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汪秋梅 《汽车杂志》2004,(10):207-207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美国汽车音响竞赛国际联盟(简称USACI)中国总会还未正式成立。8月27—29日,经过两天裁判安装技术讲习及一天的赛车演练大会,USACI已培养了它在中国第一批裁判,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在内的一共三十一位裁判。  相似文献   

2.
《汽车杂志》2005,(4):200-200
近日出版《2004—2005年中国汽车音响产业研究报告》中指出国际品牌汽车音响企业中有八成已在中国投资设厂,全球六成的汽车音响产自中国。到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达到1000万辆,超过德国、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这将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汽车音响生产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卓诚 《汽车杂志》2005,(7):202-203
近年来,世界各大专业汽车音响品牌陆续登陆中国,他们所呈现悠扬、震撼的音乐效果使人们感觉到:原来汽车音响还有另一番天地,大多数原车音响系统的效果已经达不到大冢的要求。所以音响改装应运而生,并经历了简单安装、外观改装、高音质设计后,目前已经进入到将汽车内饰工艺和音色结合的新阶段,我们称之为:一体化音响工程。  相似文献   

4.
吴翰奋 《汽车杂志》2006,(7):232-232
在中国汽车音响品牌很多,无非可以归为三大主流品牌系列,即欧洲品牌、美国品牌及日本品牌,如果对他们各自的特点有所了解,对欣赏各器材重放还原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美国最知名的汽车音响品牌为何?这个答案非Rockford莫属,因为它是美国第一家在那斯达克挂牌上市的车用音响公司,是一家拥有36年历史的老牌汽车音响公司。  相似文献   

6.
方伟强 《汽车杂志》2007,(3):238-240
对于像我们这个年纪的汽车音响技师,对美国来福(ROCKFORD FOSGATA)往往都有一种很独特的感情,引领中国汽车音响真正走向专业化道路,让中国车主认识汽车音响除了换主机外原来还需要装功放,装低音的就是它——ROCKFORD FOSGATE。 还记得那个时候,在展会上看见来福的炸机SHOW CAR,情绪总会跟随着那欢快的节奏不住跳动,肾上腺素分泌的水平在强劲低频催谷下不断高涨。“嗯”!总有一天我会在我的车上装上来福音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当下,世界汽车音响竞争热正转向中国,主力品牌争霸中国市场的决心已定,再加上原车音响越来越满足不了车主的慧眼及耳朵,使得车载音响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走向时尚的重要动力。此外,由于中国消费市场的特殊性,中国汽车音响的零配市场比之OEM更具吸引力。所以也让汽车音响改装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8.
汽车音响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电子技术的每项重大技术进步都推动着汽车音响的发展。1923年,美国首先出现了装配无线电收音机的汽车,随后许多汽车步其后尘,在仪表板总成上安装了无线电收音机。这时候的车用无线电收音机都采用电子管。直到20世纪50年代半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音响的快速发展。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超过德国、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随着全球汽车购销热潮开始向中国市场转移,汽车音响的市场潜力正在快速释放。  相似文献   

10.
《汽车杂志》2004,(10):204-204
阿尔派在中国第三个生产基地开业,索尼推出普及型车载VCD,第三期上方音响培训班十月开课,首届USACI国际裁判培训班开课,广州顺爽举办音响巡展活动。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汽车音响市场中,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数字:在中国,接近30亿汽车音响市场份额中,国外品牌,确切地说,是日本的品牌几乎拿走了80%-90%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毫无疑问,长此下去,中国汽车音响自主品牌将成为跨国公司垄断下永远长不大的矮人。  相似文献   

12.
刘秦高 《时代汽车》2004,(11):61-61
作为美国CONCEPT公司中国分公司——武汉康赛克汽车音响有限公司,在短短的四个月里就取得七位数的业绩增长。  相似文献   

13.
《汽车杂志》2005,(1):204-204
三洋汽车音响首度中国亮相,银声豪奖代理商22台飞度,EHMA中国(国际)汽车音响超级音响职业赛开赛,第二届中国IASCA汽车音响十九省巡回赛正式启动,阿尔派永不停息的汽车音乐之旅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份以来,向被日本品牌牢牢统治着的国内汽车音响市场开始经受着一股越来越强大的冲击波——以“美国太空科技”概念为核心卖点的CONCEPT汽车音响以“空降兵”的姿态迅速扩张着自己的市场领地,动摇着中国高端汽车音响原有的日系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5.
涂纯明 《汽车杂志》2014,(6):270-276
美国!这个“曾经”汽车音响品牌百家争鸣,甚至创造出汽车音响评判标准的国度,如今虽然景气低迷、光辉不再,但依然有一些经典品牌,  相似文献   

16.
《汽车杂志》2006,(9):30-30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将与通用、福特和马自达三家汽车制造商合作,将苹果公司的旗舰产品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整合到汽车音响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中华汽摩配》2005,(9):40-42
汽车用品行业有着“小用品,大市场”的说法,而汽车音响则是这个大市场中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最先在汽车车厢里播放音乐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导体收音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汽车里必不可少的装备。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全球汽车音响生产基地经历了两次大转移,第一次是从日本转移至韩国、台湾,第二次则从韩国、台湾转移至中国大陆,这次大转移正在进行之中,目前来讲汽车音响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汽车音响市场从2002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市场规模为7200万台,预计到2006年将突破1亿台,2007年则有望突破1.1亿台。  相似文献   

18.
潘永久 《汽车杂志》2005,(5):204-205
汽车音响有自身独有的文化,因听声环境不同,即使将再顶级的器材安装到汽车上,要想做到跟家庭音响一样的感受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因开车时驾驶者注意力分配的关系。民用音响界抗拒的士高型的音乐,然则特别是在美国汽车音响却以这种音乐作为主流本人从事汽车音响安装多年,不止一次听到像宁先生这样的顾客,开玩笑说驾驶车辆时不敢听蔡琴歌声的故事了(怕睡着了)。  相似文献   

19.
James 《汽车杂志》2003,(11):156-159
EMMA(欧洲汽车媒介协会)和俄罗斯汽车音响协会共同主办的2003年欧洲汽车音响总决赛,于9月18日在俄罗斯的历史名城圣彼得堡举行,比赛共进行三天,至9月20日结束。今年适逢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市,举行这项高水平的国际汽车音响比赛,显得十分有意义。本人是国内唯一受邀请到现场采访的中国记者,有幸能将国外汽车音响的一手资讯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0.
周小云 《汽车杂志》2003,(5):180-181
阿尔派与索尼、松下、先锋等跨行业生产的日本企业显然不同,它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音响及汽车通信系统的企业;除了“术有专攻”外,其产品定位走的是中高档路线,这与中国汽车音响市场还处于低档产品的现实,似乎有点格格不入。那么,阿尔派在中国的经营情况到底如何?记者采访了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仓岛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