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船舶智能制造的实践,阐述信息集成、工业机器人、可视化、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以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相融合的途径,提高船舶生产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以数字化、模型化、自动化、可视化、集成化为特征的船舶精益建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机械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FMS(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的出现,生产技术越来越向自动化。它包括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的自动化,难以自动化的手工作业采用机械手、零件加工自动化,装配过程自动化和采用机械手,也包括为投入FMS的有关前后相关工序的自动化等,在新领域里的自动化中促使生产技术自功化的不断进步。液压技术为适应这种自功化设备的发展和需要,进行新技术性能研究与提供使用方便液压元件系列。  相似文献   

3.
前言船体曲面分段制造过程自动化,尽管在技术上存在着许多困难,然而国内外造船界仍然积极地进行研究试验,一些技术难关正在不断地被突破。因此,在不久的将来,由专用自动机械装置组建的曲面分段制造自动线必将取代目前的手工生产方式。由于分段空间曲面的多样化,又没有适当的构件能作为装配基准,所以,大多数曲面分段制造自动化方案和自动装置的研究试验,都是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干散货码头的作业智能化水平,对干散货码头卸船自动化、装船自动化、装车自动化、码头生产管控数字化、流程全自动化等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基于作业流程全自动化的思路,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仿真处理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PLC控制技术、计算机软件等,以作业流程的单设备自动化为抓手,结合3D数字化码头生产管控系统,建立设备联锁控制模型,开发矿石码头作业流程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码头卸船、水平运输、堆取料、装车、混配、装船等全过程的作业自动化和集中管控。研究成果将为推动我国干散货码头的智能化、智慧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控制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船舶自动化技术日新月异。嵌入式是集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嵌入式技术给船舶自动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会。嵌入式系统的诸多优点完全满足现代船舶智能化、信息化和效率化的发展需求,必将引领下一代船舶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本文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嵌入式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装置,并将以船舶电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船舶电站监控系统的架构。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是把企业中孤立的、局部的自动化技术和子系统,在新的管理模式与制造工艺指导下,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并通  相似文献   

7.
刘传茂 《造船技术》1996,(11):16-21
本文从制造技术角度出发,以造船发达国家的研究为例,对船体钢料加工技术和设备现状作了简要分析,指出了船体钢料加工技术向自动化发展的趋势,并对发展我国船体加工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自动化技术对数控机床主轴驱动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讨论有关的主轴电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交流驱动技术的发展。指出了主轴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舰船制造厂的工艺装备与国外先进船厂相比,自动化程度低,设备老化,加工精度低。为适应先进的造船模式和制造技术,我国造船工艺装备应向自动化、机械化和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方向发展。文中对国内目前的造船工艺装备发展状况作了较祥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船舶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对船舶智能制造模式进行研究。针对船用T型材大批量生产、流水线作业涉及的焊接生产线,基于合理的工艺设计和工序布局,采用自适应、自控制的工艺装备(如组立机、门式焊接机等),匹配与其相适应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建立生产线管理系统平台,对各工位设备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从而实现产品传输、变位、装配和焊接全过程的自动化,以及管理上的数字化,有效提高船厂T型材制造加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船舶建造中的小组立制造为研究对象,将智能制造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其整个生产过程中,优化制造流程,形成全过程物料跟踪、产品质量追溯,落实智能物联标识技术的编码标准、交换规范,推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在船舶制造领域的示范应用。通过建立信息交互中心并整合物联技术,将原来机—人—机的信息交互模式转变为设备间无缝连接的信息交互模式,并通过应用自动化设备替代施工人员进行零件信息的标识,从而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正确性与小组立制作物料及其物流配送的效率,使小组立制作周期缩短约10%。  相似文献   

12.
李家华  杨彪  许鸿贯  梁庆 《水运工程》2022,(10):217-222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中参与专业多、设计精度高、工程周期短以及BIM数字化交付要求等问题,进行了BIM技术在项目中的研究和应用。依托钦州7#~10#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在设计阶段开展BIM技术应用,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基于三维可视化场景和数据结果,深入探索BIM应用价值,通过三维化的虚拟方式呈现自动化码头的装卸工艺。同时,结合业主方对项目BIM全生命周期的要求,在设计阶段BIM应用过程中考虑了施工阶段应用的分段和编码要求,推动了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落地和工程信息的流转。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可为BIM技术在类似项目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港口装卸》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港口机械分会主办。2015年主要栏目有:港口机械:港口机械设计与制造;港口装备集成制造。自动化与信息化:港口机械自动化与信息化;港口物流工程自动化与信息化;港口管理信息化。装卸工艺:港口装卸工艺与技术。物流管理:港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内陆港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先进制造技术的层出不穷.以及先进造船理论的应用使得现代造船模式向敏捷造船发展,这为各国造船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针对船舶敏捷制造的特点.本文引入网格技术,在制造网格基础上建立了船舶敏捷制造的虚拟企业架构.将船厂、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引入船舶的开发和建造过程,通过盟员之间有效的协作,实现造船的敏捷化.本文中对该构架下的船舶建造虚拟企业的组织问题和运行模式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造船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崔维成 《船舶工程》2021,43(2):前插11-前插17
我国在深海资源开发和发展深海技术的背景下,不断进行装备的国产化攻关和关键技术的巩固与提升,并以此为目标基本完成了大深度载人/无人潜水器的谱系化建设.耐压结构设计、制造、测试和评估技术是深海装备发展的基础之一.对深海耐压结构在材料、结构型式、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对新型材料、仿生型结构的探索性研究成果以及制造工艺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介绍,对未来深海耐压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智慧化引航服务在船舶引航中的自动化应用优化对策,包括技术、经济与运营、法规和安全方面的对策。这些对策将提高自动化导航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并推动航行领域向更自动化和创新的方向发展,可为决策者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提升引航行业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正>1 2016年主要栏目港口机械:港口机械设计与制造;港口装备集成制造。自动化与信息化:港口机械自动化与信息化;港口物流工程自动化与信息化;港口管理信息化。装卸工艺:港口装卸工艺与技术。港口管理:港口设备管理;港口生产运作管理;港口安全管理;港口服务管理;港口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船舶产品三维设计效率,以船舶设备基座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知识驱动的船舶设备基座参数化设计方法。以基座设计知识库为基础,通过知识工程技术中的实例推理技术与规则推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基座设计最优设计参数,从而驱动基座参数化模型的设计和创建,达到基座设计过程自动化、设计内容模板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帅  杨林虎  蔡伟 《水运工程》2021,(10):323-327
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正在推动港口建设向智慧化转型升级。针对海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质量要求高、多语言环境沟通效率低、交叉作业面多且干扰大等难题,依托工程实例,开展EPC模式下BIM技术在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一体化应用研究,挖掘BIM技术在直观性、协同性、优化性及信息完备性等方面的应用优势。结果表明,BIM技术能够为高质量建设海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在提升工程质量、提高沟通效率、积累数字资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当前新技术发展情况,结合船舶运输技术发展规律,说明提出高可靠性智能化船作为船舶运输技术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的必要性。提出了高可靠性智能化船的定义,包括研究发展的内容、实现的功能,及其达到提高船舶运输安全、质量、节能和效率等各项指标的目的。综述了国内外船舶自动化发展概况。概要阐明了高可靠性智能化船的各项研究发展内容,包括高可靠性机器和装置、分布集中式微机局部网络、船陆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工况监测故障诊断系统、最佳航行系统、进出港自动化系统和人机工程,並探讨了有关的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