化试验,宏观上用常规指标评价两种沥青老化前后的物理性能变化,微观上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精确计算沥青老化前后的羰基、亚砜基官能团含量,以羰基指数(I_(C=O))和亚砜基指数(I_(S=O))作为定量分析沥青老化行为的指标,通过分析沥青官能团指数及其与宏观性能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规律表明:掺量为1.5%的TiO_2能明显提高橡胶沥青的抗短期热氧老化和紫外线老化性能,经质量分数为3%的TiO_2改性后的克拉玛依90#基质沥青有较好的抗紫外线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的繁荣,原有部分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国民经济的运输需求,需要对原有道路进行改扩建和旧路处治。佛开高速便是由四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成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其中既有新建的路面工程又有对旧路的处治维护。旧路处治便是对旧路面层的铣刨处理后重新铺筑,旧路处治将产生大量的铣刨旧料,如不能有效处理原有旧路的铣刨料,将带来很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如何环保高效且低能耗的利用旧路铣刨料成为公路维修与处置的新课题,泡沫沥青再生技术充分研究了铣刨废料的材料特性,使之能够被重新用于新建路面的修筑。  相似文献   

15.
刚柔复合式路面界面层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复合板的室内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对不同水泥混凝土板界面处理方式、不同防水粘结材料以及界面层沥青用量等对界面层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到了精铣刨界面最佳铣刨深度、不同界面处理方式下界面层的最佳沥青用量和界面层抗剪强度与粘结强度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天津市外环线公路扩建工程铣刨旧料为原材料,采用WLB 10泡沫沥青发生装置,对沥青发泡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泡沫沥青的最佳含量,对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与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得出了泡沫沥青再生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多因素作用下橡胶沥青老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兰州市太阳辐射强度,确定了室外紫外线辐射时间与室内紫外箱加速老化试验时间的对应关系,试验过程中考虑了紫外光、氧、水、热等因素对橡胶沥青老化特性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沥青四组分试验和GPC试验探究了橡胶老化过程中沥青组分含量以及分子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红外光谱分析,橡胶沥青在老化过程中羰基和亚砜基含量增多,丁二烯含量减少;组分试验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沥青中的饱和分含量、芳香分、胶质逐渐减少,沥青质含量增加;橡胶沥青老化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显示,老化后橡胶沥青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以及分散度都发生变化,随着老化程度的深入,沥青中的大分子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提出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面层配合比设计,以通辽高速公路面层铣刨料为材料,结合级配试验、马歇尔试验、干湿劈裂试验,确定了最佳配合比,并检验了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指标,证明该再生混合料配合比满足高速公路面层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9.
将老路沥青面层和三渣基层铣刨的旧料与一定比例的新集料,冷拌出满足路用性能的水泥稳定沥青三渣混合料.应用到拓建道路底基层中,可形成刚柔相济的路面结构层。  相似文献   

20.
刚柔复合式路面界面层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复合板的室内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水泥混凝土板界面处理方式、不同防水黏结材料以及界面层沥青用量对界面层强度的影响;并对不同防水黏结材料的耐久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得到了精铣刨界面最佳铣刨深度、不同界面处理方式下界面层的最佳沥青用量,以及界面层抗剪强度与黏结强度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