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兴富 《船艇》1992,(3):11-16
90年代世界造船业面临着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增长,海运量的上升,船舶更新的局面是造船业复苏的缘故。据统计世界船队老化严重:散货船按使用期20年计,90年代将有1.28亿载重吨船舶超期服役而被拆除;油船在95年后每年将有2000万载重吨的巨型油船被拆除;世界海上救助船队的大型远洋救  相似文献   

2.
《航海教育研究》2012,29(3):107-107
日前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2011中国航运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根据《报告》,2011年我国水上运输船舶总规模首次突破2亿载重吨,其中海运船队达到1.15亿载重吨,居世界第四位;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也首次突破10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64亿TEU,双双位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3.
数据     
《中国海事》2014,(9):3-3
1.42亿载重吨 目前,我国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到1.42亿载重吨,约占世界海运船队总运力的8%,居世界第4位。港1:3年货物吞吐量已达118亿吨。420万总吨今年上半年,我国海运市场的总的运力大概减少了420万总吨,跟去年同期比较占到总运力的6%。  相似文献   

4.
在海运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海外移籍是各国船舶所有人一种重要的经营手段.在世界范围内,有60%的船舶所有人享受悬挂方便旗的优惠.在中国,从事国际海运的船公司共有410家,总运力2 430艘、3 615万载重吨,其中挂方便旗的共有550艘、2 015万载重吨,约占中国远洋船舶总吨位的55.74%.如果中国国际航运政策不尽快进行必要的调整,未来我国船队将大量移籍海外.  相似文献   

5.
1 清醒认识我国修船行业面临的经济大环境 2013年航运市场依旧持续低迷,由于钢铁产业、煤炭产业减少了对海运的需求,海运船队运力总量与海运贸易需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当前,全球散货船运力已经超过需求7亿载重吨、油轮运力已经超过需求5亿载重吨、集装箱船运力已经超过需求1 700万箱的规模,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短期内无法解决,导致航运市场低迷甚至恶化,这是影响我国修船业的主因之一.其次,由于国际范围内拆船势头持续上升,海运船舶新船增加,老龄化程度下降,船舶修理需求总量和深度下降,是影响我国修船业的主因之二.  相似文献   

6.
一、英国航运业的衰落 英国,曾经有一个令人骄傲的航海史.曾经有许多年,英国一直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商船队.然而,最近几十年来,英国的国有船队规模却持续下滑.比如,在1975年,英国自有的船队净载重吨达到50百万吨,而到了1999年,这一数字却下降到7百万吨;类似的,在1980~1999年近20年间,英国的高级船员数和普通船员数分别下降了75%和59%,特别是在今天,英国船舶有50%在国外登记注册,其登记吨位占去了英国,船舶净载重吨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7.
《中国港口》2012,(8):12-12
<正>[本刊讯]从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获悉,2011年我国水上运输船舶总规模首次突破2亿载重吨,其中海运船队达到1.15亿载重吨,居世界第四位;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也首次突破100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1.64亿TEU,双双位居世界首位,我国航运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据悉,2011年全国水路完成货运量42亿t、货物周转量7.5万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10%。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为11.5%和47.4%。全国港口  相似文献   

8.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4):347-347
本刊从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11中国航运发展报告》中获悉,2011年我国水上运输船舶总规模首次突破2亿载重吨,其中海运船队达到1.15亿载重吨,居世界第四位;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也首次突破100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1.64亿TEU(标准箱),双双位居世界首位。2011年全国水路完成货运量为42亿t,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为100.41亿t。同时,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968个,比上年底增加334个,  相似文献   

9.
数字     
《中国远洋航务》2014,(10):13-13
第四 目前我国海运企业有240多家,海运船队总运力规模1.42亿载重吨,约占世界海运总运力的98%,列世界第四。 5.06亿美元 苏伊士运河8月收入达创纪录的5.06亿美元,2014年全年收入也将创历史新高。但据有关统计,通过苏伊士运河的集装箱船数量长期呈下降趋势,说明班轮公司正部署比以往更大的船舶。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在船舶登记制度上,一直实行严格登记制,这对保护我国造船业及航运业,提高船舶航行安全起到良好的作用.然而,随着方便旗船登记制度的出现,我国远洋运输船舶中开始出现移籍登记现象.据统计,"截止1999年底,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国际海运船队(不包括中国香港)总计1888艘、1680万载重吨,由中国船东控制的在境外登记注册的方便旗船队540艘,约2000万载重吨,中国籍船比例为总运力的46%".  相似文献   

11.
全球国际航运船队运力发展趋势深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船定计,全球国单继续节节攀升,表叫全球航运能力在未来几年里有迅速上升的迹象:据估际航运船队的规模到2008年初将达到15亿载重吨。住近期船舶运力和需求迅速增长的同时,却很少有旧船报废。由此,世界船队运力将达到标志性的里程碑。在过去两三年里,这种加速特别显著?这种趋势住未来的至少两三年里将会持续。然而,到达这点的道路不是平坦笔直的。  相似文献   

12.
1980年~2000年,世界商船队保持着年均0.8%的增长速度,商船队规模已从1980年的6.828亿载重吨发展到2000年的8.084亿载重吨。在这20年里,世界商船队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两大特点:一是悬挂方便旗的船舶数量明显增多。注册本国国籍的船只不断减少;二是发展中国家船队规模不断扩大,发达国家支配船队规模缩小。  相似文献   

13.
陈钢炼 《中国水运》2007,5(5):58-59
浙江海运业近年来发展较快,截止2006年底,海运运力达到854万吨,其中特种运输船舶运力139万载重吨,万吨级以上运输船舶运力385万载重吨。而据统计,2006年浙江水路完成货运量4.7亿吨、周转量3648.8亿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799万人次、周转量6.7亿人公里。海运在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产业沿江、沿海布局,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中国港口、航运现状 中国是海运大国,也是港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发展很快,现有年吞吐量万吨以上的港口2000余个,其中对外开放港口达130多个,每年接纳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6000多艘船舶。至1997年底,我国江海主要港口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达到490多个,完成货物吞吐量近13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3.8亿吨。我国民用船舶已发展到32万艘,近5000万载重吨。从事国际航运的船公司有310多家,沿海运输的船公司1300多家,内河运输的船公司5100多家。目前我国从事国际海运的船队规模已达到2400多万载重吨,并连续4届当选为联合国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跻身世界航运大国的行列。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的集装箱船队,在世界20大班  相似文献   

15.
殷毅 《中国船检》2012,(9):34-35,128,129
我国海运业的迅猛发展令全球瞩目。截至“十一五”末,我国水上运输船舶总规模已突破2亿载重吨。其中,海运船队达到1.15亿载重吨,居世界第四位;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突破10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64亿TEU(标准箱),均位居世界首位;海船船员69万人,居世界第—位。从“大而不强”走向真正的强大,中国海运业依然任重道远。近日,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守国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特别强调:航运强国建设中加强“软实力”建设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船舶海外移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船舶海外移籍及其原因 在国际海运日益全球化、竞争化的今天,海外移籍是作为各国船舶所有人一种重要的经营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约有31%的船舶所有人完全营运开放登记的船队,有 60%的船舶所有人享受悬挂方便国旗的优惠。在中国,据交通部统计,经其批准的从事国际海运的船公司共有410家,总运输能力2430艘、3615万载重吨。其中在境内登记注册的挂中国五星红旗的共有 1880艘、1600万载重吨;在国外登记注册,挂方便旗的共有550艘、2015万载重吨,约占中国远洋总吨位的55.74%。近年来,这种挂方…  相似文献   

17.
2007:新船市场量价齐升 2007年,世界新造船三大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完工量达到了7800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达到了5亿载重吨,新船成交量更是达到2.5亿载重吨,在上年基础上涨了47%。在船舶市场兴旺的过程中,我国表现突出,成为历史上首个单年成交量突破1亿载重吨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黄芳 《中国水运》2005,(10):10-11
我国船舶移籍的现状 在国际海运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海外移籍是各国船舶所有人采取的一种重要经营手段.但是,目前在中国,特别是在1994年实行新税制后,移籍船舶规模迅速扩大,已超过我国国际海运船舶的半数,比重已明显失衡.据统计,在境内登记注册的挂五星红旗的船舶共1 880艘、1 600万载重吨;而在国外登记注册、挂方便旗的船舶共550艘、2 015万载重吨,约占中国远洋船舶总吨位的55.74%.目前我国船舶海外移籍的主要特点是:移籍船舶船型较大.  相似文献   

19.
船舶配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世界造船业带来发展机遇和空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载重吨,2008年造船完工突破2800万载重吨,中国造船已经稳居世界造船前三位,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造船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的历史性突破和对船舶配套的迫切需求对船舶配套企业来讲面临严峻挑战.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要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支撑,否则难以成为造船强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造船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0.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日前表示,我国要实现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就必须致力于航运软实力的提升。自改革开放后,我国无论是从船队运力还是港口建设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海运船队运力规模已超过1亿载重吨,位居世界第四位。中远集团船舶总运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中远、中海集装箱船队运力位居世界十强。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5个港口进入世界前十位,拥有亿吨大港14个,集装箱运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造船产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