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利用隧道弃碴加工铁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剑锋 《铁道勘察》2009,35(4):89-90,93
阐述利用隧道弃碴加工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选材的范围及相关的技术要求,详细分析了选材范围划分的界定条件,就影响隧道弃碴利用范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设计实例分析计算隧道弃碴的利用数量,以及对投资的影响.通过对利用隧道弃碴加工混凝土粗骨料的成本分析,以期为铁路工程中隧道弃碴的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项目实例入手,从建设管理方的角度,定性分析影响隧道弃砟利用的因素,定量分析初步设计与施工招标在隧道弃砟利用方面存在的偏差及其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得出施工标段划分导致隧道弃砟利用率降低和增加工程成本的结论,以期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隧道建设中产生大量洞渣,如果都作为弃渣处理,不但花费高昂的处置费用,还会对生态坏境造成破坏,如处置不当,还会造成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铁路有砟轨道中道床大量采用道砟,但我国铁路明确规定洞渣加工成的道砟不得在客运专线正线上使用。新型预制固化道床是在密实道砟单元块中浇注聚氨酯固化材料,固化材料发泡后填充砟间空隙,并黏结道砟,形成弹性道床块,使洞渣加工成的道砟进行工程应用成为可能,而且道床单元块间的填筑碎石也可采用洞渣。本文通过仿真分析研究固化道床中道砟的受力特性,说明道砟材质对固化道床的性能影响较小,洞渣道砟可作为固化道床的骨料使用,并提出了洞渣的分级选用控制标准。基于洞渣骨料制备的固化道床结构绿色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粗骨料颗粒粒级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工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施工,这对混凝土用原材料质量标准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各种原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影响是不同的,但粗骨料颗粒粒级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在工程施工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针对这种问题,通过对粗骨料不同粒级掺配成的连续粒级进行试验分析,总结出了粗骨料的最大料级组配方法,可作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针对既有铁路有砟隧道在重载、高密度列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病害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对既有隧道病害检测方法进行适用性分析,认为高密度电法检测可用作有砟隧道混凝土垫层或仰拱病害检测,并进行现场试验验证。尽管这种无损检测方法有待于进一步论证和推广,但其研究为有砟隧道混凝土垫层及仰拱病害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场试验也论证了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可为既有铁路有砟隧道混凝土垫层或仰拱病害整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无砟轨道施工对轨枕及道床的位置尺寸和混凝土质量要求很高.通过对温福铁路八仙仑隧道和甬台温铁路太坤山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其中,CPⅢ控制网与控制基标测量、轨排位置的精确调整是确保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铁建设[2010]223号文发布的《铁路工程预算定额》的新版隧道工程定额,其子目的设置吸纳了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模式及工艺工法,体现了进行“四化”施工的要求。那么设计单位的工程经济人员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新版隧道定额,尤其是遇到新版定额缺项时如何分析套用相近定额子目,此文结合客运专线某隧道工程,就如何计算开挖正洞隧道出砟和衬砌混凝土的运距、确定工程量、编制概算,进行分析与论述。并针对隧道工程概预算编制中辅助坑道开挖隧道出砟及衬砌混凝土存在的争议,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8.
山区铁路隧道比例高,弃砟场数量多,制约边界复杂,其合理设置已经成为能否顺利竣工验收的关键。总结了某铁路隧道弃砟场选择及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原材料与配合比选择是影响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表明:对于选择胶凝材料沥青,要考虑沥青的物理特性及施工环境的影响;对于填料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材料的亲水性系数及表面活性大小;对于粗细骨料的选择,要考虑到骨料的性质对技术性能的影响,通常要对粗骨料黏结力等级及细骨料的水稳定性进行评定,并且要求骨料级配良好。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应优先采用最大密实度原则,其次可采用按粒径系数选定密实混合物的方法,并且浇筑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结合达成铁路天台寺隧道施工实际,对高瓦斯隧道气密性混凝土的气密性能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找出混凝土气密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为气密性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控制提供技术参数。研究结论:(1)气密性混凝土的水胶比小于0.4为宜,不得超过0.45;(2)细骨料的含泥量不超过2.5%,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 mm;(3)粗骨料要严格控制针片状含量,砂率大于36%为宜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较大的砂率;(4)气密性混凝土单方胶凝材料不宜小于380 kg;(5)掺硅灰和粉煤灰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气密性;(6)减水剂和密实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气密性,在有多种外加剂时,要通过试验来确定各种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争取做到二者相互适应,以达到气密性最好;(7)粉煤灰和硅灰的掺入使得水泥产物C-S-H碱度降低,密实度增加,改善了骨料界面CH的定向排列和孔隙减少,不仅降低了钙矾石的生成,还提高了混凝土的气密性能;(8)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瓦斯隧道气密性混凝土配制与施工。  相似文献   

11.
碱骨料反应将导致混凝土失去设计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设计,甚至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造价。此文通过实际案例研究,提出在碱骨料分布广泛地区就地取材、混合搭配砂石料的材料供应方案,此方案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控制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2.
浅谈尼日利亚沥青路面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地的材料特性和技术标准,提出常用集料组成的建议值,及拌和、摊铺、碾压的质量控制要点,使沥青混合料达到路面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活性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再生集料本身具有一些天然缺陷,导致再生集料配制的混凝土综合性能较同级配普通混凝土差,而矿渣、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本课题采用再生粗集料以不同比例取代天然集料的同时,用矿渣、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研究掺活性掺合料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再生集料用量增加,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所下降,但掺加一定量的活性掺合料可以明显改善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采用合适掺量的矿渣可以配制出坍落度为180 mm,28 d强度达50 MPa以上,各种耐久性能指标均达到基准混凝土技术指标的再生集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雅泸高速公路沿线矿区堆积了大量石棉尾矿,为了科学地进行资源再利用,将石棉尾矿作为筑路混凝土粗集料应用于公路建设,需对该种材料进行基本物理力学性能研究。对石棉尾矿进行成分鉴定、毒性检测以及压碎值、含泥量、密度、坚固性、磨光值、磨耗值、碱集料反应等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石棉尾矿粗集料的相关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可以作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粗集料应用于公路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涵义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铁路"走出去"战略、铁路高速重载等的深入发展对铁路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适应政企分开、理顺铁路技术标准管理范围,以技术自主化为核心手段不断提升技术标准的先进性和经济性,坚定不移地推进标准国际化,加强和改进技术标准保密工作,规范铁路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章管理范围等5个方面,提出对新时期做好铁路技术标准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说明制定JJG(铁道)203—2010《罐式集装箱容积》的背景、主要依据和过程,介绍规程的适用范围、术语、计量性能要求、通用技术要求、计量器具控制、检定结果处理、检定周期等。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城市轨道交通板式轨道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装配式轨道的核心技术理念,以及在苏州地铁5号线典型工况条件下的优化应用技术要点,包括根据工程条件确定的主要技术参数,国内首次采用的钢纤维细石混凝土填充层、喷涂型隔离层等技术,以及基于第三代预制板精调设备和测控系统技术优化的施工工艺等。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施工工序少、施工效率高、轨道平顺性好等诸多优点,为装配式轨道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动力集中、200km/h的旅客列车对车钩缓冲装置性能的特殊技术要求,针对这些要求,按照成熟可靠的原则对200km/h客车用车钩缓冲装置的技术方案选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材料的技术要求,分析了球墨铸铁中各元素的影响;采用低硅、低锰、低硫、低磷的优质生铁及纯净低合金废钢,通过采取合理设计化学成分、中频电炉熔炼、强化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热处理采用高温低温两段退火工艺等技术措施,满足了各项技术要求,实现了该类铸件的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