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现状及临床研究新进展。目前,治疗甲亢的基本方法仍然是抗甲状腺药物应用。经药物治疗后复发、甲状腺明显肿大且伴有甲亢心及肝功能损害、中老年甲亢应积极采取131I治疗。甲状腺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甲亢合并甲状腺结节不能除外恶性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3O例健康妇女、34例宫颈炎、42例宫颈癌患者及治疗前后28例宫颈炎、30例宫颈癌患者的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铜蓝蛋白(CP)水平。结果显示:宫颈癌组LPO、CP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炎症组,SOD和GSH-px显著低于正常组和炎症组;宫颈炎治疗组CP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宫颈癌治疗组LPO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CP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提示:宫颈癌与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行研制的正负压治疗机,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3例(31个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7例(23个肢体)进行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总有效率96.77%,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总有效率92.23%。作者改革了国外产品治疗舱口的袖套装置,减少了患者治疗时的不适。同时观察到治疗时以前从未报道的“反跳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我院近5年收治的新生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6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讨论了新生儿心衰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中药化癖汤加减,辩证治疗孔癖30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初步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本文具体地介绍了治疗方法,药物的组成以及对治疗原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院自1986年至1994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35例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急诊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治愈。29例单纯内科治疗,其一25例死亡,4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作者认为,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出现早,单纯内科治疗不能阻止其进行性恶化,预后极差。急诊主动脉瓣置换术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纳米粒子在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癌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持续增殖潜能,是肿瘤耐药性、肿瘤复发迁移的根本原因。此外,肿瘤干细胞对于传统的化疗、放疗具有耐受性。因此,有效的清除肿瘤干细胞是治疗癌症的关键。纳米载体可以增强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安全性,延长循环时间,且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热疗等疗法中。目前,应用纳米药物靶向肿瘤干细胞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介绍了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纳米粒子在化疗、基因治疗、热疗方面的应用研究,指出多疗法、多靶向的联合治疗是提高纳米粒子治疗肿瘤的有效途径,诊疗一体化的纳米粒子是未来治疗癌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应用抗白介素-6受体抗体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治疗后发生的疼痛反应。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失败后,换用TCZ治疗。3例患者在首次TCZ输注后均出现了疼痛症状。我们回顾了相关文献,探讨解释这种症状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20年中,腹腔镜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国外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RCT)或Meta分析及国内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表明,结肠癌腹腔镜结肠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更好的短期疗效及相同的预后。然而,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仍存在诸多争议。近年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获得了较大进展,如机器人技术、3D腹腔镜技术、结直肠癌并肝转移腹腔镜治疗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着重论述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现状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胃近端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病因及治疗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充分有效的引流,广谱抗菌素的合理应用,全身支持、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的平衡等治疗措拖。保证了患者的康复,无1例死亡。  相似文献   

11.
将6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对照组),一组加用尿激酶做溶栓治疗(溶栓组)。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减低心绞痛分级,改善ECG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明显减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提示UAP患者应行尿激酶溶血栓治疗。但两组演变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百分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2.
将6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对照组),一组加用尿激酶做溶栓治疗(溶栓组)。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减低心绞痛分级,改善ECG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明显减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提示UAP患者应行尿激酶溶血栓治疗。但两组演变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百分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3.
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效果。方法9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50人)与阿托品组(47人),长托宁组用长托宁配合氯磷定治疗,阿托品组用阿托品配合氯磷定治疗,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长托宁可使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中毒症状持续的时间缩短(两组间M样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1.2 h和5.0 h,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率提高,死亡率减少(长托宁组分别为98%、2%,阿托品组分别为80.75%、19.15%),阿托品中毒人数减少(长托宁组3人、阿托品组14人),因阿托品中毒死亡率减少(长托宁组0、阿托品组17%),患者住院平均日缩短(长托宁组4-5 d、阿托品组7-10 d)。结论长托宁目前是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最理想的抗胆碱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GM1 对脑卒中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加用GM1 治疗组 ,以RIA法动态监测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结果 脑卒中患者两组血清NSE均于病后 48h~ 9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1 ) ,且均在病程 3~ 4d达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常规治疗组血清NSE在病后 1 0~ 1 4d恢复正常 ,而加用GM1 治疗组血清NSE则在 3~ 1 4d较常规治疗组相应病期低 (P <0 0 5 ,P <0 0 0 1 ) ,且提前降至正常。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NSE有助于观察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变化 ;GM1 可能通过减轻神经元的继发损伤 ,降低血清NSE ,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常规治疗和常规加大剂量Vit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结果显示:COPD加重期,加用大剂量VitC,能明显提高显效率,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未见明显副作用。提示,COPD加重期加用大剂量VitC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常规治疗和常规加大剂量Vit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结果显示:COPD加重期,加用大剂量VitC,能明显提高显效率,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未见明显副作用。提示,COPD加重期加用大剂量VitC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分别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T)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实验治疗。结果显示:实验治疗组病理显示肝细胞变性坏死经,胶原纤维形成减少,肝细胞再生显著,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透明质酸检测肝纤维化模型组含量明显高于治疗组,而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PHGT有抗肝纤维化作用,PHGT对小鼠肝纤维化作用的影响主要是肝细胞得到较好的保护,减轻CCl4造成的肝细胞损伤,终止肝细胞变性坏死,抑制肝纤维化的启动因素,使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化学 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方法 检测了 95例胃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 )和孕酮受体 (progesteronereceptor,PgR) ,然后对 6 4例复发、转移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行化学治疗和化学 -内分泌治疗。结果 ER阳性率 34.38% ,PgR阳性率 16 .30 % ,对ER阳性患者 ,Tamoxifen EAP方案比单纯EAP方案更为有效 (P <0 .0 5 ) ,疗效与ER含量相关 (P <0 .0 5 )。结论 化学 -内分泌治疗对ER阳性胃癌患者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达纳康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胎鼠宫内缺血模型 ,分别检测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达纳康治疗组及预处理组鼠仔脑匀浆的PAF含量 ,并观察电镜变化。结果 ①电镜下可看到 :模型组核染色质边集 ,电子密度增加 ,细胞间隙加大。核溶解 ,核膜消失 ,线粒体明显肿胀。并可见到凋亡小体。而在治疗组和预处理组 ,染色质边集程度减轻 ,核膜可见 ,线粒体肿胀明显减轻。并且以预处理组改善明显。而假手术对照组未见染色质边集、线粒体肿胀及核的改变。②各组新生大鼠于生后第 48h检测脑组织PAF含量。模型组PAF含量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升高 ,治疗组及预处理组PAF含量较模型组降低 ,且预处理组降低明显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达纳康对新生大鼠HIBD具有脑保护作用 ,且预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患者1年前后,患者体内HBV DNA多聚酶结构域C的酪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基因变异情况,及其与血清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乙肝标志物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及速率法分别检测60例乙肝患者经拉米呋啶治疗后其血清YMDD、HBV DNA、乙肝标志物及ALT的变化情况。结果拉米呋啶治疗9月、1年后YMDD的变异率分别为5%、13.3%。YMDD变异组HBV DNA阴转率为12.5%,无变异组HBV DNA阴转率为67.3%,两组阴转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米呋啶治疗1年后YMDD变异组ALT为(40.7±14.7)u/L,无变异组ALT为(26.5±10.1)u/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名HbeAg阴转患者无YMDD变异。结论乙肝患者经拉米呋啶治疗后,YMDD变异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可逐渐增加,当其HBV DNA、ALT含量出现明显反跳时,应及早改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