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粉喷桩地基处理的情况,结合粉喷桩公路地基处理实例,对粉喷桩施工全过程的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粉喷桩在处理公路软土地基施工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介绍粉喷桩加固地基的工作原理、施工技术,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参数、质量检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复合地基承栽力,取得理想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3.
粉喷桩是一种快速处理公路软土路基、减少工后沉降较为合理的方法,因而在处理公路软土地基施工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介绍了水泥粉喷桩处理软土路基的加固机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旨在提高我国粉喷桩技术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工程中常用的复合地基设计方法,文中从研究对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和沉降方面人手,分析论证粉喷桩的有效桩长,然后,根据复合地基附加应力分布,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区上、下部分界面,提出以沉降为控制指标对粉喷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丰富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结合工程设计实例,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引言 粉喷桩施工技术是在软土地基中输入粉粒体加固材料,常用的加固材料包括水泥粉或石灰粉,接着通过搅拌机械使加固材料与原地基土充分混合在一起,当加固材料与原地基土发生充分的化学反应之后即可在稳定地基土的同时提高地基土的强度。粉喷桩在施工中是将粉体作为固化剂,不用在原地基土中输入水分,粉喷桩输入粉体的施工可以充分吸收周围土体内的水分,因此在软土地基加固的初期强度高,对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而言,粉喷桩的加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粉喷桩处理软土路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粉喷桩处理软土路基的加固机理、设计步骤、施工要点等内容,旨在提高我国粉喷桩技术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某高速公路匝道软基工程为研究背景,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粉喷桩复合地基,针对不同桩长、桩径、桩间距、垫层厚度,对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及水平位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粉喷桩复合地基存在临界桩长,适宜的桩长才能有效控制复合地基沉降及水平位移;随着粉喷桩桩径的增大,复合地基沉降和水平位移均逐渐减小,但桩径过大对复合地基沉降及水平位移控制效果不明显;随着粉喷桩桩间距或垫层厚度的增大,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变化均不明显,粉喷桩桩间距过小或垫层厚度过大均不能有效控制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和水平位移,且导致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增大。  相似文献   

8.
组合型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粉喷桩与钢筋混凝土桩基组合型复合地基技术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粉喷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有许多成功实例,采用粉喷桩复合地基对江汉平原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段进行加固设计,并结合粉喷桩单桩载荷试验与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表明经粉喷桩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与设计有较好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10.
刘慧 《北方交通》2007,(6):41-43
介绍了粉喷桩处理软土路基的设计步骤、计算方法、施工管理和施工检测等内容,旨在提高我省粉喷桩技术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述粉喷桩在软基处理过程中桩的支承方式、单桩承载力、土的含水量、粉体掺入量对桩强度的影响问题,并以工程实例论述粉喷桩在软基处理时的施工工艺及对粉喷桩强度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粉喷桩处理海相软土地基中存在的搅拌不均匀、桩身强度低等问题,提出了钉形双向搅拌粉喷桩的施工工艺.以连云港至临沂高速公路软基处理项目为例,进行了现场单桩施工扰动、单桩静载试验,并对试验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土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钉形粉喷桩由于上部桩径扩大且进行复搅,使变径深度处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最大,且超过土体的上覆有效应力,单桩施工影响在5~10倍桩体半径范围内;由于增大了上部桩径,承载力比相同直径的双向搅拌粉喷桩和常规(单向)粉喷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36%和76%.因此,钉形粉喷桩具有对施工扰动小、单桩承载力高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粉体喷射水泥搅拌桩是高速公路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方法,它具有就地搅拌原状土成桩效率高、成本低,施工占地小.施工过程中无噪音、无震动,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客运专线现浇梁桥施工场地地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京石客运专线跨S30省道现浇梁工程,对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现浇梁施工场地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形成一套高效实用的场地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方案,以指导客运专线现浇梁场地地基处理施工。  相似文献   

15.
张平芳 《交通标准化》2012,(14):112-114
地基处理的目的就是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增加其稳定性,改善地基土的渗透特性,减少地基渗透等。地基处理历史悠久,现代的许多地基处理技术都是在古代的地基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现代土木工程建设对地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良地基问题,因此,地基处理成为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赵孝学 《交通标准化》2014,(1):75-76,80
公路桥梁基础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公路桥梁工程的结构安全与使用性能.因而强化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分析了公路桥梁基础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并就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的实施与控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不同的水文地质和施工条件下,太中银铁路控制性工程——吴堡黄河特大桥主3#、4#、5#、6#墩的基础施工,有效地将水电行业常用的高压旋喷防渗技术与桥梁传统施工技术相结合,成功地解决深埋置基础基坑支护和防渗等难题施工。  相似文献   

18.
在冻土区进行公路桥梁基础工程施工时,由于地基的冻融作用,很容易对桥梁产生各种不良影响。鉴于此,对冻土区地基的工程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冻土地区公路桥梁桩基础工程的具体施工技术,可为冻土地区桥梁桩基础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大型桥梁基桩的超声波检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异常部位的尺寸,将CT成像技术引入到超声波检测中,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技术具有分辨率高、缺陷定位准确、检测结果直观、图象清晰等特点.,The ultrasonic tomography technology was employed in undamage test of large bridge foundation piles in order to measure damage of concrete in this paper. The measuring result of an engineering example indicated that the ultrasonic tomography technology is a good method i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bridge foundation piles.,  相似文献   

20.
戴忠学 《交通标准化》2011,(16):107-109
通过分析桥梁基础施工的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对基坑开挖安全进行论述,并探讨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监测技术,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