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研究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避免二次交通事故的发生,建立了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为人因因素、车辆因素、道路与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4个指标,决策层共15个指标. 为了统一各评价指标的度量标准,分别采用隶属度和无量纲化函数对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将各属性值变换到[0, 1]范围内. 再将处理结果作为学习样本,进行神经网络训练. 最后以典型交通事故现场有关参数的实测值输入三层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对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0.5584,安全性等级为一般. 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选取的评价指标合理,评价结果客观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交通事故现场的安全性,预防二次交通事故,综合考虑事故现场路段的交通和管理要素特征,建立交通事故现场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为人为因素、车辆因素、道路与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决策层共15个指标.将熵值法和属性识别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熵权的事故现场安全属性识别模型,应用熵权理论,计算评估指标的权重和属性测度.为了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把采集到的四组典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基本特征数据输入模型,对事故现场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进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的安全性评价,也可以进行各方案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事故宏观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交通安全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对中国未来的交通安全形势作出科学准确的预测,分析了中国道路安全状况的评价指标和主要影响因素,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作为评价指标(输出变量),以机动车保有量、公路里程、人均GDP为输入变量(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道路交通事故宏观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的训练利用1978~1998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为样本;模型的检验利用1999~2004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检验.模型对未来年份的死亡人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比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较高,网络泛化能力强;得出2010年和2020年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值分别为13.9万人和16.7万人.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适应性是指城市交通系统内部各个方面与其相应需求之间的相互协调一致,持续发展的能力.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的复杂系统,本文从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四个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和各单项指标的权重,通过广义函数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来确定单个指标的评价值,最后根据各指标的评价值及其权重确定城市交通适应性评价值.本文选取西安市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影响长大货物运输安全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评价指标,并对其中的定量指标做直线无量纲化处理,定性指标做平均值处理;再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建立线性加权平均评价模型。最后进行实例分析,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横断面要素指标是双车道公路的重要控制指标,上述指标的选择对于双车道公路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有很大影响,在山区尤为明显. 本文根据24条山区双车道公路的现场勘察结果和交通事故、交通组成等数据,对山区双车道公路横断面要素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路基宽度、车道宽度和路肩宽度指标对全部事故和不同形态事故的影响规律,并借用负二项分布模型针对路基宽度指标进行了事故预测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宽度和路肩宽度对于全部事故和各类别事故的影响整体上皆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构建的追尾事故预测模型中货车比例、接入口、路基宽度的二次式几个因素将增加追尾事故,而路基宽度的增加有利于降低追尾事故.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高速列车舒适度调查的成本,避免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高速列车座椅静态舒适度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首先,通过确定高速列车座椅舒适度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获得座椅舒适度计算方法;其次,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以高速列车座椅8项人机几何参数为输入、以座椅舒适度评价为输出的座椅静态舒适度评价模型;最后,进行实例研究,对构建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并对神经网络进行权值和阈值的提取,构建神经网络的数学表达公式. 研究结果表明:当神经网络为1个隐含层、13个节点时,训练达到误差均值2.13 × 10?3、均方误差6.091 × 10?6的理想效果,且不存在过拟合现象;利用CHR2的一、二等座椅人机几何参数测量数据及对应舒适度评价对该网络进行验证,验证显示一等座的神经网络预测值跟实际评价值误差为3.07%,二等座评价误差为1.42%,该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且优于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项目涉及多种不同运输方式,而各不同运输方式的评价方法又各有特点.为了避免重复投资,适应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战略的需要,将各不同运输方式的项目放入同一标准体系中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基于上述原因,文章提出了一个多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综合交通运输指标体系,将不同运输方式纳入同一体系;然后将各定性、定量指标量化,并用上限效果法、下限效果法、或额定效果法对量化指标做无量纲处理;同时利用AHP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得到各方案综合值,以此为依据进行方案决策.文章最后给出算例,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所述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交通事故再现分析结果的可信性,将高阶矩技术、随机摄动法和Edgeworth级数与交通事故再现分析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交通事故再现可靠性分析方法,给出了再现分析结果的置信度和置信区间.针对具有冗余信息的交通事故再现分析,应用主观赋权法、可靠性分析技术和优化求解技术,提出了冗余信息交通事故再现可靠性分析的综合模型法.最后通过实际交通事故案例进行了事故再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考虑各基本因素客观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了专家经验,与各基本再现分析模型计算结果相比,其均值趋于各基本再现分析模型的中间值,其变化范围(标准差)最小,再现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出入口匝道安全性问题,减少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事故率,通过对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安全现状进行分析,从道路因素、车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方面选取9个评价指标分析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的安全状况,应用集值统计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对出入口匝道设计参数的分析,评价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的安全性。应用建立的出入口匝道安全评价模型对仁赤高速公路某典型的出口匝道进行了详细的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1.
单向交通在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减少行程时间延误和缓解交通拥挤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目前国外单向交通研究前沿是单向交通安全性和单向交通规划方法,并强调应用仿真软件模拟;分析了国外单向交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进展,在国内单向交通发展实际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交通组织原则,提出我国单向交通未来发展和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开发过程中,构建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协调交通系统要素,使城市交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分析交通系统关键要素及其与环境问的关系入手,分别从土地利用整合、路网规划布局、交通设施规划设计、交通政策制定、交通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以绿色交通为目标的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基于该方法完成共青城的交通规划设计。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有利于促进绿色交通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建设项目施工交通影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各大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堵塞等问题,开始着手建立交、修地铁等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但是项目施工会对交通运行和居民出行,包括机动车交通、慢行交通、公共交通和静态交通等方面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引入了交通环境容量和交通环境承载力概念,相应建立了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模型,包括交通尾气承载力(APC)模型,交通噪声承载力(TNC)模型,并分析了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的不足,构建了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TECC)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框架,从交通环境角度修正传统城市交通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交通影响评价是分析评价项目建成后对周边路网交通影响的一种评价方式,是目前我国解决城市土地开发与交通系统间矛盾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以绵阳市富临东方广场为研究背景,通过调查及采用四阶段法预测目标年背景交通量与项目生成量,做出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最后提出对策以减小其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环道交通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道交通组织是区别于信号灯交通组织和立交交通组织的一个新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基本思想,其最大特点是不设红灯、不停车,在平面位置上分离交通冲突点,这有望大大提高区域交通的通行效率,从而提供安全、畅通和有效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提取交通声强信号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vantLite动态信号分析系统记录数据,导入基于声强的交通流分析系统,融合路段相邻两点的数据,根据交通量差值比判断该路段的交通状态,为提高交通流检测技术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世园会的举办,将给唐山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但也考验着唐山交通管理能力。如何提高交通出行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唐山交通现状及世园会对交通的需求,运用恩格尔系数法进行交通需求预测,根据唐山世园会交通活动特点,采取非平衡溢流模型,对唐山世园会的交通流量进行交通分配。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了实验交通工程法产生的背景及概念,阐述了实验交通工程法在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步骤,分析了实验交通工程法相对于传统交通模拟应用方法的优先性;然后,以“昌平卫星城换乘枢纽周边路网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研究课题为案例,具体介绍了实验交通工程法的应用过程,并详述了部分细节的处理;最后,根据案例的实际应用,总结了实验交通工程法的应用经验,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袁亮  曾康琼  夏淼磊 《城市交通》2013,(5):62-68,11
研究作为交通改善方法之一的单向交通系统的适用性。以温州市(大城市)和龙港镇(小城镇)中心城区为例,通过分析现状路网和交通运行特征,制定单向交通系统方案,运用EMME3和VISSIM对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到单向交通系统的适用性结论。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市中心城区单向交通系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作用,而龙港镇中心城区单向交通系统却能有效改善交通运行状况。最后,指出单向交通系统与道路特征、交通管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