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通过详细介绍某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陷病害的特征,选取典型沉陷段作为试验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工程地质特点,选取合适的施工工艺参数,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利用高压旋喷桩技术加固湿陷性黄土路基。对旋喷桩成桩效果进行检验,发现桩体质量符合要求;处治后沉降量监测数据显示,一段时间后路基趋于稳定,说明高压旋喷桩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在研究区路基沉陷病害处治中。  相似文献   

2.
结合黄土山区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陷病害,对引起黄土路基沉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主要是受连续暴雨影响,雨水沿着各种裂隙、节理入渗黄土路基内部,且该路段填挖交界处填方不密实、原地基湿软含水量较大,存在粉土与粉质黏土滑动面造成路基滑移沉陷;提出了采取桩板式挡土墙对原挡土墙进行加固处治,并对已沉陷路基开挖卸载后,采取高压旋喷桩处治,与原路基填土形成复合地基,提高路基承载力,同时对该段排水系统进行修复完善,进一步保证了黄土路基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某高速公路路基病害特点是路基填方一侧边坡进水,另一侧边坡出水,路基发生管涌渗透变形,路面产生沉陷与裂缝,发生水毁事件。通过对水毁路基的勘察、处治设计,探讨分析了病害发生的原因,采用灰土桩、旋喷桩对水毁路基进行综合抢险处治,各项指标均达到相关规范要求,目前公路运营良好,该水毁路基为我国今后类似条件下公路路基水毁病害的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龙白至城赵高速公路路基塌陷病害,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高压旋喷桩及综合排水的处治措施,为类似的路基塌陷处治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是常见的公路病害之一,尤其是在路基填土高度大于6m的高填方路堤,此类病害更为多见.路基沉降病害的发生大多与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不足有关。因而必须对路基下伏的天然地基进行加固。在运营状态下高速公路,对这类病害进行根治.到目前为止,处治措施可大致分三种,即树根桩法、旋喷桩法和压力注浆法。  相似文献   

6.
以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路段为依托,分析路基沉降原因,经比选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路基沉降路段,同时完善线外排水工程,成功控制路基沉降变形,取得良好的处治加固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某运营高速公路桥涵台背段沉陷病害,通过地质调绘,工程勘察等手段对病害路基成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旋喷桩加固与加铺沥青层两个方案,从地基的强度和刚度提升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针对多年未稳定的沉陷段落,采用旋喷桩能够有效减少路基沉陷,长期看经济社会效益突出,对相关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石太客专DIK29+701~DIK29+782段路基因暴雨冲毁下游排水设施,致使洪水浸泡运营客专路基,造成路基局部沉降,危及列车行车安全,采用在边坡上斜向利用高压旋喷桩加固路基技术,介绍了高压旋喷桩水平方向15°角有效加固路堤本体和基床湿陷性黄土的工艺和要求,以及加固后成功稳定路基沉降,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圪洞岩2号大桥桥墩偏位原因的分析,得出桥墩偏位的主要原因是陡坡路段填筑土体滑动。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后,对边坡滑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已处于稳定状态,处治方案达到了路基及桥梁病害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详叙两个工程实例,介绍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桩基缺陷桩补强施工中的补强原理、补强工艺及补强后的检测方法,说明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缺陷桩处治过程中的适用性,供有关单位在处治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压旋喷桩具有施工机具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等特点,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起到加固软土路基,降低不均匀沉降的目的。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施工实例,简要探讨高压旋喷桩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压旋喷桩具有施工简便、加固效果明显的技术优点,结合某公路客运专线至陕西公路工程项目中的路基施工实例,对高压旋喷桩具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场物理试验测量高压旋喷桩桩身沉降量以及桩周摩擦阻力,获得其随顶部荷载以及桩深变化的基本规律,进而总结高压旋喷桩承载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桩体发生破坏之前,高压旋喷桩的沉降量随顶部荷载增大呈线性递增;当小荷载时,摩擦阻力随桩顶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但并非一直呈线性变化,在达到一定沉降量后其增加很小;摩擦阻力从桩身下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并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加;随着上部结构荷载的增大,进入塑性区后的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呈现非线性。  相似文献   

14.
对霍永高速公路路基沉陷状况进行现场调查并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结合抗滑桩与灰砂桩的工程作用与自身优点,提出两种桩体综合设计处治方案,为高速公路路基类似沉陷病害提出可行高效的处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公路采空沉陷区路段进行综合稳定性分析,该段采空区剩余倾斜值、曲率值和水平变形值均小于路基允许变形值,采空区已基本稳定,采空沉陷造成的湿软地基稳定与沉降不满足规范要求,设计中采用挤密碎石桩的处治方法,处治方案合理、得当,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应经验.  相似文献   

16.
彭波 《湖南交通科技》2013,(2):42-45,55
通过一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土路基处理实例,对不同桥头软基处理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地质勘查资料,本处桥头软土厚度约为14.5~18.8 m,选择CFG桩+袋装砂井的处治方案,并在桥头路基前后设置软土地基过渡段,以减少不同处治方式带来的路基差异沉降,根据本项目的沉降监测数据,桥头软土地基处治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表明CFG桩+袋装砂井的桥头软基处治措施能较好的控制软土路基沉降,防止桥台跳车病害。  相似文献   

17.
针对霍州至永和高速公路K50+870—K50+920段出现的路基沉陷病害,结合现场调查与工程钻探资料,详细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抗滑桩与灰砂桩协同处治的综合处理措施,为类似路基沉陷处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的桥头跳车问题是一个重要难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以山西省某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为例,介绍了一种变桩间距高压旋喷桩联合土工格栅加固桥头黄土路基的工程技术,分析了工程技术的效果,变桩间距和土工格栅对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程技术可以克服桥头跳车的问题;沉降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土工格栅具有减小差异沉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田明 《北方交通》2011,(1):38-39
通过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单管法高压旋喷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单管法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工程实践证明,单管法高压旋喷桩工艺用于加固地基、防止基础沉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以太原东山过境高速公路湿软路基的处治设计为例,阐述了旋喷桩技术在公路工程运用中,需要注意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