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铁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粘温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铁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的阻尼特性理论进行分析,结合粘温关系特性和油压减振器的热平衡理论,建立油压减振器压缩、复原模型和车辆振动模型,然后用Matlab进行仿真研究,初步揭示温度对油压减振器特性的显著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油压减振器内部温度升高并逐渐趋于热平衡状态.随着油压减振器油液温度的升高,油液粘度逐渐减小,车体和转向架构架垂向振动速度明显增大,阻尼性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冷板冷藏车的动力学模型,运用模态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冷板冷藏车的振动特性,提出了在刚性冲击前提下的隔振方法。计算分析表明,在刚性冲击前提下所采用的隔振方法可以达到隔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非饱和岩体三场耦合控制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非饱和岩体对温度场-渗流场-变形场三场耦合作用的响应,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根据质量守恒方程、线动量平衡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以及相应的物性方程(状态方程和本构方程)推导了非饱和岩体三场耦合控制方程,包括岩体变形场控制方程、地下水渗流场控制方程和岩体温度场控制方程.在推导三场耦合控制方程中,舍弃了局部热平衡假设,而采用热弹塑性本构关系,并考虑了温度梯度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液压系统的热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液压系统的热源和散热进行分析。以某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为研究对象进行热平衡试验,利用试验中测得的泵和马达的压力、温度等参数对液压系统的产热和散热功率进行计算,并通过试验验证液压系统热平衡理论分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液压系统的热平衡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提出将灰色马尔可夫链用于桥梁的技术状况预测中,以解决传统的回归分析模型无法考虑不确定因素对结构技术状况的影响和概率型模型对单一桥梁预测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了将灰色模型GM(1,1)与马尔可夫链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二者的优点充分考虑了桥梁技术状况的整体趋势和局部波动情况,最大限度地利用历史信息.通过对国外某桥的技术状况进行预测分析并与传统的预测方法进行对比,证实了该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热平衡态下多维空间的双极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这个模型由二阶椭圆型方程组成, 通过研究相应的截断系统,构造不动点算子,利用椭圆型方程的估计,并且由嵌入定理得到不动点算子的紧性,从而得到了解的存在性.在证明过程中,利用最大值原理和二阶椭圆方程的估计,得到解的先验估计,由Leray-Schauder不动点定理,得到了这个模型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热平衡法、等效热降理论和偏差分析法,对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效率、汽轮机效率、管道效率、辅机效率等进行了计算,得出机组的经济性指标,并实现了火电厂单元机组经济指标在线监测及能耗分析系统功能.系统实际运行良好,使电厂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时了解机组运行状况,实现经济运行和强化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湘江航运安全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航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湘江航运安全评价模型.案例分析结论表明所建立的湘江航运安全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够反映湘江航运的安全实际.  相似文献   

9.
针对机床热误差补偿的建模问题,提出了基于灰色DGM(2,1)模型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进行分析、预测的方法.该模型在通过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累加、累减处理以减小其随机性,建立微分方程的方式建立动态模型以揭示数据序列的长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利用函数变换法改善数据序列的光滑性.通过对1台数控机床的实际切削加工实验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灰色GM(1,1)模型的不足,获得了更高的建模和预测精度,且具有计算简单,便于在线补偿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流预测主要是基于物理模型、数理统计特性并融合部分智能预测算法来实现的,而对于一些影响预测效果的重要交通因素,诸如FIFO原则、交通信号控制方案等在现有的预测方法因无法很好地引入和描述而忽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ptima系统实现的实时在线交通预测方法,通过建立路网模型、需求模型及初始OD矩阵获取路网实时状况,并通过构建关联数据库实现实时路网模型信息、交通信号控制信息的有效对接,依据TRE算法预测路段进出口的累积流量并结合模型分配值、历史数据实现实时在线交通预测.以北京市望京区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通过误差分析,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验证了该预测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商用有限软件对冷板车车内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冷板顶置方式时冷板车车内温度场分布规律.针对不同的用户要求分析了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在不同冷板布置位置和冷却时间条件下所得到的冷却效果完全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2.
货车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车辆系统的线性、非线性和实际临界速度的概念,建立了具有31个自由度的非线性货车系统数学模型,考虑了系统中的干摩擦力和轮轨相互作用关系等非线性因素。应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货车系统的蛇行稳定性特性,包括货车系统中的极限环、准周期解以及混沌运动。  相似文献   

13.
以每个周期内最后一个通过和第一个停止的机动车为对象进行观测研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理论,建立犹豫区判别模型.同时通过北京市典型交叉口实例获取了国内驾驶特征下的犹豫区判别模型,解决了犹豫区消除设施的工作状态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汽车空调系统异味及其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夏季汽车空调产生异味的现象,分析了空调产生异味的原因,指出了在使用汽车空调过程中人们认识上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去除汽车空调异味的方法和预防汽车空调产生异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横风对双层集装箱平车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采用流场数值模拟计算方法,计算了横风作用时的垂向气动升力系数、气动横向力系数和侧滚力矩系数,得出各系数与车辆速度和风速之间的变化关系。从动力学角度,根据力矩平衡原理推导了横风作用时车辆稳定性计算关系式,根据车辆运行的实际情况得出双层集装箱平车在不同装载情况下的临界倾覆风速和风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垂向气动升力、横向气动力和侧滚力矩对车辆倾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横风引起的力中气动横向力占主导作用;空车比重车的临界倾覆风速低;重车比空车的临界运行车速低。  相似文献   

16.
传统优化速度模型(OV)中把驾驶员的灵敏度系数设定为相同的常数值,而在真实驾驶情 况下,驾驶员的灵敏度系数会在跟驰过程中发生随机性变化。为描述这个交通流的随机行为,将 驾驶员的灵敏度系数模型化为高斯白噪声过程,建立随机优化速度模型(Stochastic Optimal Velocity,SOV)。然后,运用随机动力学稳定性分析中的矩稳定性理论分析SOV模型的稳定性, 得到一阶和二阶矩稳定性条件的解析解,解析式表明:SOV模型的稳定域由灵敏度系数的均值和 噪声强度,以及车头间距共同决定。最后,应用蒙特卡洛法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验证了矩稳 定性条件的有效性。与确定性OV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结果表明:SOV模型中灵敏度系数的 噪声强度会增加交通系统产生拥堵的可能性,在扰动传播过程中的影响体现在扰动演化的波动 振幅上。  相似文献   

17.
为了真实模拟地铁车辆在整个运营时踏面制动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情况,采用ANSYSWorkbench软件建立某地铁车辆的车轮热容量计算模型,采用热流密度法,分析地铁车辆在一个往返运行过程中车轮的热容量情况.结果表明,地铁在频繁启动制动过程中造成热量积聚,从而导致车轮温度升高,车辆运行至6457.7s时,车轮最高温度达到446.88℃;并给出最高温度时刻车轮的温度场分布,分析结果为车轮安全性设计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路线诱导可以显著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根据现代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实际需求.研究基于GPS浮动车数据的采集系统,并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旅行时间预测模型,可为驾驶者提供实时的路线诱导,同时有助于驾驶员避开拥塞和提高出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生产批量问题是企业生产和管理中一个常见的约束批量问题,在假定问题中各产品的需求独立,同时满足能力约束和生产平衡的条件下,建立基于独立需求的遗传算法模型,实现使生产费用、生产准备费用和库存费用综合指标最小的生产批量算法。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计算验证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以某地铁中车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的κ-ε湍流模型对空调风道及车厢内部三维空间区域定员230人工况下的空气流动和传热状况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空调通风设计方案做量化评估,计算中综合考虑了车体壁面传热、人体散热等多种传热过程.由计算结果可知,风道第8个出风口有空气逆流现象且车厢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针对上述缺点,对第8个出风口周围挡板相对位置及数量进行调整.新方案消除了风道出风口逆流现象,车厢内人体舒适区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得到改善,温差由原方案的4℃降为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