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如今出租车的呼叫方式已不再是马路招手,而是网上预约。在"专车"、"快车"、"顺风车"等多样化约车方式丰富人们出行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安全未知、权责不清、缺乏监管等隐患也让人忧心忡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出租汽车行业内的新、旧两种业态也是如此。在国家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制度设计中,将出租汽车分为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两大类,通过  相似文献   

2.
正加快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实现巡游车与网约车错位融合发展,建立科学的出租汽车运价动态调整机制,理顺出租车经营管理体系……出租车行业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今年春运,广州市首次创新尝试了"如约巴士+巡游车"无缝对接的保障模式,实现了两种运输业态的互补和共赢。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相继发布,出租汽车行业期盼已久的政策支持终于浮出  相似文献   

3.
<正>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此举一再牵动着出租车行业,乃至普通老百姓的心弦,对专车服务性质的鉴定、打车软件与传统出租车企业的利益分配等问题无一不是社会热议的焦点。那么,在法律视角下,此次新政改革究竟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正>"从本质上来说,二者都是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的出租车。"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同时发布《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期1个月。据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介绍,两个文件重点围绕科学定位出租汽车服务、规范"专车"等新业态发展等方面,明确了出租车行业改革思路和重点举措。  相似文献   

5.
正"挑客、拒载、打车难"层出不穷、出租车整体服务质量下滑、模式太多等诸多乱象让传统出租车行业饱受诟病,再加上劳动力紧缺、经营管理成本上升以及"野蛮生长"的网约车平台对传统出租车市场秩序带来冲击,更让传统出租车行业雪上加霜。如何才能破解发展中的瓶颈?唯有改革!2016年7月,历时两年的酝酿和征求意见,出租汽车改革方案终于浮出水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  相似文献   

6.
正2300多年前,赵武灵王下令"改华夏传统长裙长袖服装为胡人紧凑短衣长裤(多为皮革)","改革"一词由此而生,如今已经成为"改变"与"革新"的代名词。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下发,形势急转直下,出租车改革拉开帷幕。一年来,一些城市在传统的出租车行业经营权的管理、份子钱、运价机制、集约化经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年初,出租车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作为出租车行业改革的主管部委,十多个月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先后深入二十几个不同类型城市开展系统调研,并且还召开了四十余次不同范围的座谈会和专题会议。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的《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  相似文献   

8.
<正>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此前,交通运输部对截止10月26日半个月时间里的意见汇总显示,相关意见主要集中在十方面,包括传统出租车改革、专车标准、燃油补贴、驾驶员权益等。其中,网约车条件及专车是否纳入出租车行业管理最受关注,各占两成左右。  相似文献   

9.
一路前行     
正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没有坦途。平凡、忠诚、坚韧、牺牲,艰苦的条件、孤单的远行、困难的抉择……走在这条路上,我们能感到更多的,是交通人那份坚韧笃定、忠心赤诚。一个多月前,《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颁布,从酝酿调研到征求意见,从正式颁布到贯彻落实,300  相似文献   

10.
我国出租汽车管理现状及改革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冬生 《综合运输》2005,(5):21-23,35
近年来,全国部分城市陆续发生了多起出租车集体停运事件,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出租汽车行业基本情况,积极推动价格改革,今年初,有关部门组织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出租汽车市场和价格情况进行了调查。一、我国出租汽车行业基本情况(一)城市出租车经营模式据统计,目前36个大中城市共有出租汽车约40万辆。在经营模式上,主要有3种形式:1、承包租赁经营。即车辆产权、经营权均为出租汽车公司所有,或车辆产权为司机个人所有,但经营权仍属出租汽车公司,车主通过承包租赁方式开展经营,并向出租汽车公司上缴承包费、经营使用费等费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预约车的出现对整个出租汽车行业带来新的考验,在传统巡游车和网约车新老业态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促进行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广西自治区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实现出租汽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深入研究分析广西自治区传统出租汽车和网约车发展现状及趋势意义重大。该论文在研究广西出租汽车现状的基础上,为更好的为广西出租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有序健康的发展环境,有针对性的提出下一阶段在服务模式、行业监管以及监管手段等方面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出台的《大连市出租汽车营运号牌管理规定》,大连市出租车营运号牌将无偿使用。大连出租汽车管理处办公室刘主任向记者表示,出租车营运号牌无偿使用,并不代表出租车行业的"门槛"降低了,对出租车经营者的考核、管理会更加规范、严格。据称,大连将在全国率先实行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对不合格的经营者,违章情节严重的,收回其营运号牌,优秀的经营者会优先获得。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出租汽车客运市场管理体制不顺,政策、法规建设滞后,影响了出租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自上而下的三个层面,即国家归口管理出租行业、出租汽车市场提倡公司化经营和出租汽车实施"公车、公营、公管"模式,论述了理顺出租车管理体制、推进出租汽车客运市场健康发展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4.
正新政发布一年,传统出租汽车行业的改革意愿从过去的"被动适应"转为"主动谋变",并在经营权管理、份子钱、运价机制、集约化经营、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和探索。一年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业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场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上。历经一年,改革成绩如何呢?"目前,在省级层面(除直辖市外)有24个省区已经发布了实施意见,在城市层面有133个城市公布出租汽车改革落地实施细则,还有86个城市已经或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新业态市场份额占比  相似文献   

15.
出租汽车点多面广,分散流动,从业人员复杂,如何把松散型的经营行为实现有效动态监管,河南焦作晨运公司近年来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新经验,努力提升服务水平,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积累,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符合公司实际和特点的经营管理模式,成为河南省的出租车规范管理标杆企业。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7月28日《网约车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以后,网约车打破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垄断,避开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权的牌照问题,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合法地位。虽然《办法》从宏观上明确了网约车经营服务的发展方向,但在微观  相似文献   

17.
出租     
《运输经理世界》2013,(1):14-14
杭州出租车考核推出加强版 近日,《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正式出炉,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办法》对杭城的出租车行业提出更细更严的要求,将出租汽车企业、个体车主和驾驶员的服务质量信誉全部纳入考核。  相似文献   

18.
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水平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出租汽车行业运营秩序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能够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因此,加强对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管理,着力提高出租车行业文明程度,促进出租汽车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出租客运     
西宁为出租车免费安装GPS系统8月26日,为加强出租汽车治安管理,保护出租车驾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西宁市交通治安部门将为全市5000多辆出租车免费安装GPS监控报警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正>赋予"裸奔"的网约车合法身份,给痼疾缠身的传统出租汽车对症开出药方,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管理办法》),鼓励创新、改造传统,在深入推动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