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冷补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全天候坑槽修补材料,具有修补及时,施工速度快的优点。研究确定了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油石比和冷补液配方。确定了冷补料的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开发了高性能冷补料并应用于北京市城市干线道路坑槽修补,工后观测表明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沥青冷补料仅用作坑槽的应急性修补、耐久性差的缺点,开发了一种反应型聚氨酯沥青冷补料。对该沥青冷补料进行粘聚性试验、高低温性能试验、耐水性试验及耐久性试验,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型沥青冷补料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和使用耐久性。  相似文献   

3.
冷补沥青混合料是一种路面坑槽常温修补材料。该文根据它的性能要求,分析了冷补料的结构组成特点和强度形成机理。分析了冷补液的各组成材料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冷补液配方。分析了国内外冷补料的矿料级配,开发了4种冷补料的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坑槽常采用溶剂型冷补料进行修补,在其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水稳定性和耐久性差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文中研发一种反应型冷补料,对反应型冷补料与溶剂型冷补料分别进行黏聚性试验、初始稳定度和成型稳定度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对比分析其性能,并通过实体工程应用评价反应型冷补料的长期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坑槽快速修补,研究开发了一种溶剂型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开展了溶剂型冷补料材料组成设计研究,并自主制备了沥青冷补液,对溶剂型冷补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提出了溶剂型冷补料的技术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溶剂型冷补料可预拌,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同类冷补料设计提供相应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6.
特稿     
正冷补沥青混合料是常温或低温条件下修补沥青路面坑槽最有效的方式,具有不受天气环境影响、施工简单、维修方便、封闭交通时间短、剩料可重复利用、节能环保等特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目前,国内对冷补料路用性能的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市面上的冷补料性能良莠不齐,普遍存在初期强度不高、耐久性差、接缝黏结力弱、易受水损坏产生二次病害等问题。本期特稿概述了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的形成原因、分类、常见的修补方式,以及国内外沥青路面坑槽冷补料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研发了一种基于高分子树脂材料的新型沥青路面坑槽冷补材料,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其路用性能特点,分析影响  相似文献   

7.
LB冷拌冷铺沥青及其路面修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西利  金晓晴  李金永 《公路》2005,(8):147-151
介绍了一种可以常年进行冷拌冷铺作业的路面修补材料——LB沥青材料。针对公路路面经常出现的溃烂和坑槽等病害。通过大量的室内与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LB系列沥青及其混合料的路用修补性能,提出了简易可行的旋工工艺。实际修补应用表明。LB沥青在路面修补中能够实现冷拌冷铺,使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贺亮 《中外公路》2021,41(5):296-302
为克服普通乳化型冷补沥青混合料修补坑槽存在的黏结性差、初始强度低和强度成型慢的问题,提高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质量,该文采用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型冷补料进行改性的技术.首先分析水性环氧乳化型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其次通过经验公式、改进马歇尔试验法、析漏试验及飞散损失试验确定乳化型冷补料的油石比,最后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类型、掺量对乳化型冷补料路用性能及黏结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①乳化型冷补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为4.65%;②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型冷补料的强度、高温性能、水稳性能及界面黏结性能具有明显提升作用,而对低温抗裂性能改善不足,综合考虑性能改善及成本分析,确定BH-653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为9%、EP-50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为6%.  相似文献   

9.
针对公路路面经常出现的溃烂和坑槽等病害,论文通过大量的室内与现场试验研究,介绍了一种可以常年进行冷拌冷铺作业的LB沥青材料,分析了LB沥青混合料的路面修补性能,提出了简易可行的LB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和修补工艺。路面修补实践表明,LB沥青在路面修补中能够实现冷拌冷铺作业,使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冷补沥青混合料是一种路面坑槽修补材料,现有的冷补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低温性能、粘聚性及施工和易性等性能差。为了提高路面养护效果,研发了一种路用性能良好的新型冷补沥青混合料。采用LB-13型级配与一种新型冷补液,通过初始强度试验、成型强度试验、粘聚性试验、低温操作和易性试验、耐水性试验、车辙试验等室内屡次试验,确定出最佳油石比4.8%,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羊市圪咀至吉格斯太公路罩面工程进行了坑槽修补,效果显著,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冷补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高科技道路修补材料,适用于在广泛天气和环境下补修各种不同类型的道路面层。冷补料在公路沥青路面坑槽修补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实际,通过试验数据阐述冷补沥青混合料修补沥青路面坑槽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型的反应型沥青路面坑槽快速修补技术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料具有冷拌冷铺、与原路面粘附性好、快速修补、便于施工等优点。文章以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从技术特点、材料组成、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非易  余泳幸  沈凡 《公路》2023,(5):45-50
针对现有反应型冷补料强度形成机理及强度发展规律研究不足的问题,基于一种新型反应型冷补料的研究结果,采用AC-10级配、LBⅠ-10级配和LBⅡ-10级配制备反应型冷补料,研究了不同级配下反应型冷补料的路用性能、强度形成机理和强度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AC型级配的黏聚力c值均高于LBⅠ型与LBⅡ型级配,内摩擦角φ值表现为LBⅠ-10>LBⅡ-10>AC-10,采用AC型级配制备的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中,冷补液胶浆的黏聚力可为强度形成与发展提供极大的贡献率,其1 d强度可达到最大强度的90%以上,因此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宜采用AC型级配;采用AC级配制备的反应型冷补料25℃和60℃马歇尔稳定度分别可达21.41 kN和6.61 kN,浸水残留稳定度均大于90%,贯入强度小于3 MPa。  相似文献   

14.
引进了一种新型沥青冷补料的冷补液,其主要特点是增强沥青和骨料的结合力,提升冷补料的工程适应性,克服低温和降雨等不利条件,获得较好的施工效果。制备过程比现有冷补料简单,效果优于现有冷补料。对沥青冷补料评价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的改进,用旋转黏度试验与纸迹试验评价冷补液对骨料的黏附性及均匀性,采用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的方法评价冷补料的性能。在临长高速公路进行了试验路的修补,并与现有冷补料和热补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临海多孔连续钢箱梁桥面铺装检测养护技术研究较少,依托崇启大桥,针对桥面铺装使用7年出现的裂缝类、鼓包以及坑槽典型病害,开发了一整套桥面铺装快速无损检测技术。通过长期工程应用形成了一套高渗透树脂灌缝技术、高性能树脂材料鼓包注浆技术以及快固型冷拌树脂坑槽修补技术。从实际应用与跟踪观测的结果来看,修补使用2年后,裂缝没有出现二次开裂.注浆后鼓包的强度恢复到原来强度的80%左右,坑槽修补后使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界面的黏结性能,本文采用热料冷补法和微波就地加热修补法两种方法,对沥青混合料坑槽修补界面进行了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研究,并将坑槽修补界面间的应力作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就地加热修补法的坑槽接缝处黏结力比热料冷补法提高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冷补沥青混合料和易性分析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坑槽损害是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冷补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使用方便、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修补材料,被广泛采用。该文对影响冷补料和易性(或工作性)的各种因素做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冷铺料和易性的各种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樊孟孟  陈团结  曹海波 《公路》2023,(2):260-264
利用自主研发的微波敏感型乳化沥青LDNK-26与石料拌和,并采用微波照射辅助加热,制备出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微波敏感型冷拌热补混合料。首先通过乳化沥青与石料拌和的方式观察确定出混合料水的最佳掺加量。然后采用修正马歇尔试验方法检测确定出最佳水泥掺加量、微波作用时间和击实处置方式。最后对该混合料的在不同温度环境养生的强度形成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对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也进行了检测评价。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微波敏感型冷拌热补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相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的最终目的及其相容性准则,分析研究了粘层沥青与坑槽壁面石料、坑槽修补材料与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之间的相容性.良好的相容性有助于提高坑槽破损修补的效果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茅荃 《公路》2004,(10):158-163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坑槽病害,研究了各类维修工艺和关键控制技术,并结合各种气候及施工条件分析了适宜的坑槽修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