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特殊管段会影响热油管道运行的安全,为此详细探讨了含特殊管段的热油管道稳态温度场计算方法,建立了管道稳态运行的热力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求解.在计算管道轴向温度时,提出不同管段取不同环境温度;在求解横向温度场时,对埋地段提出不同埋深利用不同热影响半径,而对架空段和浸水段,则利用虚拟热影响区.模拟实例表明:特殊管段对管道的热力特性影响会给管道停输再启动的预测带来不利,充分证明了文中方法在计算含特殊管段的热油管道稳态温度场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埋地管道因其具有受地形地物限制因素少、安全密闭、能长期稳定运行等优点,在管道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预测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对管道的建设至关重要,数值计算是预测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的有效手段。文中以国内广泛分布的冻土为背景,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研究,并用有限差分法对冬夏的土壤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输油后土壤温度场趋于稳定的时间有所不同,油品的散热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土质对管道周边温度场的影响情况,运用GAMBIT建立了不同土质埋地管道温度场变化的二维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对埋地管道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考虑了不同土质及地表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给出了稳态与非稳态下的土壤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黄土层较其他土层更不易聚集液态水,非稳态耦合温度场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环境条件变化对热油管道停输降温过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热油管道停输降温过程的数学模型、使用数值方法,模拟了长距离埋地热油管道的停输降温过程,分析了环境条件变化(季节、天气降温、管道沿线大范围突降暴雨)对降温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运用fluent软件在三维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下建立埋地热油管道的物理模型,分别对不同传热系数和不同流速的热油管道以及非稳态环境下的热油管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热油管道轴向温度的分布图,通过改变管道总传热系数和流速分析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果很好地反映出埋地热油管道沿程温降的基本特征,可为实际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指导油田的输油生产、管道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热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及间歇输送,首要的问题是计算管道周围土壤的非稳态温度场.在土壤温度场模型中,将土壤的半无限大区域转化成有限矩形区域,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离散化求解.对于埋地管道圆形边界的处理,可用阶梯形折线或方形边界来近似代替管道圆形边界;通过比较利用方形边界和折线边界计算所得的热流密度值(随埋深、半径、保温层厚度的变化),说明用方形边界代替管道圆形边界是可行的,并且可以简化埋地管道的传热计算.  相似文献   

7.
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预测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与水分场的变化关系对管道的建设至关重要。数值计算是预测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的有效手段,文中叙述了国内外学者在土壤温度场与水分场耦合作用方面研究现状及对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提出了几点对埋地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埋地盗油管道年周期性变化温度场的物理模型,通过简化该物理模型建立了埋地盗油管道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运算.分析比较了不同月份埋地盗油管道热影响区域地表温度场特征,其结论表明:夏天相同距离温度差异比较小,在冬天相同距离温度差异比较大.  相似文献   

9.
文中系统回顾了穿越活动断层埋地管道研究的历程,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与不足,通过采用Newmark-Hall法和Kennedy法对管道应变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管道应变的影响程度,考虑埋地管道安全性以及建设的经济性,建议埋地管道敷设时以50°~80°穿越断层、管道埋深控制在1 m以内,最后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对今后穿越活动断层埋地管道研究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斜滑断层作用下埋地天然气管道受力性能和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三维管土相互作用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断层错动量、管道埋深、管径、内压以及不同管材对管道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错动下,钢质管道最大受力与变形位置位于断层两侧,管道所受最大拉压应变相近;管道应...  相似文献   

11.
埋地管道外覆盖层绝缘电阻率计算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覆盖层是埋地钢质管道免遭外界腐蚀的第一道防线,其保护效果直接影响着管道整体的运行效率,而管道外覆盖层电阻率是评价外覆盖层状况好坏的最主要因素.运用线传输理论,通过将管地系统简化为一个集中参数等效电路,建立了埋地钢质管道外覆盖层绝缘电阻率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了管地系统参数的具体确定方法,开发了外覆盖层绝缘电阻率的计算软件.利用PCM检测数据,基于建立的Rg计算方法,能够实现对Rg值的计算.实践表明: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埋地管道安全运行的综合评价问题,并以研制的快速检测仪和综合检测仪的检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防腐层与管体的综合评价系统,编制了腐蚀与防护数据库和评价系统软件。在研究埋地管道的腐蚀剩余寿命时,提出了非开挖腐蚀预测方法。合理的评价方法可以定量地确定管道缺损严重程度与管道操作状况的关系,为管道的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并有可能在不降低管道安全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允许超过制造范围质量标准所要求的较大的缺损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水下管道埋深评价效率,提高数据处理质量及能力,文中参考了GB50423-2007及GB50424-2007等穿越段管道埋深评价标准,采用Excel自带编辑功能,设计了基于Excel的计算程序,采用Excel公式编辑器对水下管道埋深检测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实例进行分析及测试表明,该项技术可用于水下管道检测报告的统计与评价,数据评价准确、快速,提高了检测数据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管道系统输油站场中热水供热管道多采用地沟敷设方式,文中通过对传统地沟敷设方式在设计、施工及日常管理中所遇到问题的描述,以及直埋敷设方式相对于地沟敷设优点的对比性阐述,对热水供热管道采用直埋方式敷设时设计和施工等需注意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技术可行、质量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环境保护等综合因素决定了直埋敷设方式在未来管道系统中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埋地钢管的土壤腐蚀速率计算及防腐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埋地钢管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为土壤侧的腐蚀.埋地钢管土壤侧的腐蚀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壤性质、操作温度、涂层效力、阴极保护和杂散电流.依据API581,综合讨论上述因素的影响因子,并结合相关算例分析了阴极保护对土壤腐蚀速率的影响程度.针对土壤侧的腐蚀,提出了涂层防护和阴极保护的防腐措施.根据土壤腐蚀速率预测出埋地钢管的剩余使用寿命,从而合理安排检验检测时间,保障埋地钢管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文中分析了PCM+检测的基本原理,结合某燃气管网100 km管道检验实例,对PCM+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PCM+可有效检测埋地钢管走向埋深、定位防腐层破损点、评价防腐层质量;管道沿线山林、荒地及公路附近区域是防腐层破损点高发区;检测大破损信号覆盖临近小破损信号,造成小破损点漏检;受检管道附近存在导电性较好的结构体并行时,信号在结构体上流失,造成误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潜在危害识别的埋地管道完整性检测技术,及其在一条复杂环境原油管道上的应用。通过对管道已有资料的收集分析综合,确定出目标管道存在的主要潜在危害类型,有针对性地对管道潜在危害因素开展完整性检测,并在检测基础上做相关分析评价,对检测到的管道安全隐患实施维护改造,提高了管道的安全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基于红外成像的埋地热油管道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埋地输油管道进行了传热分析,建立了埋地输油管道三维物理模型。通过简化物理模型,建立了埋地输油管道三维数学模型,并通过CFD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输油管道热影响区域在地面红外成像分布比较明显,输油管道在地面投影区域温度明显偏高。进行了红外成像管道定位实验测试,由于土壤热物性不同,在输油管道地面热影响区域温度场分布并不非常均匀。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表明:输油管道热影响区域在地面模拟红外成像分布情况和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认识埋地热油管道的停输再启动过程,首先利用管道仿真软件SPS进行管道分析。在软件中建立了1个埋地热油管道模型,结合软件自身功能实现管道的停输再启动过程的仿真,记录分析停输温降数据,对影响停输温降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另外,使用软件TLNET和公式法对该管道进行了停输温降分析,并将其结果与SPS软件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3种方法计算结果有差别。文中分析了造成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埋地燃气管道普遍存在老化、腐蚀、泄漏等问题,迫切需要对城市埋地燃气管道进行基于风险评估的检验.首先提出了管道风险评估检验的总体方案,然后详细地阐述了在管道风险评估中需对管道哪些部位进行现场检验,以及从管道失效概率和管道失效后果两方面对已完成现场检验的管道进行风险评估,最后得出基于风险评估埋地管道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