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声音数字     
《家用汽车》2012,(6):44-45
声音"2011年自主品牌销量大幅度下降,大家出现过怀疑。自主品牌要发展还需要三方面努力,第一企业不要急功近利,做自主品牌要能沉得住气,踏踏实实把品质做好;第二政府对自主品牌多支持,希望政府能像十年前支持合资品牌一样支持自主品牌;第三媒体客观、实事求是宣传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2.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需靠政策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困难,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烦恼。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两年位列世界第一,每年达1800万辆以上。2011年汽车产销量仍有可能接近或超过2000万辆。汽车制造大国要成为汽车出口大国、汽车工业强国,很重要的一点,是拥有汽车自主品牌,甚至是名牌,靠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强盛占领世界市场,成为汽车创新强国。我国已有一批自主品牌,上汽荣威和MG、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但离"强势自主品  相似文献   

3.
民众为水,水可覆舟,民众为水,水可载舟。中国汽车得遇一件大事,一切辗转与变幻,力量之根源,皆在民众。没有哪一种力量,可以让日系汽车品牌的销量一夜之间陡降43.75%。这力量来自世界上最大汽车市场中的众多消费者。自主品牌得势了,但靠的不是运气。没有人可以预言,也不要再摇头晃脑地用营销理论和数量经济学来分析,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这一切与规律无关。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直至2012年中的时候,人们还奔走在"自主唱  相似文献   

4.
声音     
《家用汽车》2011,(12):24-25
用不了十年,大多数自主品牌和一部分合资品牌有可能出局。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汽车企业既不能乞求政府在政策上庇护,也没有理由抱怨消费者不支持。针对今年我国自主品牌遭遇到的新困境:部分自主品牌的销量滑坡,利润锐减。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出自己的担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品牌印象为自变量,品牌选择为因变量,品牌强度为调节变量,提出假设,构建基础模型,通过对自主品牌汽车品牌印象和品牌强度的调研,推断自主品牌汽车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因素。在收集数据、归纳处理以及模型验证的基础之上,获得下述结论: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选择受到品牌印象和品牌强度的直接正向影响。表明在自主品牌汽车消费者群体购买决策中,对汽车品牌的主观印象及品牌偏好已经超越了汽车产品本身的关注,在购买行为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品牌强度能够强化品牌印象。  相似文献   

6.
八卦车市     
《家用汽车》2012,(9):12-15
又见汽车补贴方案在重庆和长安汽车联手实施地方版"汽车下乡"之后,近日长春市也出台政策,从政府采购市民消费补贴等方面,力撑一汽自主品牌汽车。据一汽集团官网发布的消息,长春市对采购一汽集团自主品牌汽车给予多项优惠政策,加大政府公务车采购力度。"在国家规定的排量及价格范围内,长春市所属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时,在同质同价前提下,优先选购一汽集团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一汽对政府采购的公务用车应按不同车型给予市场指导价格下浮10%-15%的价格优惠。"  相似文献   

7.
角力新能源     
姜田双 《家用汽车》2012,(11):146-149
是走政府采购、电动出租车试运营路线,还是转战公务员用车、私人购买,自主品牌汽车各有招数,角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发布,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也逐渐明朗了起来。虽然国家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但企业界对此貌似并不感冒,政策热、市场冷的尴尬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向另一个十字路口——在跨国公司积极搜集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数据,或者大卖混合动力产品的时候,国内自主品牌车企要么对新能源汽车缺乏主动性,要么时而出现质量危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契机已出现,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各股力量如何发力,或将决定未来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8.
郝庆丰 《家用汽车》2011,(10):151-151
近日去韩国参观了一趟,这次旅程让我对韩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颇有感触。我发现,在大街小巷川流不息的车流中,绝大部分都是现代或起亚这样的本土品牌。据说,在韩国,本土品牌占汽车保有量的85%左右,这真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韩国本土品牌在本国确实"趾高气昂",而在咱们中国,自主品牌的气势却弱了一大截。由于今年的限购措施,更多的消费者转投进口车、豪华车阵营,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更加艰难。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中汽  相似文献   

9.
姜田双 《家用汽车》2012,(7):155-155
近日有消息称,长安汽车已暂停了高端轿车的发展计划,而将更多精力放在了中端轿车身上。不得不说,在整个车市"雄风不再"的今天,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下跌的时候。转攻为守的长安汽车是绝对聪明的务实派,但做企业畏首畏尾的作风也遭到了一定的质疑,自主品牌发展高端汽车究竟需要激进派还是务实派?以退为进最近长安汽车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原来的"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已经被"高端轿车项目筹划推进组"  相似文献   

10.
欣桦 《广东交通》2009,(6):58-58
商务部、发改委等六部委11月23日下发《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大力实施汽车产品出口战略,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1.
《家用汽车》2014,(10):29-29
金秋八月,"瑞风"送爽。第十七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前夕,江淮汽车产品战略调整后的又一重点车型瑞风S3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网络首发,并于成都车展开幕当日进行正式的产品线下发布。2014年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新一届政府对于自主品牌汽车工业的支持态度坚决,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下自主品牌整体市场发展低迷是不争的事实。为摆脱困境,各主流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出台"自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
姜田双 《家用汽车》2012,(8):155-155
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天津发布了2012年C-NCAP第二批车型评价结果,这是C-NCAP在实行新标准之前最后一批车型。众多自主品牌车型都获得了五星级的评价,在为自主品牌在汽车安全上作出的努力叫好的同时,我也要大煞风景地警惕人们不要盲目追求"五星"评价。  相似文献   

13.
《家用汽车》2013,(5):34-35
隐忍、积聚,多年的发展与国际合作,让华展汽车在此次上海车展上显示出强大的实力。具备实力的华晨汽车开始有了领军自主品牌的雄心壮志。201 3年4月20日.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盛大开幕。华晨汽车以"天宝物华晨启九州"为主题.携旗下中华.金杯两大自主品牌1 3款整车和11台发动机.两款  相似文献   

14.
《家用汽车》2011,(11):8-8
我国汽车出口带动销量提升的同时,低价竞争的粗放型出口方式已是迫切需要改变的关键问题。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放缓增长步伐,进入调整期,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自主品牌。为寻求销量保证,海外市场成为自主品牌的另一重要战场。根据前8月中国汽车出口乘用车同比增长八成三的数据来看,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赢得意外收获,然而,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在海外  相似文献   

15.
郝庆丰 《家用汽车》2011,(5):143-143
不久前,有这样一条消息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国内首款中外合资企业自主品牌量产轿车"理念S 1"近日在广州下线。"理念S 1"是广汽本田启动自主品牌战略,并通过自身研发、制造出的首款量产车型。"合资"的广汽本田"生下了"一个"自主"的汽车品牌,这略显怪诞的事实,引起人们的注意当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6.
孙晓炜  王营 《家用汽车》2012,(12):146-149
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稳中有升,而这一切靠的并不是运气。提到自主品牌,就不得不提到中国首家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汽车,这个敢为人先的企业在车市的浮浮沉沉中顽强前进。吉利汽车的个性并不张扬,有一种质朴感,而它的品牌服务也正是用质朴来诠释中国风。  相似文献   

17.
声音数字     
《家用汽车》2012,(3):18-19
"发展电动车从政策层面看,政府是很给力的,现在应该是企业表现的时候,尽快拿出真正敢卖、能卖的产品,满足这个市场的需要。"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就现今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召回条例严格了,自主品牌就扛不住了,其实自主品牌车企一直在做质量保证召回方面的工作,但召回的数量确实比合资品牌少。随着自主品牌车企品牌意识的增强,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自主品牌车企一定会在召回上下更大的功夫。"  相似文献   

18.
武卫强 《家用汽车》2012,(5):159-159
对"自主汽车"这个提法,业界一直颇有争议,因为对于任何汽车品牌的拥有者来说,每个品牌都是自主的。但是,必须以讹传讹的是,"自主汽车"作为中国本土汽车的代名词已经深入人心,很难再换一种称谓了。  相似文献   

19.
孙晓炜 《家用汽车》2012,(9):154-154
在前一阵子召开的第三届自主品牌汽车研讨会上,到场嘉宾屈指可数,让人很自然想到自主品牌在市场上的惨淡。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研讨发言的激烈氛围,各种旗帜鲜明的发言让人印象颇深。其中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先生用数据和事例说政策、消费者、媒体待自主品牌太薄,亏待了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出现疲惫之态真的仅仅是因为被外界亏待了吗?我看未必。首先说政策,诚然,政策非常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汽车销量达267.88万辆,同比增长3.88%:但前两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速明显减缓,轿车市场份额出现下滑,部分企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这些数字表明,随着国家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一系列拉动内需的产业政策出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着这边风景独好的局面;如何在新形势下拥有核心竞争力,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创新模式,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突破瓶颈,把握机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