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喻忠 《轨道交通》2009,(4):60-63,66
本文通过对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的特点、站位、站形类型的分析,重点研究了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建筑设计的关键点,尤其在车站总平面交通流线分析、总平面布局、车站平面功能模块化设计、建筑外观造型与空间环境、高架车站建筑节能等方面做了重点阐述:在高架站设计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设计中要引入成熟、先进的设计理念。确立科学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2.
精细化研究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影响因素对于建立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长效互动机制,发挥轨道交通支撑和引领城市发展作用,指导轨道新线开通和周边用地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为例,首先获取轨道交通运营客流AFC数据和网络爬取的POI数据;然后考虑四种类型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特征,挖掘用地特征、公共交通接驳特征、车站属性三类因素;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城市用地开发之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基于POI获取的住户数、商业设施数、文化设施数、公共汽车线路数等数据对工作日轨道交通进站客流有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枢纽车站面临涉及专业多、交叉施工频繁及质量控制要求高等问题,根据二维图纸进行施工的传统模式的效率较低,引入BIM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江西赣州轨道交通枢纽车站施工为例,研究BIM技术在该车站施工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充分利用"族"功能可降低精细化建模难度;通过导出工程明细表能够迅速完成工程量统计工作;使用碰撞检查确定模型缺陷,及时修正模型后能够优化设计;施工过程模拟能够及时指导调整进度计划、优化施工工序、节约工程工期。通过BIM技术在轨道交通枢纽车站施工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工程量统计费时费力、设计缺陷导致的返工、进度安排不合理引起的工期延长等问题,有效提高建设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从单线建设进入到网络化建设时期,同时,在建线路形成的换乘枢纽车站的设计,涉及专业系统众多、接口复杂、管理及设计单位不一等问题.为了使换乘车站的设计既满足各线的技术要求,又符合土建和机电系统资源共享的原则,必须健全换乘车站的设计管理办法.通过有效管理,实现网络建设标准化、系统配置人性化、网络功能最优化和网络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内容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基本观点、年限和范围。从线路客流、车站乘降客流、OD客流、换乘车站客流、车站出入口分向客流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内容及其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的作用。探讨了客流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包括线网总量控制、线路量级分析、敏感性分析和设计应用4个方面。最后,总结了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在未来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低压配电系统是保障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满足地铁车站及线路间的各类动力、照明、通信等设备的用电要求,保证轨道交通系统的用电安全与可靠性。就轨道交通中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进行论述,主要包括动力系统、照明系统、控制系统和接地系统等方面内容,为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及残疾人群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特殊群体乘客需要在城市中无障碍出行。轨道交通作为城市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障碍出行方面举足轻重。根据当前轨道交通车站设施情况,以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昌平站为例,设计车站无障碍通行路线,根据现场实际提出盲道改造实例,根据新的国家标准更新车站无障碍提示标识内容,最后对车站无障碍服务流程及作业要点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8.
为增加轨道交通客流、完善运营组织方案并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基于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从网络、线路、车站三个层次分析轨道交通客流发展规律和时空分布特性。针对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及运营提出几点建议:考虑车站周边开发强度对客流的影响,不断完善车站周边配套设施;根据客流特征采取相应的行车组织方案;做好换乘站设计,满足乘客换乘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重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为乘客提供舒适的接驳环境;完善公共汽车交通接驳设施等。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轨道交通线网客流特征实质上是车站客流时空分布叠加及交换的效果体现,通过分析车站客流的波动性,发现北京轨道交通系统在不同时间维度和区域范围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针对车站特点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周边不同用地类型的车站客流时空分布差异性特征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进站客流和换乘站客流特征以及进出站客流接驳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提出应建立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和多样化的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式;重视换乘站在网络中的合理布局,改进换乘站设计与运行组织;结合车站区位特征制定差异化接驳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为深化对其接驳轨道交通的理解,基于深圳市ofo共享单车大数据,研究接驳轨道交通的骑行流量与建成环境因素的关系。在计算各轨道交通车站骑行接驳范围的基础上,通过描述性分析并采用空间回归模型诊断影响接驳骑行的建成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居住和办公楼板面积、土地利用混合程度、非机动车道长度、轨道交通车站的地面出入口数量对接驳车站的骑行流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轨道交通车站与组团中心的距离、车站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车站服务范围内的其他车站数量对于接驳骑行流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现有公共汽车站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建设完善的地区,骑行接驳轨道交通车站的流量仍然很高。提出未来的城市规划及管理应充分考虑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资源的调度分配和配套建设,以构建更加灵活稳健的公共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接驳设施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了指导轨道交通车站周边交通接驳设施的配置,利用聚类法划分轨道交通车站类型:考虑车站客流吸引范围内的用地性质及客流特点等因素,将车站按用地性质分为居住型、商业型、均衡型、大型公共建筑型和枢纽型车站;考虑到周边开发强度、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及车站所在区位特点等因素,将车站按区域特性分为市区站、郊区中间站和郊区末端站。以北京轨道交通6号线为例进行了车站分类的应用及验证。针对每种类型车站的特点,考虑各类出行方式的交通特征和需求,研究制定了交通接驳设施的配置策略,并对各类交通接驳设施给出了配置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安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通车,车站周边交通设施设置、用地功能组织、建设资金筹措等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西安市轨道交通已建线路及车站在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优化轨道交通沿线交通设施及车站周边用地的规划策略.以轨道交通4,5,6号线及市域轨道交通临潼线为例,确定车站周边800 m为研究范围,将涉及的88个车站划分为枢纽站、区域中心站、换乘接驳站和一般站.提出交通设施衔接控制导则、车站周边用地优化整合模式、各类车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控制要求,以及车站周边用地开发强度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昆明轨道交通首期工程白云路车站主体明挖深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和处理过程及内容,以及该基坑的监测、地基处理和降水设计,供同区域或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上海地铁运营管理需求,提出了轨道交通车站一体化操作系统(SIOS)的设计原则,给出了SIOS系统网络结构和软件构成方案,并探讨了SIOS系统集成范围和集成方式,为构建上海特色的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系统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最后以上海地铁十一号线上海游泳馆站示范工程为例介绍了SIOS系统的应用设计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运营中故障的快速清除是维持运营系统正常畅通的重要保障,而车站配线的合理设置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列车运行故障与车站配线种类的关系,并以杭州轨道交通四号线的配线设计为例,详细论述了考虑列车运营协调情况下,停车线、停车线尾部渡线应如何合理布置。  相似文献   

16.
开展客流特征研究对科学合理地设计轨道交通系统、优化运营组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沙地铁2号线的地铁刷卡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开通初期三年的运营客流进行分析,着重分析断面不均衡系数、车站进出站高峰系数与车站周边土地利用性质的相关性,线路客运量高峰系数与该线功能定位的关系,以及乘降量和换乘量的客流特征。针对上述结论对设计和运营提出建议,可为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运营提供参考,也可为大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西安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通车,车站周边交通设施设置、用地功能组织、建设资金筹措等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西安市轨道交通已建线路及车站在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优化轨道交通沿线交通设施及车站周边用地的规划策略。以轨道交通4,5,6号线及市域轨道交通临潼线为例,确定车站周边800 m为研究范围,将涉及的88个车站划分为枢纽站、区域中心站、换乘接驳站和一般站。提出交通设施衔接控制导则、车站周边用地优化整合模式、各类车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控制要求,以及车站周边用地开发强度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铁路客运站地区的城市交通衔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铁路客运站地区城市交通换乘的问题,分析了北京站地区交通衔接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换乘地铁走行距离过长、公交车站设计不合理和站前广场人流车流混杂。参照国外建设立体综合枢纽的成功经验,结合实例,从车站的平立面设计、站前广场设计、与轨道交通的换乘设计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铁路客运站地区交通衔接的基本思路,结合当今社会经济情况,对北京站作出了一些小方面的调整建议,最后,提出了新建同类型车站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李锋 《城市交通》2009,7(1):26-30
客流预测结果是轨道交通发展建设的重要依据。首先分析了深圳市近期轨道交通发展的特点,并总结其对轨道交通客流成长和预测方面的启示。针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利用“客流预测规划审核”和“预测结果综合决策”的办法改进客流预测。前者探讨了重要基础数据的核实、轨道交通出行特征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内容。后者包括确定系统规模的综合决策以及确定车站设计规模和运营组织方案的综合决策。最后提出客流预测发展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日.由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RT《轨道交通》杂志、RT轨道交通网主办的“第二届轨道交通车站论坛及机电设备采购交流会”于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本届论坛围绕“未来车站发展”主题,邀请了轨道交通业内专家学者、运营商、设备供应商、设计建设单位代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共同促进我国车站和综合交通枢纽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