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目的评价含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 nHAp)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以及对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48颗完整、无龋的第三磨牙,制备冠中部牙本质样本,10 g/L柠檬酸处理20 s,建立模拟牙本质敏感离体牙样本模型。根据牙本质粘接界面不同的脱敏处理方式随机分为4组,3个实验组分别用2种含nHAp的商品脱敏牙膏(BioRepair和Dontodent)和实验自制nHAp糊剂进行处理,对照组不进行脱敏处理。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各组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的影响;比较脱敏处理方式对自酸蚀粘接剂Futurabond NR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并分析断裂模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评价脱敏处理对Futurabond NR粘接剂树脂的渗透效果的影响。结果 FESEM显示3个实验组不同脱敏剂处理后牙本质小管都被明显地封闭。脱敏剂应用7 d后,脱敏剂颗粒的渗透深度明显增加,封闭程度更加完善。3组不同脱敏处理方式与对照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LSM实验结果表明,脱敏组和对照组具有相似的树脂突形态。结论含nHAp的脱敏牙膏和脱敏糊剂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的同时,不会影响Futurabond NR自酸蚀粘接剂树脂渗透和牙本质-树脂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种不同类型牙本质保护膜(HyC、SBU、S3)在间接修复中对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离体磨牙,包埋、切割及抛光后获得光滑牙本质表面,对照组不涂布牙本质保护膜,其余3组分别涂布3种不同类型牙本质保护膜,并在表面使用树脂水门汀将预成的树脂修复体进行粘固。精密切割机切割获得0.9mm×0.9mm的条状牙本质-树脂样本。利用万能试验机以0.5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拉伸力测试,直至牙本质-树脂条断裂,计算机自动记录加载过程中的最大拉伸力,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面的微观结构及断裂方式。结果涂布牙本质保护膜之后,各组的拉伸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yC组拉伸强度小于SBU组、S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观结构观察显示,拉伸断裂方式主要为界面破坏。结论不同类型的牙本质保护膜可以增加牙本质与树脂修复体之间的粘接性能,其中SBU、S3较HyC可以明显提高其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3.
使用微晶振的扫描近场声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一种用于检测超精表面形貌的扫描近场声显微镜(SNAM)。其原理是利用谐振频率为1MHz的未封装伸长型晶振作为微力传器逼近样品表面,在此过程中晶振受到流体阻尼,振动特性发生变化,通过检测振动幅值的变化即可获得样品表面形貌的信息。在分析了SNAM的检测机理基础上,设计了SNAM系统,测量时垂直分辨率可达到纳米级。  相似文献   

4.
采用直热电热法研究不同电镀参数对碳纤维表面生长纳米碳形貌的影响,在不同电镀参数下对碳纤维表面进行电镀镍处理,然后将其进行化学气相沉积,从而得到实验所制备的纳米碳;比较在电镀参数不同前提下由沉积工艺得到纳米碳的大小、形状,解释电镀参数对该工艺制备得到的纳米碳的影响原因。结果表明,电镀时间为3 min条件下,碳纤维表面得到的镍催化剂颗粒分布比较均匀。电镀镍均匀分布在碳纤维表面,具有合适的尺寸大小,能更好的沉积出纳米碳,不同形状的镍催化剂颗粒能在碳纤维表面上沉积出不同形貌的纳米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尿激酶(UK)能否减轻草酸对体外培养的狗肾小管上皮细胞(MDCK)的损伤作用,探讨UK在尿路结石防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正常MDCK细胞,在原代培养第5天时,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草酸组、UK组),分别加入正常培养液、含有草酸(5mmol/L)的培养液及含有草酸(5mmol/L)和UK(10万U)的培养液,于2h后分别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的水平;于0.5、1、1.5、2h时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表面晶体的粘附情况。结果①草酸组和UK组细胞培养基中LDH与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UK组相比,草酸组细胞培养基中LDH及MDA含量更高(P<0.05);②各组细胞活力均有所下降,UK组相对于草酸组下降幅度更显著。③倒置显微镜下UK组草酸钙晶体于细胞表面粘附程度明显轻于草酸组。结论 UK能够减轻草酸对MDCK细胞的损伤及晶体的粘附,从而抑制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微观角度探索Ca2+和 Mg2+对沥青水基提取过程的影响,在1 mmol/L KC1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a2+和 Mg2+,调节pH值,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SiO2与沥青表面间的胶体作用力.当溶液pH值分别为3.5,5.5和8.5时,随着Ca2+或Mg2+浓度的增加,沥青与SiO2表面间的长程排斥力减小,表面电...  相似文献   

7.
应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Zn(Ac)/PVP复合纳米纤维,经650℃煅烧后得到直径为95 nm的ZnO纳米纤维.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ZnO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纳米纤维由粒径约30~50nm的微粒组成,为粗糙多孔的网状结构.同时,研究了ZnO纳米纤维传感器的气敏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300℃时对低浓度(10 ppm)的乙醇具有高灵敏性和很好的选择性.另外,讨论了ZnO纳米纤维的气敏机制.  相似文献   

8.
以纳米P25粉体为前驱体,NaOH溶液为水热介质,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地制备出多壁Ti02纳米管.通过SEM、TEM对纳米管进行表征,研究水热调剂以及清洗过程对Ti02纳米管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温度为130℃,水热时间为32 h,P25投加量为1.5g,采用乙醇清洗处理样品后,可以得到多壁、管径约为10 nm管壁为2.0nm的Ti02纳米管.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声冲击设备对EA4T车轴钢进行了表面强化处理.采利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表征了车轴钢表面结构的变化,并对超声冲击处理前后试样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超声冲击处理后,试样表面发生了剧烈的塑性变形,晶粒明显细化,显微硬度呈梯度化.随着超声冲击功率的增加,变形层厚度增加,粗糙度减小,表面硬度增大;与未经超声冲击处理的试样相比,在超声冲击功率180瓦作用下,表面粗糙度降低了6.5倍,试样的表面硬度提高了25%,变形层厚度大约为80μm.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气体流动理论与多刚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带有列尾装置的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与列车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模型,计算了制动系统中空气流动瞬态数值解,获得制动系统特性,同步计算了列车纵向冲动。2万吨组合列车计算结果表明:全制动时安装列尾装置使最大车钩力降低54%,列车纵向冲动明显降低;列尾装置减压量越大,车钩力降低越明显,目前列尾装置减压量固定为50kPa,应根据线路经常使用的减压量确定更合理的值;列尾装置排气速度对车钩力影响较小;列尾装置滞后时间对车钩力影响微小;使用机车替代列尾装置,在大减压量制动时,车钩力将明显得到改善,减压量越小,机车与列尾装置作用效果越接近,当机车减压50kPa制动时,列尾装置与机车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