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概述近年来洗涤剂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综述洗涤剂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机理及探讨。提出了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2.
皮肤具有屏障功能的作用,保护机体免受外来化学物质的侵害。人们使用生理学方法、药理学方法、组织化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毒理学方法研究化学物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毒理学研究中,实验设计和资料分析所致的差异,可从根本上影响所得的结果。例如,在一次剂量灌胃的毒性研究和对眼、皮肤刺激作用的研究中,即使采用一种固定的实验操作方法,其结果变异甚大。在8个实验室中,应用由一个饲养场供应的同种大鼠,样品均取自210种化学物质的同一样本,当作急性灌胃实验时,其中一个实验室对所有样品一致地获得了较高的LD_(50),而另一个实验室则得到较低的LD_(50)。实验室之间的变异性,通常是由于操作方法不同所致,而不包括毒理学方面应用的动物。因此,在预测对人安全或危害的长期毒性研究的设计和实验时,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以全封闭声屏障为研究对象,分析CRH_2型动车组、C_(80)型货车轮轨动荷载作用下声屏障的振动响应。建立金属吸声板声屏障、混凝土声屏障与32 m箱梁耦合的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分析列车作用在箱梁上的轮轨力。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列车速度下声屏障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分析动位移、振动加速度、频谱特性和总振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轮轨动荷载作用下声屏障的竖向、横向位移很小,均在2 mm以内;动车组作用下声屏障的振动加速度峰值可达5 m/s~2;金属吸声板声屏障各考察点处的竖、横向振动加速度在各车速下均较混凝土声屏障大;声屏障振动加速度级在频率40~80 Hz出现第一个峰值(较大),在频率400~800 Hz出现次峰值(较小)。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轨道交通房山线工程1标段声屏障类型主要有直立式和全封闭式2种,均为在高架桥上安装。声屏障安装主要包含钢框架(含立柱、弯梁、檩条、斜拉撑等)安装、吸声隔声板+隔声窗的安装及PC耐力板的安装。其中苏庄大街站前隔声屏障为全封闭式声屏障,由于跨距大(15~23 m),周围环境复杂,不利于安装的客观因素多,在安装难度上创造了同类型声屏障安装的新纪录。重点阐述直立式及全封闭式声屏障的安装方案及研究确定过程,方案成功指导了声屏障的安装,效果及外观等均符合设计要求,方案的成功实施为同类型声屏障的施工安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结合朔州至黄骅港铁路噪声治理工程设计,针对既有桥梁、路基等不同敏感点处增设声屏障产生的问题提出设计方案,解决了桥上增设声屏障后与人行步道护栏、外部电缆槽管理维修、避车台梁缝伸缩及下部基础连接等一系列干扰问题;解决了路基段增设声屏障后与地下较大障碍物干扰及路基处人工挖孔桩成孔困难等问题。采取声屏障治理措施后,沿线铁路运输环境得以改善,不同距离敏感点的声级值昼间平均为47.3~54.7 dB(A),夜间平均为46.7~53.4 dB(A),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要求。设计方案也为铁路声屏障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人体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的测定已有较成熟的方法。但动物血清CPK的测定方法国内尚未见有报道。人和动物酶的水平存有差异,用测定人体CPK的方法来测定动物血清中酶含量往往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本文在肌酸显色法的基础上对免血清CPK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并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实验与结果 1.pH值的选择固定酶的浓度和其他所有的实验条件不变,改变缓冲液和混合基质的pH值,由图1曲线表示,酶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声屏障作为控制铁路噪声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能够在传播路径上有效降低铁路噪声源的传播,但仍存在工程造价高、维保费用高、景观效果差等不足。本文根据现场测试结果,从列车声源分布及频谱特性着手,建立矮屏障实验室1∶5缩尺模型,开展矮屏障空间降噪效果研究,从而为矮屏障设计和研发提供测试依据。研究结论:(1)高速铁路主要声源可分为轮轨区域噪声、车体空气动力噪声和集电系统噪声,并以轮轨区域噪声为主;(2)矮屏障位于近轨时,轨面以上3. 5 m场点降噪效果为5. 0 dB(A);远轨时为3. 3 dB(A);在远轨基础上增加线间屏障,降噪效果可提高2. 2 dB(A),达到5. 5 dB(A);综合分析可知,矮屏障能够显著降低250~1 000 Hz频率噪声;(3)线间屏障可弥补矮屏障距离声源较远时的缺陷,可明显增加降噪效果,提高降噪效率,因而将矮屏障作为声屏障的一种补充措施,应用于铁路轨道建设中,可大大提高降噪效果,满足户外声学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9.
北京轨道交通房山线工程苏庄大街站前隔声屏障最终采用全封闭形式,该段声屏障跨距达15~23 m,结构、安装与施工设计也有一定难度。该站一期工程设计为始发/终点站,噪声主要呈现为车辆进、出站及制动噪声,等效声级在80~85 dB(A),通过理论计算及专业噪声分析软件的模拟,分别给出了不同形式隔声屏障的插入损失值及敏感点预期噪声值,据此确定采用全封闭形式。作为噪声污染解决方案的必要手段,理论计算及专业噪声分析软件的模拟确定了采用隔声屏障的类型,提出了一条与环评工作相结合的解决噪声污染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比较人和动物资料,阐述金属对生殖和发育组织的某些毒性作用和代谢特性。金属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表1示动物实验结果。主要是出生前染毒,有关成年动物生殖系统影响方面较少,几乎没有新生期和吮乳期资料,而表中未列出的金属大部分尚未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场和实验室主要技术参数,确定铁路声屏障抗风压性能测试系统设计指标,通过对系统软件和构成的改进,参照现有标准和规范研究建立适合于高速铁路声屏障抗风压性能系统装置及试件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引起的交通噪声,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声屏障的组合结构形式进行优化,并进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声功率插入损失随着声屏障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声屏障高度达到2.8 m时,其效益价值比达到最大;复合型声屏障内外侧均出现插入损失极值区,优化后的复合型声屏障插入损失比吸声型声屏障高2 dB(A);T形折壁型声屏障降噪效果优于直壁型声屏障,其插入损失比直壁型声屏障高1.1 dB(A)。试验实测声屏障的插入损失分布规律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复合型声屏障实测插入损失较最大值偏离1.3 dB(A),离散程度为1.89%,T形声屏障实测插入损失较最大值偏离1.6 dB(A),离散程度为2.28%。  相似文献   

13.
开展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影响研究是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有力举措。为研究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特性及辐射源强,获取现有直立式声屏障在速度400 km/h条件下降噪效果及适应性,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模拟计算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源强并进行组成分析,对高速铁路通用的直立式声屏障降噪效果、耐久性、安全性等进行分析研究,对目前直立式声屏障适应性提出实施建议。研究表明:高速列车以速度400 km/h运行时,距离铁路外轨中心线25 m、轨上3.5 m处,桥梁段总声级为97.8 dB (A),路基段总声级为96.7 dB (A),气动噪声大于轮轨噪声;提出现有直立式声屏障在速度400 km/h条件下插入损失为2.7~8.9 dB (A);在安全方面,提出立柱底部螺栓养护年限;针对目前铁路直立式声屏障通用图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结构安全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指导400 km/h高速铁路噪声影响分析及直立式声屏障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吸声材料布局对铁路声屏障降噪效果的影响,以3 m直立型声屏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和声学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建模,分析6种非全吸声屏体布局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并与全吸声和全反射型声屏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吸声屏体在上部、中部、下部分别对高频(1 000 Hz左右)、中频(630~800 Hz)和低频(100~500 Hz)噪声的插入损失影响较大;在水平方向上,随着下部吸声屏体面积增加,声屏障总的插入损失逐渐增大,声屏障下部屏体2 m范围内吸声对插入损失的改善起主要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声点7.5 m以上时,声屏障中上部屏体1.5~2.25 m范围内吸声对插入损失的改善起主要作用;随着距离增加,非全吸声屏板布局与全吸声、全反射布局之间的降噪效果差值逐渐变小。当受声点高度为1.5 m,距离声屏障2 m时,非全布局与全吸声和全反射工况的降噪效果相差8.6 dB(A),距离20 m位置时相差2.6 dB(A),距离30 m位置时相差为1.1dB(A)。  相似文献   

15.
市域铁路噪声影响突出,需要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声屏障作为主动控制措施,一直被广泛采用。基于市域铁路的特点和运行速度,结合市域铁路成灌线测试数据的分析,从声源特性、声屏障设置原则及声学设计、结构形式等方面对市域铁路声屏障设置开展研究。指出:(1)市域铁路声源主要为轮轨噪声,噪声频谱呈宽频特性,桥梁、路堤区段在低频段和中高频段声能量均较为集中,桥梁二次结构噪声影响不能忽视,声屏障的设置应与桥梁结构减振降噪协同开展。(2)市域铁路声屏障声学设计时,评价时间内不能简单地将铁路噪声源视为无限长线声源,建议直立式声屏障附加长度取值为50~70m。(3)市域铁路列车脉动风压对声屏障结构选型影响较小,应加快对直立式声屏障顶部变化型、顶端降噪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所辐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危害通常采用吸声型声屏障来降低。吸声型声屏障降噪效果与吸声材料特性有关。为此选取了3种不同的声屏障吸声材料,利用绕射声衰减的理论计算方法和统计能量法,对比分析不同吸声型声屏障的降噪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吸声材料的加入对于声屏障降噪的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相互之间的差值约为5~6dB。  相似文献   

17.
测试列车通过一重载铁路路基区段时声屏障的插入损失值,分析不同牵引质量(5 000,8 000,12 000 t)和不同试验列车速度(60~100 km/h)3种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和插入损失的频域特性。对首次在重载铁路中应用顶端降噪技术的干涉型声屏障的降噪效果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声屏障的插入损失随列车速度的增加总体上呈减小的趋势;高声屏障高度由3.0 m增加至4.5 m,插入损失增加4.0 d B(A)以上;声屏障加装顶端降噪器,插入损失增加2.0 d B(A)以上;声屏障顶端降噪器对中低频噪声降噪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声屏障工程总体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350~400km·h~(-1)高速列车作用于声屏障的脉动风荷载问题,基于三维非稳态的k-ε两方程紊流模型,采用移动网格的数值仿真计算多种车速、多种屏轨距条件下列车通过声屏障区域的动态风场过程,得出声屏障各部位的脉动风荷载时程曲线等各类结果数据及多种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00~400km·h~(-1)列车脉动风荷载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加速增大,与声屏障至线路中心距离呈现近双曲线性反比关系,风压值分布沿声屏障高度呈现底部大、顶部小的规律;理论计算风压值及其与实测列车脉动风荷载时程曲线形状、参数影响规律等均相符较好,部分计算风压量值略大于实测值,原因在于计算中列车及声屏障模型光滑表面的模拟方法忽略了实际粗糙表面的风阻等因素。在仿真与实测的基础上,提出380~400km·h~(-1)高速列车脉动风荷载的最大风压取值建议及广义振动频率范围1.96~4.79Hz等动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全封闭声屏障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全封闭声屏障的设计、降噪效果;将声屏障钢骨架同时用于悬挂接触网,可减小体量,减小工程造价;全封闭声屏障实际降噪效果最高可达23dB(A),平均降噪值约20dB(A)。  相似文献   

20.
文章叙述室内声屏障的降噪原理及影响因素,特别对固定式和活动式声屏障的设计方法,使用效果作了介绍。用活动式声屏障进行隔声后,集群风机的噪声级由92dB(A)降低到78dB(A),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