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支座施工偏差条件下,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因温度效应和汽车制动力的作用,可能会出现墩柱倾斜、梁体纵向移位、伸缩缝卡死、支座滑移脱空等病害。以某高速公路桥头大桥上述病害为例,概述其病害成因,结合维修加固工程实践,阐述采用多跨径整体同步顶升梁体并利用上部结构作为反力架对桥墩进行纠偏的技术,为日后类似桥梁纠偏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装配式结构简支转连续体系T梁桥为例,对桥梁运营中出现的主梁滑移、桥墩偏移、支座功能失效等病害归纳汇总和成因分析。通过桥墩纠偏、梁体复位、更换支座等方法来恢复支座正常使用功能、恢复梁体自由变形、防止梁体在运营过程中发生落梁。从新建桥梁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出发,结合现行相关规范,对发生上述病害的桥梁进行成因分析、加固设计,以期给桥梁设计单位、桥梁施工单位以及桥梁管养单位在桥梁设计-桥梁施工-桥梁运营管养的各个阶段提供参考,从而尽可能减少上述桥梁病害的发生,保证桥梁安全舒适的运营。  相似文献   

3.
无帽梁双柱式桥墩广泛应用于山区公路桥梁和高速公路互通区匝道桥,由于帽梁的取消,需设置横系梁保持墩柱共同受力。文章从横系梁设置位置、桥墩与横系梁刚度比、支座与桥墩刚度比和桥梁抗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某互通立交匝道桥桥梁平面处于R=130m的小半径曲线内,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墩采用双(独)柱式墩,柱式台,全桥均采用橡胶支座。本文从桥梁的主要病害入手,采用空间结构分析软件,对活载和温度效应进行了结构分析,并结合结构分析结果,对桥墩墩身环向裂缝、支座与主梁的相对横向位移、梁端的纵向位移及部分支座脱空及剪切破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汽车离心力是桥梁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维修加固措施。最后为避免同类桥梁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类似病害,对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针对沈海高速公路青芝寺特大桥可能因铁路施工弃渣造成桥墩严重偏位和桥面系错台而急需抢险复位的现状,对桥梁病害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大桥可能的受损情况和处治原则。通过模拟计算和现场观测印证来评判桥梁状况,尤其是通过建模计算找出桩基最不利位置,拟定侧向位移评判标准。根据评判结果制定桩基、承台和支座等部位的加固方案,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技术和数控同步顶升与多点顶推方法进行桥梁加固和纠偏复位,并利用监测结果进行验证,很好地解决了该桥病害与复位难题。  相似文献   

6.
山区桥梁柱式墩的验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某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的桥梁柱式桥墩为例,通过对桥墩在运营状态下各类荷载的分析,阐述墩身的受力特点,并求得其承载力强度及稳定性等设计参数,从而为后阶段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山区公路中普遍存在的桥梁柔性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板式橡胶支座普遍应用于装配式板梁桥和箱梁桥,在使用阶段存在支座功能损伤、老化等病害,这些病害影响支座和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甚至影响工程建设的经济性。本文依托广东省高速公路标准化设计工作,调研了广东省高速公路典型路段板式橡胶支座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病害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综合改进措施,供结构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营养护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某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在运营初期就出现梁体裂缝和支座脱空的病害现象.分析研究表明,该曲线箱梁内预应力设计不当以及支座布置不合理是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加固主梁和桥墩、改造支座布置的加固方案.加固后桥梁使用状况良好,表明加固措施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
苏龙  周礼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4):135-136,166,16
某空心薄壁桥墩由于受到爆破飞溅块石的撞击,导致桥墩墩壁被砸穿并出现3 m×2.3 m的孔洞。以该空心薄壁桥墩为工程背景,对桥墩病害进行了全面检测和分析,得出了采用在薄壁桥墩内部灌自密实混凝土和外部外包钢筋混凝土两种加固方案。通过对两种加固方案的反复比选和探讨,最终采用了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维修加固方案。该事故的应急抢险维修加固方案为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和类似桥梁的维修加固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某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由于弃土土压力的作用,墩顶发生了84 cm偏位,墩身产生众多环向裂缝,严重影响桥梁安全。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制定桥墩纠偏和加固方案,先顶升偏位桥墩上的主梁,使梁与支座分离,然后在桥墩顶部施加水平推力将墩柱复位,更换支座,最后对桥墩进行外包混凝土加固。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山区桥梁的结构特点和所存在的抗震问题,构造了7组典型的山区示例桥梁并采用铅芯橡胶支座进行隔震设计。建立了考虑支座非线性和墩柱弹塑性的隔震桥梁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E1地震和E2地震下隔震桥梁的性能状态(桥墩和支座受力及变形)与桥梁体型因素的关系,后者由定义的桥墩刚度比(R1)、桥墩组合刚度比(R2)、支座总刚度和桥墩总刚度比(R3)等无量纲参数描述。结果表明:支座位移与梁体总位移的比值与支座总刚度和桥墩总刚度的比值R3更为相关,支座剪力与总剪力的比值与采用桥墩组合刚度比(R2)关系要密切;为提高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建议初步设计时可取支座总刚度和桥墩总刚度比R3宜小于2.0。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2孔30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为例,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桥墩刚度主要受桥墩尺寸、墩顶的支座约束状态、板式橡胶支座的高度、上部结构的连续长度等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调整桥墩刚度实现更优化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阐述了铁路典型病害桥墩从病害检测、原因分析、结构仿真计算和处治方案制定的全过程,特别是针对病害原因分析着重阐述.希望对类似工程的预防和处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大保高速公路K390 627.5桥桥墩变形破坏实例,分析了红层边坡桥墩变形破坏原因,认为是斜坡岩土体蠕变作用引起,变形破坏形式与基桩嵌入稳定岩体的深度和桩周岩(土)的侧向应力强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淮北市东岗楼立交桥运营的安全性,彻底解决立交桥既有病害,对桥墩主要病害进行检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全桥结构在升温效应下的桥墩受力,结合检测、计算结果制定改造措施。检测及计算结果表明:桥梁牛腿搭接支座损坏、伸缩缝堵塞,在升温效应下主线桥各联之间、主线桥与匝道桥之间内力相互传递,是桥墩病害的主要原因。对主线桥搭接牛腿进行切割改造,改变主线桥联与联之间连接关系;对主线桥及匝道桥搭接牛腿进行切割改造,改变主线桥与匝道桥之间连接关系。以上改造措施,杜绝了原有结构形式各联之间相互影响的弊端,解决了桥梁病害的根源,桥梁恢复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墩底隔震技术在预制拼装桥墩中的隔震效果,基于OpenSEES软件,建立墩底设置铅芯橡胶支座的预制拼装桥墩纤维模型,选取3组不同强度、不同特性的地震动作为地震荷载,对桥墩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计算。通过分析桥墩模型在不同强度、不同特性地震动激励下的墩顶位移、墩底剪力、塑性铰节段内力、自振特性,对隔震效果进行评估;并研究了桥墩塑性变形和支座大变形对隔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墩底隔震体系适用于预制拼装桥墩,采用墩底隔震可有效降低桥墩的地震响应,延长桥墩自振周期;受到预应力筋牵拉的影响,墩底隔震并不能减小桥墩底节段的内力,无法改善其在震后底节段受损严重的情况,隔震时应予以考虑;桥墩塑性变形增大和隔震支座大变形均可限制隔震支座隔震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以某高速公路大桥墩身盖梁施工为例,介绍了采用连体滑模施工并行桥墩的技术特点、适用范围、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及过程控制要点等,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结合大埔至潮州高速公路桥梁的总体设计与应用实践,对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布置、桥墩结构型式的选择、高墩桥梁的选型、大跨径桥梁设计、支座的选型和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同类工程桥梁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计算某高速公路的汽车撞击力,并与规范值比较,选取较大值对桥墩防撞性能进行验算。模拟设在中央分隔带内的桥墩及其桩基进行受力分析,当桥墩横向联系不强时,简化为单个墩柱受力;当桥墩横向联系较强时,则为框架式桥墩受力。通过定量的计算显示,加强桥墩的横向联系能够有效的提高桥墩防撞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某桥梁一个墩位出现的被动横向位移的病害为例,针对桩柱式桥墩在运营过程中出现横向被动推力产生的病害,提出一种简单的的分析方法,并根据其分析结果提出加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