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旋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了用于沙、水分离的水力旋流器的几何构造,并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进而得出各个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制造出一台样机,并进行了不同参数(入口流速、含沙量)对分离效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对某一旋流器,在含沙量一定的情况下,存在一最佳处理流量;在流速一定的情况下,浓度越高,分离效率越低。  相似文献   

2.
底流分率Rf是影响旋流器的分离性能的一个重要操作参数。文章通过一系列试验找出旋流分离器参数Do/Dc、Du/Dc及PDR对底流分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规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监控环境下信号交叉口控制延误的获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摄像头监控环境下可以检测到的相关参数,给出了信号控制交叉口进口道的车均控制延误参数提取的方法.文中以各个周期饱和度不超过1.2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进口道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周期的车辆通行需求和交通供给,将交叉口进口道的状态划分为正常交通状态和饱和交通状态;然后根据本周期车辆的到达情况、上周期排队车辆对本周期的影响及本周期排队车辆对下个周期的影响,结合监控环境下可以直接获取的相关参数,对两种交通状态分4种情况分析了交叉口进口道的控制延误参数的提取方法,构建了相应的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表明,该论文陈述的模型可以较好的提取交叉口进口道的控制延误参数.  相似文献   

4.
提供了计数简单欧拉平面地图的一个函数方程,其参数为地图的根点次、内边数及根面次。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虑车体的弹性振动,将车体等效成欧拉伯努利梁,建立了车体与设备垂向耦合振动模型,研究了车下设备刚性悬挂与弹性悬挂对车体振动幅频特性的影响。基于模态叠加法原理建立了考虑车体弹性振动和车下设备的高速动车组三维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车下设备悬挂方式、重心偏载与弹性悬挂参数对车体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采用欧拉伯努利梁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动力吸振器原理,当车下设备采用合理的弹性悬挂参数时能够有效抑制车体的弹性振动,并提高车体的垂向弯曲频率。采用三维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车辆运行速度越高弹性悬挂的优点越明显,车下设备横向偏载主要影响车体的横向振动特性,纵向偏载主要影响车体的垂向振动特性;当车下设备的悬挂频率接近车体的垂向弯曲频率时能够降低车体的整体振动水平,当车下设备的悬挂频率低于车体的垂向弯曲频率时,提高车下设备弹性悬挂系统的阻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车体的弹性振动。  相似文献   

6.
与车辆跟驰理论统一的一维交通流动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交通流的连续性假设开始将交通流中的每一个参数(包括交通压力)都在流体流中 找到了恰当的比拟.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类似一维可压缩理想流体流动的交通流连续性方 程、欧拉微分方程和动量方程.并从一维定常交通流的分析研究中,得出了交通压力的数学表 达式.从而得出了由连续性方程、欧拉微分方程、交通压力表达式和状态方程构成的一维交通 流动力模型,论证了该模型与车辆跟驰理论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弹性车体铁路车辆的垂向随机振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车体视为欧拉弹性梁,研究铁路车辆的垂向随机振动问题。求出了频率响应函数以及输入为平稳和非平稳情况下的功率谱函数。通过具体的算例,分析讨论了各阶振型对车作振动响应的影响。对于车辆匀变速运行所引起的非平稳输入问题,文中提出了似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以及将似平稳相关函数关于小参数展开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1:40模型试验以及与1:5模型的对比试验研究了由若干喷嘴射流所合成的流场的相似规律,得出了流场相似参数以及流场基本自模的试验。对于木材在流场中漂送时的相似问题,亦作了定性分析,提出了木材漂送相似准数及与其受水动力系数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木材漂送问题的相似要求。  相似文献   

9.
临近交叉口的车辆往往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跟驰换道行为.基于二维最优速度(OV)交通流模型,本文构建了一个改进的双车道车辆跟驰换道模型,以刻画交叉口前路段上的车辆跟驰换道机制及车流宏观特征.借助模型分析了换道车辆比例、换道期望参数和跟驰安全距离等对交通流宏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换道车辆比例对通过停车线的进口道流量有负面影响,换道行为越多,进口道流量越小.换道期望参数越大,换道成功率越大;当道路拥堵时,增大换道期望会减少进口道流量.增大安全距离,容易提升换道成功率但会减小进口道流量,同时促使拥堵发生.  相似文献   

10.
将传统的欧拉差分格式引入到求解模糊微分方程中,给出了模糊微分方程的欧拉差分格式与局部截断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