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疫情逐步稳定后的首个小长假,伴随返乡、出游的需求逐步旺盛,道路客运迎来了复苏苗头。作为传统客运的升级和补充,定制客运因其灵活、机动的优势在小长假期间备受青睐。疫情逐步稳定后的首个小长假,伴随返乡、出游的需求逐步旺盛,道路客运迎来了复苏苗头。各地道路客运企业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灵活、快速、小批量、形式多样的定制服务,不断拓展定制客运的新形态、新内涵。定制客运的发展则呈现出城际出行热、线路差异化、互联网融合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贵州省定制客运经营管理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贵州省定制客运发展的痛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内道路运输企业及时采取抱团取暖措施的建议,以期促进贵州省定制客运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转型阵痛     
正转型不易。这是不少道路客运企业经历了几年"摸石头过河"探索后的一声长叹。尽管从政策层面看,近半年来,有关道路客运的利好文件一个接着一个,成为行业加快变革脚步的无形推手,尽管从转型方向看,班线客运向定制客运升级,客运企业纷纷在旅游、物流、商业、地产等领域积极拓展,以求实现多元化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实际情况是,当前全国的客运形势仍旧非常不乐观,道路客运行业正在经历转型"阵痛"。道路客运业如何回归服务本质?转型如何帮助企业提  相似文献   

4.
正客运定制服务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是对当前道路旅客运输进行科学研判的前提下,根据当前行业发展实际提出的道路客运升级的主要措施之一。2016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作用,鼓励开展灵活、快速、小批量的道路客运定制服务"。"道  相似文献   

5.
正有的风吹在深处,搅动"一池春水";有的风吹在表面,激起一层涟漪。道路客运市场正在历经一场全新的改革,而定制客运就是鼓荡其中的一阵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能实现"门到门"、"点到点"、"随客而行"、"灵活设置站点"的定制客运成为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抓手、新出路、新风向。定制客运首次被明确提出,是在2016年底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深化  相似文献   

6.
<正>"定制客运百花齐放,诸多瓶颈和难题也逐渐凸显,下一步,何去何从?"机场直通车、校园直通车、景点直通车、农村定制公交、定制通勤、火车站直通车、城际公交、网约车……形式各异的定制客运一经问世,火速蹿红,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定制客运"热潮。但是,火热背后,诸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规范性政策不到位、相应需求能力不足、供需匹配不平衡等。为了解决定制客运在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瓶颈和难题,12月18日,全国道路客运定制服务发展合作机制启动大会暨研讨会议在北京国际会  相似文献   

7.
正从2019年《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新增"定制客运"一章,到四川率先将"定制客运"纳入地方性政府规章,鼓励开展"点到点""门到门"快速灵活的定制客运服务,传递的正是定制客运逐渐规范化的积极信号。传客运主要是实现"站站"服务,站点、线路、时间等相对固定,定制客运则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的接驳,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乘坐客车,下了车即到达目的地。今年3月20日,新修正的《四川省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在《办法》修改的20项条款中,最大的亮点莫过  相似文献   

8.
正"互联网时代的市场机制下,传统、单一、被动的经营模式注定趋于消亡,对于道路客运行业而言,也不例外。前行步步艰难,如何向死而生?唯有自我革命。"互联网时代的市场机制下,传统、单一、被动的经营模式注定趋于消亡,对于道路客运行业而言,也不例外。前行步步艰难,如何向死而生?唯有自我革命。实际上,当下道路行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已基本达成共识:班线客运向定制客运升级,客运企业在旅游、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公众对美好出行的需要与客运服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将成为新的矛盾。本文从居民出行总量不断增长与道路客运量持续下降之间的巨大反差入手,着力分析了道路客运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了新时代背景下道路客运需要重新定位的原因,明确了道路客运发展的新定位,提出了推进定制客运将成为道路客运发展的新方向和新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定制客运业务的不断发展,多样化的组织模式和方便快捷的乘车方式收到了广大乘客的普遍认可,市场规模初显。"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作用,鼓励开展灵活、快速、小批量的道路客运定制服务。"这是2016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6]240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的内容,也  相似文献   

11.
李飞 《西部交通科技》2010,(12):58-61,96
文章阐述了广西道路客运企业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道路客运的优势,提出了道路客运企业转型的基本思路,并深入探讨了道路客运企业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向定制客运升级,向现代旅游、现代物流、商业地产等多元化产业领域发展,已成为了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然而方向定了就代表成功了吗?"2016年年底以来,道路客运行业似乎掀起了一股行业转型升级的思想浪潮,积极踊跃程度出乎一个行业内的行外人的意料。某种程度上,  相似文献   

13.
从国外客运企业发展的历程来看,许多道路客运企业均从重点提供班线运输服务延伸到提供旅游客运服务,并从旅游客运企业演变为旅游企业,进而主导旅游市场,道路客运"旅游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道路客运量逐年减少,传统客运企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迫在眉睫."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党支部副书记权太琦带来了客运企业的声音.她建议,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道路客运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道路客运企业也应该增强内生动力,寻求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道路客运企业风险管理问题,以上海市省际道路客运行业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省际道路客运生产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从经营安全、生产安全、人员素质和车辆状况四个方面筛选并整理评价指标,构建递阶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依托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安全监督管理平台数据库,实现对上海市省际客运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等级的自动评价,辅助交通运输安全监管部门实现省际道路客运企业安全风险自动识别,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年初,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聚焦道路客运发展突出问题,深化道路客运企业改革,以激发企业活力为着力点,不断提升道路客运创新发展能力。作为江苏省道路运输骨干企业,苏州汽车客运集团(以下简称"苏汽集团")早在多年前就已试水"多元化"经营模式,用主动创新求变换来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客运联盟抱团合力发展新业态2009年,苏汽集团联合无锡客运有限公司、常州公路运  相似文献   

17.
周涛  齐超  翟泽钢 《综合运输》2023,(4):106-112
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日趋完善,高速铁路以快速、舒适、准时等特点吸引更多旅客,对传统道路客运产生了巨大冲击,大批的道路客运班线面临停线停班的困境,未来道路客运班线审批和设置将更加严格和谨慎,道路客运班线如何优化调整需要科学的模型进行指导。本研究以苏北地区的铁路和道路客运的数据为基础,构建高铁对道路客运影响预测模型,结合企业财务平衡提出道路客运班线优化模型。模型结果显示道路客运班次及人员都将大幅下降,现有的经营模式将难以为继,道路客运企业应当找准高铁开通后自身新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避免与高铁产生无效竞争。本研究为高铁开通后道路客运班线优化调整提供了理论模型支撑。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高铁时代下高铁运输对传统道路运输的冲击入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分析道路运输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探讨了高铁与道路客运的优劣性,提出道路客运企业应对挑战、走出困境、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道路客运虽然遭遇挫折,但并非一败涂地,优势犹在、市场犹在,关键是道路客运企业如何面对现实,跟上时代的步伐。"道路客运行业的压力,已经不言而喻。目前整个道路客运行业都在探讨和实践冲出重围、转型升级的方式方法,这中间有阶段成功的喜悦,有四处碰壁的苦恼,有比着葫  相似文献   

20.
<正>可以考虑让道路客运企业介入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输,城市公交重点做好主城区的公交客运,以充分发挥城区公交车的运行效率;而城郊接合部、一小时都市圈、主城周边的100公里范围之内的乡、县、镇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接力运输由道路客运企业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