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然砂砾石分布广泛,储量丰富,且强度高、透水性强,非常适宜作为路基填料,但作为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时,由于天然砂砾石颗粒偏粗、级配较差,无法满足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富(裕)木(格)路为依托工程,现场取样后,进行砂砾石的破碎和级配调整,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砂砾石按一定的控制粒径经过二次破碎后,与筛余的天然砂砾石按过筛前原比例掺配即可得到满足规范要求的级配碎砾石。这项研究对于推动天然砂砾石在路面结构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某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基层采取天然砂砾、底基层采取水泥稳定砂砾土.重点针对该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基层施工环节进行探讨,系统地总结出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法,同时提出了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砂砾是用原来松散的砂砾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和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的路面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超大粒径砂砾石路面基层,是使用超过规范粒径规定的(最大粒径80mm)的天然砂砾石,修筑路面基层。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到投资、使用方面的影响,新疆南疆地区许多公路设计多为3级、4级的较低等级路面.如通县公路(过境公路)和通连公路(村村通),结构层大都是:底基层20-25cm天然砂砾石,基层15-20cm级配砂砾石,面层3cm沥青表面处治,但一般要求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  相似文献   

5.
湘西北地区中粗砂短缺天然砂砾丰富,提出该区在高级路面设计施工中采用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基层,介绍了该基层的配合比试验,造价优势及施工要点,并分析了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对三级黑色路面或地方道路进行大中修 ,多采用石灰土砂砾基层施工 ,介绍了该工艺实际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临汾地区天然砂砾丰富,提出祁临高速公路在路面施工中变更设计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介绍了配合比试验及施工要点并分析了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应满足如下要求:水泥稳定土用做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这一规定主要考虑到超大粒径的粗粒土拌制基层混合料时易造成搅拌机械损坏,混合料中的集料容易离析,同时基层碾压后的平整度不易把握。因此使天然砂砾石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天然超大粒径(超出规范允许的最大颗粒粒径)砾石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9.
由于天然砂砾料在新疆地区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配套设备简便、施工速度快且具有较好的透水性与承载力,在新疆各等级公路建设中常被用于基层、底基层、垫层及路基换填.结合多年施工实践,就如何控制好天然砂砾底基层的施工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疆干线公路砾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调查,分析了砾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与交通量、路基路面结构、路基填筑高度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不同类别的天然砂砾材料路用性能强度参数取值范围;为合理采用天然砂砾修筑路基、路面提供了依据,可为今后相同路的结构设计与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砂砾石铺筑、路基拼接、路面结构设计及施工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在改建项目中常用的设计方法,结合项目实施过程,总结设计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在西藏地区特殊自然条件下的级配碎(砾)石柔性基层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满足西藏特殊自然条件下的路面结构、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可使高寒、紫外线照射强烈、路面冻害严重、地质复杂、筑路材料缺乏的西藏地区的路面结构合理、经济耐久、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结合西藏地区国道318线日拉段试验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提出天然级配砂砾基层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及控制技术,总结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在试验路证明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中设置稳定碎石排水层,对提高路面性能具有明显的效果。针对我国应用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改善路面结构排水情况起步比较晚的情况,对比分析了国外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施工技术,并结合我国公路路面工程的实际级配范围,探讨了如何高效保质地完成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施工。  相似文献   

15.
陈瑞娟 《交通标准化》2013,(19):106-108
新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天然砂砾在路桥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在路面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设计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鉴于此,介绍砂砾原材料选材标准及配合比设计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新疆地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伟 《交通标准化》2014,(10):80-82,86
近年来我国公路修筑技术有了很大提升,然而随着现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的日益完善,对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在我国高等级公路的施工中,二灰碎石基层是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二灰碎石基层属于半刚性路面,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整体性能以及承载力高、耐久性好、强度高、造价较低、材料易选、易于施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鉴于此,对二灰碎石基层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作为路面结构基层材料,其路面结构设计的控制指标也应是抗拉强度,因此,对路面结构进行疲劳寿命预测,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结果,对三种不同配比组成的梁式试件在控制应力水平的条件下进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材料的抗疲劳能力,并建立疲劳寿命预估方程,对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论是砂砾石还是土夹石,只要其中含有砾石和石料,其刚度就比不舍石料要大,含石比例越高,刚度就越大。如能合理应用(严格级配,采取必要的固结板体措施等),特别是在土源缺乏时,考虑就近砂砾石取材比远运土性价比较优的情况,且如果能得到全方位严格受控施工,这两种填料均应是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较好的填筑材料。但如果得不到全方位的科学受控或受控措施不力,也有可能因这两种材料本身显著的透水性和松散性,应用效果反而会更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