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ATS故障下的行车调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广州地铁一、二、四号线都采用西门子的ATS列车自动控制信号系统,该系统主要由COM机工作站、SICAS联锁工作站及MMI、LOW人机接口工作站组成整个信号系统。在中央ATS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时,作为调度控制中心的行车调度员,无法对全线列车进行有效监控与指挥,在该信号故障下,行车调度员在自动监控系统部分功能缺失的情况时,实行人工控制模式,降低ATS故障下通讯缺陷、信号降级运行下对行车的影响,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减少该故障对营运服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各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口、机动车的急剧增长,地铁日益成为众多城市解决公共交通问题的重要选择。市民对地铁出行依赖性的日益增强,对地铁运行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地铁一旦发生故障,如何高效应对和处理,成为各地铁运营单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如果故障发生在对列车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的咽喉点,故障处置难度加大,往往导致故障处理时间、故障影响及事件性质有所升级。为系统梳理地铁故障咽喉点,本文以广州地铁五号线为例,对地铁信号、车辆及供电故障咽喉点及相关处置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广州地铁三号线为现有条件,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中信号系统ATS(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在故障处理中的行车组织作用及职责,并通过设备设施的国产化技改优化了其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5):165-16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轨道交通直流牵引系统中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人员的安全,在钢轨与大地间装配了轨电位限制装置。轨电位限制装置是目前城市轨道列车牵引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它关系到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安全、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目前,广州地铁各条线的车站变电所均有安装了轨电位限制装置。重点介绍广州地铁五号线轨电位限制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保护设置、轨电位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及在日常中的运用,并针对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6):187-188
广州地铁5号线使用的信号系统是西门子基于无线的移动闭塞系统。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需求,增加列车上线数、缩短行车间隔已势在必行,因此终点站折返效率的影响增大。结合实际运营状况,详细分析折返进路和作业流程对文冲站折返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174-175
广州地铁五号线作为广州市东西走向的主要公共交通平台,线路的日渐成熟和市民接受度的提高,已达到日均客流70万人次/日。同时车门的频繁开关使车门故障的频率高于其他的车辆设备,这一现象在既有线路上普遍存在,针对这一情况和五号线客流特点,对现有车门故障的类型、影响和控制中心调度员的应对,逐一分析并为今后运营线路上的车门故障处理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地铁运营中,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信号系统发生故障造成列车模式丢失时,行车运行方式会做出相应调整,直接影响到乘客的正常出行.为了保障列车的运营安全,提高运营效率,以上海地铁11号线为例,通过将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结合,对全线网络性能及无线设备进行了测试研究,多角度分析无线车-地通信不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传统信号系统与先进信号系统的比较,引出了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CBTC系统。本文主要阐述了CBTC系统的工作原理、ATS、ATP、ATO三个子系统功能,研究了CBTC系统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中的行车组织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电话闭塞法是地铁运营中一种必要的行车组织方式。信号系统发生故障后为维持运营而采用的人工控制列车运行的方式,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通过分析电话闭塞法控制原理,梳理方法中的主要风险点及潜在危害,基于对主要风险的控制,介绍天津市地铁电话闭塞法的基本流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宋丹 《轨道交通》2012,(8):50-51
当前轨道交通工程中的信号系统设计越来越多的应用了基于无线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1】,CBTC系统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灯泡线上列车掉头时,轨旁无线接入点(AP)与列车无线通信设备之间通信网络的双网切换问题,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为了使列车连续有效的与地面通信,必须合理的处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微  刘翔 《轨道交通》2020,(1):65-68
本文介绍了基于环线通信的移动闭塞信号设计思想,分析该思想下的追踪原理,并着重以广州地铁三号线为现有条件,重点阐述了STC(车站控制器)故障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方案,并分析了此种情况下的行车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广州地铁完成新线建设投资217亿元,资金支付252亿元。7条新线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共投入盾构机87台次,实现29座车站封顶、39个区间单线贯通,完成区间单线107.9公里。实现了高水平建成开通四号线南延段、九号线、十三号线首期、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等4条新线的目标,运营里程迈向400公里,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广州地铁表示,线网去年安全运送乘客2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767.8万人次,日最高客运量达到1002.6万人次,广州成为全国第三个地铁客流破千万的城市。客运量增加的同时,去年广州地铁也不断在运能提升、创新服务上精雕细琢。广州地铁继续采取高峰短线运营、空车定点投放、大小交路运行等模式,不断挖掘运力空间,五号线最小行车间隔压缩至2分06秒,运能提升5%,全线网列车最小行车间隔1分58秒,线网运行图兑现率和正  相似文献   

13.
孙洁 《轨道交通》2010,(9):50-51
随着国内许多城市地铁轻轨项目建设的高速发展,同一城市不同地铁线路之间的列车混跑已经提上了日程。对于无线车载电台而言,运行在轨道线路上的任何时候,只能听从接收一条线路的行车调度员的指挥调度,当列车要实现混跑进入不同的地铁线路时,要求无线系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时切换无线车载电台的行车调度通话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乘客将地铁作为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面对日益增长的客流,不断加大的行车密度,秉承为乘客提供"安全,准点,舒适,快捷"的服务理念,我们调度日常的工作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在故障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而道岔失电故障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探讨广州地铁二号线终点站-广州南站在道岔失电时的行车组织,最大的降低对运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车门关闭且锁闭信号是地铁车辆重要的载客运行条件,传统的地铁线路设计将该信号接入列车紧急制动电路,使得车门紧急解锁与紧急制动关联。列车运行过程中,因电气接触不良、行程开关故障、机械卡滞等原因,车门关闭且锁闭信号频繁丢失,严重影响行车运营效率。为提高地铁故障救援的能力及行车运营的效率,厦门地铁功能设计时将车门关闭且锁闭信号不接入列车紧急制动电路,减少地铁车辆区间停车。介绍了功能设计方案及实施情况,有利于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铁列车车辆、信号系统等设备技术不断提升、检修管理质量的日臻完善,因设备故障或司机业务技能不足导致的行车安全事故/事件逐步再减少,而作为运营行车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的地铁乘务司机岗位在控制驾驶安全、调度指挥安全、接发列车安全等方面发生的行车安全事故/事件却屡屡发生。数据显示,大部分的行车安全事故/事件是因为司机违反作业纪律、劳动纪律、标准化作业(简称"两纪一化")导致的。本文就从如何抓员工遵守两纪一化、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行车安全习惯进行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设备本质安全是地铁运营管理的目标,但有时设备故障在所难免。地铁道岔是列车折返、变更进路时必须使用的行车关键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对行车组织安全、效率造成很大影响。本文结合道岔故障处理经验,总结了各类道岔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原则与方法,在道岔故障时能有效地组织边运营边抢修,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张秦安  李乐 《轨道交通》2008,(11):70-72
从广州地铁各条线路信号系统运营情况出发,针对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CBTC的技术难点,并说明了CBTC对无线局域网的要求。最后从运营的角度考虑,提出了一些在CBTC中提高运营质量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在地铁运营的过程中,客流产生明显变化时,行车人员运用的抽线、加开以及在信号系统中加入的设备干预等措施进行相应的行车调整分析,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数据分析、客流曲线生成软件的开发以及时刻表编制分析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上构建半实物仿真运行环境,研究将实物设备、虚拟设备融合成1个系统的方法。首先,在部分实物设备的基础上,通过配置虚拟设备来扩展线路,每个实物轨旁基础设备都在仿真系统中有1个对应的仿真设备;其次,虚拟轨旁基础设备、实物轨旁基础设备采用相同的接口接入信号系统,实物轨旁基础设备状态与仿真系统中对应仿真设备状态通过实物/仿真继电器状态同步器确保一致;再次,仿真系统通过实物列车信息获取软件从交换机镜像端口获取车载控制器向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发送的报文中解析出实物列车位置信息;最后,以张江实训线、TACS试验线为例,验证这种方法在不增加安全风险的情况下满足信号系统在线试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