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成渝城市群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协同演化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的协同演化是考量城市群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却没有专门的研究来解释协同度分析中具体指标的影响机制.因此,本文采用性能化的评估方案,从微观、宏观、中观3个层面建立了成渝城市群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协同演化表征方法. 通过数据拟合、秩相关分析和Pawlak粗糙集约简,建立了完整的评估方法体系,科学分析了协同演化趋势,确定了不协同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具有较强的协同关系;不协同指标为成都经济的结构和效益性指标,重庆经济的效益型指标及交通运输通道中的结构性指标.本文调查结果有助于评估城市群的协同水平,为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分析上海和宁波两港口国际集装箱中转量、港口群水路集疏运比例的影响因素,建立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因果关系图,通过系统模拟进行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功能的合理定位、集疏运结构的优化和近洋航线中转港的选择。仿真结果表明:2010年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量将呈现增长趋势,上海港水路集疏运比例超过30%,长江三角洲地区应以上海港为集装箱枢纽港,优先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太仓港将具备长江三角洲近洋航线中转港的能力,太仓港可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近洋航线主要中转港。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城市沿江两岸用地的不断开发,特大城市中心城沿江两岸的交通联系愈加紧密,机动车越江交通量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目前,一些特大城市中心城的越江通道均已呈现饱和或接近饱和的状态,越江交通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越江通道作为城市骨干路网  相似文献   

4.
黄浦江是上海市中心城内的自然阻隔,两岸越江通道现有南浦、杨浦、徐浦、卢浦四座大桥和延安路、打浦路、大连路、外环四条隧道。今年下半年复兴东路越江隧道正式通车,到2005年,浦东内环线内将有五处越江通道,构筑起浦东新的越江交通网。到2007年,内环线以内可在800米内找到越江通道,上海将建成12处、72条车道机动车越江工程,届时将大大提升越江能力,形成浦东、浦西两岸互动互通、比翼发展的局面。同时应该看到目前越江桥隧通行能力趋于饱和,黄浦江五个主要越江通道的最大日交通流量合计已达51.1万辆/日,平均每车道流量为1.97万辆/日,而且,随着浦江两岸的进一步开发,越江交通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过江难仍是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特征、发展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由大中小城市在一定地域内聚集而成的,在空间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轴线、圈层和网络特征。由于各中心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面临严重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行政分割、产业趋同、缺乏创新的合作模式、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针对这些障碍,本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联动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城市群背景下公路客运通道与城市交通网络衔接模式选择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城市群中各类公路通道特点,量化城市群中城市间通道结构形式,建立城市群通道体系宏观架构模型,对城市群公路客运通道进行分类;其次,提出衔接模式选择模型,通过赋权计算综合城市基础属性指标,根据得到的城市发展规模指数对其进行分类.随后,基于城市连接通道的类别及城市属性,计算判断通道与城市交通网络衔接形式.最后,对成都平原城市群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衔接模式判断模型能够量化城市群客运通道类型与城市发展规模,有效判断城市群公路客运通道与城市衔接模式,能够为城市群公路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某越江地铁联络通道工程为依托,通过对联络通道常用施工工法的特点及风险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比较,提出了越江地铁联络通道的首选施工工法,并对联络通道的结构和冻结进行了设计。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冻结加固效果,运用地层—结构法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为今后联络通道冻结法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二、上海西南部地区越江通道近期规划 为缓解A4高速公路跨越黄浦江的瓶颈,因此,除了加快奉浦东桥的建设,还必须加快位于A4两侧的沪闵路越江工程(即闵浦二桥)和虹梅南路—金海路越江通道工程的规划建设,构建省际高速公路“1+2”道路快速通道的格局,以支持郊区新城和重要区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施葵 《交通与运输》2009,25(2):60-61
2008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长三角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交通的一体化发展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赖于交通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浦西外滩地区交通拥堵、越江交通瓶颈制约等问题,上海制定了井字型通道规划建设方案.在此背景下,文中分析了虹口区交通发展现状、井字型通道建设影响,提出虹口区交通发展的调整目标和综合框架,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交通主轴、合理布设井字型通道出入口、北外滩路网衔接、四川北路地区公交化和大柏树人行系统改善等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交通一体化对于区域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研究泛珠三角区域内各地的交通运输现状,实现交通一体化的条件和障碍,提出在未来应该从那些方面推动交通一体化在泛珠三角区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对深圳港集装箱以及运输系统的直接货源腹地——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间接货源腹地——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状况作了详细的分析,并且用独立的调查问卷数据和最新的竞争情报分析阐述了其相邻的广州港及惠州港的发展对深圳港货源未来发展的影响。文章还探讨了通过加强珠江水系的运输系统建设,以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的内陆水运资源来吸引其他邻近省份货源的意义。在国际货源发面,深圳港必须加强国际中转货物的份额,以真正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13.
交通运榆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最基本需求与中国经济的成长一样,我国交通运输业也历经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其他行业相比,交通运输具有准公共特性。为真正将国家意志体现到交通运输能力供给中,遵循本届政府决策,建设项目“规划先行”的原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铁道部、交通部等有关单位,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考虑我国土地、人口等资源分布的基拙上,将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理论与交通发展实践相结合,组织编制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高速公路网规划》《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2004年—2010年)和《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现已完成并正式颁布实施。 上述5 项规划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国家交通资源的空间布局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结合,国家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方向和重点;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做好运输资源的配置,并更加突出了效率与公平。对于加快我国铁路与高速公路的发展,促进综合交通网络的形成,加速区域现代综合运榆体系建设,全面增强运输普遥服务能力,提升综合交通的生产力水平和服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范操  林如初  赵星 《交通标准化》2010,(12):105-108
在分析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综合交通发展的趋势,研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十二五”期间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挑战,给出了该类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研究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最后,结合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显现了本文所述方法在实际规划项目中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区域治理日趋完善,交通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和挑战。从城际关系、枢纽格局、空间演变、供需关系、理念技术五个方面探讨长三角城市群交通发展新的趋势特征以及衍生问题。区域及城际交通体系层面,提出面向全局的交通资源优化配置和面向城镇群空间的城际客运交通系统整合两条路径;城市交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层面,提出交通与空间协同发展、交通系统整合提效、交通精细化管理三项策略;新理念下交通发展层面,提出促进低碳交通、应用新技术引导交通革新、主动适应新态势三类导向。最后,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析珠三角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珠三角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历史性的快速发展时期,本文从承担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引导城市发展带动新城区建设、广州地区春运大交通格局、减少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促进和谐社会的有效建设四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福厦沿海铁路通道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城市带,北自长三角,南接珠三角,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铁路主骨架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区域路网概况,针对福厦铁路运量预测情况,分析其建设规模,并研究不同建设模式下福厦通道建设适应性。论文对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完善沿海铁路通道建设规模,提升铁路运输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叶以来,城市群的出现与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化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以长三角等地区为代表的城市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交通运输作为区域经济联系的纽带,成为城市群空间有序发展和合理组织的关键。本文在对城市群与区域交通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首先运用引力模型解释了交通在加强城市经济联系中的作用;接着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测算了该地区交通改善前后主要城市与上海市之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并指出交通改善有利于增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最后给出了结论,并建议构建区域性快速轨道交通以促进城市群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交通工程学的角度,分析了南通港口运输目前的现状,以智能交通调度为指导思想,提出了一套合理、经济的港口大交通控制方案。该方案配合铁路、公路和管道运输,将货物合理分配到各种运输方式中,使南通市各个港口到不同货物中转站的交通更畅通、高效、安全。该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南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两翼”型合理运输格局的形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空间运输联系反映地理单元间的经济联系,与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发展格局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省内客运联系增长速度显著快于省际,省域客运联系呈现内聚化态势;从各区域变化幅度看,内聚化态势围绕三大核心城市群由内而外逐步加强,并呈现较大的南北差异。省际客运联系呈现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中心—外围结构,从发展态势看,沿海城市群的极化效应进一步凸显,中西部区域区内联系加强态势初步显现。研究显示:现状城镇空间不平衡特征仍较为突出,尤其南北分化问题凸显;未来城镇空间布局需突出沿海城镇空间的再平衡、促进中西部城镇空间的多中心集聚和加强南北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