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七届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会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第十七届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学术会议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概述了本次大会上宣读的所有铁道车辆动力学方面的39篇论文内容。  相似文献   

2.
2005年9月24~25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铁道学会、北京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2005北京国际车辆动力学高层学术论坛”会议在北京嘉苑饭店举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罗忠仁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孙逢春教授分别致欢迎词。此次学术论坛特邀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协会主席、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杂志主编、国际著名的车辆系统动力学专家H.B.Pacejka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车辆系统动力学专家沈志云教授,共同担任论坛主席并做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教授出席并做了学术报告。会上10…  相似文献   

3.
车辆动力学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随着轮/轨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入,铁道车辆动力学问题需要把车辆/线路视为不可分的整体系统。由于研究中需要考虑某些部件的弹性,从而导致高频动力学的发展。理论研究和模拟软件为新型结构设计和车辆安全性检验提供了廉价工具,但试验技术仍然是不可缺少的最终手段,本文根据国际车辆和这协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上所发表的论文,介绍了上述主题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车辆动力学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车辆—轨道系统1:20缩尺模型振动试验,对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制了1:20二系悬挂的缩尺铁道车辆和轨道系统模型;在对车辆和轨道系统模型进行参数测试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车辆模型的运行试验,了解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缩尺模型与实际尺寸的车辆—轨道结构系统之间在动力学性能方面存在一些差距,但可以对系统作定性的和一定的定量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轮轨系统的缩尺动力模型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铁道车辆横向稳定性的优化集成设计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建立铁道车辆动力学模型,采用优化软件iSIGHT,实现与SIMPACK的数据传递与过程集成,运用多岛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相结合的优化策略,对铁道车辆悬挂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提高铁道车辆的临界失稳速度,改善其横向稳定性。实际分析计算表明,该设计方法可显著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6.
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铁道车辆在轨距不同区间的直通运行是国际铁路联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国外现有的变轨距转向架运用与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铁道车辆变轨距技术要点及关键所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气动现象会对铁路造成各种问题。铁道车辆和基础设施气动特性的改善可在安全、便利、与环境和谐、降低成本等方面提高铁路价值。本文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在铁路空气动力学和噪声方面进行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型隔振元件,惯容器具有提高隔振系统隔振性能的潜力,据此,考虑将惯容器应用于铁道车辆悬挂系统中,探究惯容器对铁道车辆悬挂性能的提升效果。从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角度出发,针对几种包含惯容器且具有较低结构复杂度的"惯容-弹簧-阻尼"悬挂系统进行研究,建立包含一系悬挂和二系悬挂的铁道车辆六自由度垂向动力学模型,以提升车辆运行平稳性为目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包含惯容器的铁道车辆悬挂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对比各悬挂系统的频率响应以及在随机激励下的瞬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形式的"惯容-弹簧-阻尼"悬挂系统对铁道车辆运行平稳性的提升效果明显不同,总体上提升幅度较为明显,但部分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恶化铁道车辆悬挂系统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在铁道车辆技术方面的5项课题中所取得的成就,包括导向转向架、客车车厢内的降噪技术、车辆的动力学仿真、永磁同步电动机、车辆技术开发过程中用于闭环仿真的硬件等。其中前景看好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第15届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会议的盛况及各国车辆系统动力学技术发展的新水平,并以较大篇幅着重介绍车辆/轨道相互作用、车辆六动控制、轮轨磨耗、弓网关系以及车辆构件疲劳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领域,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