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2017年3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俄罗斯举行的第四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中国是北极事务重要利益攸关方,是北极事务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有意愿、也有能力对北极发展与合作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秉承尊重、合作、可持续三大政策理念参与北极事务。然而,参与、建设和贡献都需要技术,技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领导地位之间存在极大的关联性。技术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力量源泉,因此,谁掌握了最先进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船检》2013,(7):6
5月15日,北极理事会召开第八次部长级会议,批准中国和其他5个国家成为该组织正式观察员国。此事再度引发国际社会对北极的高度关注。北极航线开通是影响21世纪世界航运以及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的大事件。为此,不少国家已纷纷制定北极战略,一些世界知名航运公司、船厂,以及能源公司更是加紧了行动。对此,中国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3.
未来北极航运的发展离不开船员的贡献.然而,相对于目前成熟的航道而言,北极航道的特殊地理位置,航道内浮冰分布密集,水文气象复杂多变,缺少准确可靠的海图、通讯系统、助航设施、港口接收设施备;另外,针对北极航道国际立法还不完善,商船在北极航道航行还要面对北极沿岸国家的许可和通航管制.这给北极船舶的航行、停泊等增加了安全隐患和困难,同时对北极航行的船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由于北极航行的特殊性,能够满足北极船舶安全航行的船员少之又少,而随着北极航道的全线开通,有高纬度、冰区航行资质的船员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参与北极航运事务较晚,能够投入北极航行的船员更是缺乏.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对北极航行船员的培训,制定完善的冰区航行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4.
大国的北极     
邢丹 《中国船检》2013,(7):7-10,126,127
在各种利益博弈暗流涌动的北极,中国作为北极理事会的新成员,如何参与北极事务,确实是一个需要智慧的新命题。2013年5月15日,在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八个成员国一致决定,同意中国等6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一时间,北级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毫无疑问,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在"身份"升级之后,对于北极事务上的一举一动,都分外引人关注。那么,在世界各国对北极展开激烈角逐的当下,中国应制定和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0月29日,《北极航海地图集》出版发行暨海事测绘服务座谈会在津召开。该《图集》在天津海事局指导下,由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编制完成,并于当日正式发行。天津海事局向中远航运等国内大型航运企业赠送了图集。北极航线一直被人类视为畏途,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北极地区通航已成为现实。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推进,北极航线的开通势必会从地缘政治领域及经济建设领域对我国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顺应国家发展战略,以满足船舶北极航行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融化加速,北极在地缘战略、自然资源、航运及科研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北极"寒地"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土"。作为世界大国和北极国家之一,美国也加快步伐,积极争夺和维护其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甚至在今年年初,美国航母编队近30年来首次进入北极圈。世界各国对北极战略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面对复杂多变的北极航线安全的挑战,非北极国家应该尊重北极国家的北极航线主权,同时积极参与北极航线开发建设是北极国家乐于见到的。为此,北极及北极域外国家应加强北极区域的"通实力",进而推动北极航线安全的区域治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在分析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开辟北极航线的机会和威胁.机会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开辟能够降低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北极航线具有巨大旅游价值、亚洲的高纬度港口将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等方面;威胁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价值属于资源拥有者、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的南北方经济将会受到不同影响等方面.进而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国家战略,并从中国航运企业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源 《船舶》2023,(1):7-11
北极航道显著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气候变化、科技进步和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的共同推动下,未来北极实现常态化、规模化通航成为可能。当前航行北极的船型已呈现多样化趋势,形成窗口期和季节性通航模式。未来北极航运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和制约,与此同时,政策因素更增加了北极航道开发的不确定性。该文对未来北极航运发展趋势和模式进行展望和探讨,并提出发展北极常态化航运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今年5月中国等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北极开发与航运商业化日渐升温。曾经在2010年9月从挪威希尔科内斯港(Kirkenes)装载41000吨铁矿石,穿越北极东北航道成功运至中国连云港的挪威楚迪航运集团,在对北极航运的持续关注与参与中,期待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航运公司合作,共同探索与挖掘未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南北两极科考事业深度扩展,北极航道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极地地区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战略地位凸显,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2018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指出,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北极的自然状况及其变化对中国的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有着直接影响,进而关系到中国在农业、林业、渔业和海洋等领域的经济利益。极地地区是我国经略海洋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1.
<正>北极现在变成了个"暖男","暖"在北极温度升高,"男"在冰雪阳刚气质还在。但2019年10月22日,继达飞集团和赫伯罗特后,地中海航运也宣布不使用北极航线。根据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和达飞集团发布的声明,给出放弃北极航线的重要理由都是为了保护北极脆弱的环境。其实,北极一直面临着生态压力和经济利益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在"海运强国"战略的推进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北极航线的战略价值并制定相应的北极航线开发战略。随着北极海冰的逐渐消融,北极航线的商业价值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也在为未来北极航线的商业化运行做着积极的准备和努力。自2012年7月我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首次开启了探索东北航线之旅后,又于2013年和2015年中远"永盛"轮两次航行北极。此举迈出了中国商船取道北极航线的第一  相似文献   

13.
邓贝西 《船舶》2023,(1):1-6
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是长期以来俄罗斯与以美国领导下的北约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对全球大国关系和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持续重大影响。位于俄北冰洋专属经济区管辖范围内的北方海航道构成现阶段北极航运活动的主体,亦受到当前俄乌局势的严峻冲击。该文在总结地缘政治事件对北极航运普遍性影响的基础上,评估当前国际形势对北极航道经济前景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应充分考虑西方制裁和全球经济波动等多方因素,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通道安全的角度出发,科学和客观地评估当前北极航运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与已然熟知的全球现有经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或非洲好望角的跨洋航线相比,北极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缩短了亚欧、亚美航线的距离,没有拥塞,没有恐怖袭击、海盗等人为安全风险,但恶劣、严酷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至今还未知的通航风险不容忽视。8月,在北极航道最适合航行的时节,中国和韩国的两家船公司分别开启了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北极航运破冰之旅。无论是承载钢材从中国首航穿越北极东北航道驶往荷兰鹿特丹,抑或油轮从欧洲经北极东北航道抵达韩国,均不约而同地以"试航"对破冰之旅作了定位:积累极地与冰区航行经验,储备前沿船舶设计、建造、管理和操纵技术,历练极地航运人才,不仅成了探索北极航运商业化之路的首选目标,同时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14,(5):5-1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全球经济变动,谁也无法独善其身。航运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航运业的发展也深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海洋强国"的核心是"海运强国",了解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中国航运业转变经营理念,寻找市场契机,摆脱受累全球经济低增长的影响将大有裨益。"中国航运大讲坛"从第22期开始,由大连海事大学世界海运研究中心承办,本期大讲坛邀请了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韩保江教授从独特的视角剖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提供参考。我们也期待中国航运业像中国经济一样,能够在低迷的世界经济中独树一帜,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方瑞祥 《世界海运》2010,33(8):63-65
以未来15年北冰洋气候变暖以及大量的海冰融化作为背景,分析北极"西北航道"贯通后的巨大经济利益,并对在北冰洋开设新的航线进行了探讨。北极的自然变化过程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海上运输。由于北极地区具有夏季通航的前景,我国应及早动手制订北极战略,研究北极航线,保证最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月26日,中国政府发表首份北极政策文件——《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向国内外传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于参与北极事务的强烈责任感。北极问题已超出北极国家间问题和区域问题的范畴,涉及北极域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攸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命运。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旨在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  相似文献   

18.
张俊杰 《中国船检》2013,(7):15-17,130,131
中国必须重视对"极地规则"的研究、参与和应对,否则该规则一旦生效,难免会陷入被动。该规近年来,在国际航运界对北极航运日益关注的同时,国际海事组织(IMO)也加快了制定"国际极地水域营运船舶安全规则"(简称"极地规则")的步伐。"该规则于2009年10月IMO船舶设计与设备分委会第53次会议(DE53)正式启动,计划2012年完成,因各利益方立场分歧大,2012年2月召开的DE56不得不重新制定工作计划。虽然规则制定工作进程受阻,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最终达成一统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际航运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已渐趋垄断了国际航运市场.在此态势下,我国的航运企业如不尽快地制定参与国际航运战略联盟的目标,势必导致我国航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为此,本文从简析国际航运业战略联盟入手,进而结合我国航运企业的实际,提出参与国际航运战略联盟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李永胜 《世界海运》1998,21(4):25-26
90年代以来,我国的航运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航运企业必须先要分析和掌握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抓住营销环境中的机会,避免不利的环境威胁,从而制定适应环境变化的市场营销战略及策略。本文从航运市场营销的四大部外环境:一、政治和法律环境。二、经济环境。三、相关市场因素。四、科技环境的分析入手,希望通过市场情报系统和市场调研系统密切地把握住环境变化的趋势,力图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