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桥梁工程领域的应用,提高施工效率,阐述了装配式钢结构桥梁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结合BIM可视化分析平台,提出并采用Revit+Fuzor模式构建适用于桥梁结构的可视化施工模拟体系的一般方法。以某4跨钢结构连续梁桥实际工程为实例,归纳总结其建造装配过程、关键施工工序、机械设备作业情况等施工模拟方法。在虚拟建造过程中,采用Revit软件创建桥梁模型,Fuzor模拟施工,该模式可将模拟输出的成果应用于实际施工管理中,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管控。  相似文献   

2.
BIM技术的出现,为桥梁施工走向信息化、可视化、及提高桥梁施工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以乌奎高速公路立交特大桥曲线连续梁(48+80+48 m)转体结构为依托,采用BIM核心建模软件(Revit)为该桥梁建立BIM模型,并结合Navisworks软件,附以时间纬度,形成4D模型,从而探索BIM技术在连续梁桥转体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过程中监测数据不直观、理论计算与施工监控脱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动态控制方法。在Revit平台上,建立某船闸混凝土施工温控监测模型,结合Revit和数据库,以二次开发的形式实现监测信息与模型集成,同时将BIM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过程的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将BIM应用于施工温控监测,提高了对监测信息的可视化管理与分析能力,并为温控仿真数据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之间的反馈提供了途径,可更好地指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  相似文献   

4.
在深水急流的施工条件下,某特大桥20#墩处采用双壁钢围堰的围护结构。为及时发现钢围堰设计的不足,保证在深水施工条件下双壁钢围堰的结构安全,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围堰模型。结合围堰实际施工工序,划分不同工况分别进行分析,得出围堰各结构的最不利受力位置,为围堰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同时,结合有限元模型对围堰抗浮稳定性进行计算,指出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法,对后续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毕都北盘江大桥是世界第一高桥,全长720 m.为了保证纵移悬拼新工艺顺利实施,结合现有的技术条件,引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虚拟施工技术,采用Revit软件建立大桥各部分精细化的BIM模型,利用3 Dsmax动画制作技术实现了新工艺工序施工的动态模拟,选出最经济安全的方案,并成功运用于北盘江大桥新工艺中,节约大量人力成本及时间.经过实践证明,运用BIM虚拟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6.
结合山西柳林黄河大桥深水基础钢围堰的施工方案比选,对钢板桩围堰、钢套箱围堰和双壁钢围堰三种常用钢围堰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研究,通过地质情况、水文情况、挡水高度、安全性等技术指标及劳动消耗、主要材料消耗、主要机械使用、造价等经济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评价钢围堰方案的优劣,得出了适合工程实际的钢围堰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江西省某拱桥为研究载体,研究了BIM技术在拱桥施工阶段中的应用。搭构桥梁模型,并利用BIM设计软件中的计算软件来计算工程量,完成CAD出图工作,并对施工以4D形式演示,为桥梁建设中应用BIM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主要以某桥为工程背景,介绍基于C#语言对Revit、Civil3d等BIM应用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在自动化生成地形曲面以及桥梁模型的基础上将其导入Unity。通过在Unity中编写C#脚本可对桥梁的设计、施工、运营等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实现桥梁工程的仿真设计,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及灵活性,为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某特大桥121#主墩基础采用超长钢板桩围堰代替双壁钢围堰,实现了快速施工。采用MIDAS 2010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板桩围堰结构的空间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受力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型。提出一种优化施工方案,把考虑该施工方案的施工过程对钢板桩应力的影响,与未考虑施工过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封底混凝土到河床面处土对钢板桩的作用需要用单向弹簧来模拟、优化的施工方案安全可靠、未考虑施工过程的计算结果不够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以某特大桥64#桥墩双壁钢围堰为例,对钢围堰不同工况下的整体抗浮性进行检算,并利用MIDAS CIVIL软件计算钢围堰各构件强度,结果表明,钢围堰整体抗浮性和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对钢围堰施工过程中清理河床、钢围堰下沉、灌注水下混凝土封底等关键工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施工顺利完成,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及时发现基坑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动态控制施工过程,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信息化管理非常必要.结合成都地铁7号线狮子山站基坑施工项目,基于BIM技术,应用Autodesk Revit软件建立了基坑施工安全信息模型;与实际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结合,对施工过程进行了4D施工模拟和空间碰撞检测;利用LEC法分析出重大危险源,将现场实时监测数据反馈到安全信息模型中,实现了更及时、直观、高效的施工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空间信息管理与分析的重要手段,建筑信息模型(BIM)集成了建筑工程各阶段的多种信息。如何将BIM与GIS相结合,实现建筑物微观单体与空间宏观信息的统一建模、信息共享与可视化表达已成为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论文对如何利用BIM和GIS融合技术开发信息系统进行了阐述,探讨了BIM三维设计与GIS宏观管理一体化开发的技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悉尼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基于BIM与GIS技术的一体化集成管理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   

13.
BIM技术的应用为隧道智慧管养决策提供了辅助支持,通过研究BIM技术在隧道参数化建模及运行监测数据可视化分析中的应用,以宁海县花山隧道为依托,基于隧道施工图纸、设备安装布置图等资料,采用Autodesk Revit软件建立隧道结构、气体检测、灯光控制、火灾、视频等各种传感器BIM模型,通过模型与实地检测器采集的相关数据关联汇聚,实现隧道运行状态实时监控,进一步打造智慧隧道,全面实现信息化,为工作人员进行隧道日常运行监测、设备养护、应急处置等工作提供三维可视化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如何将BIM技术深度应用于桥梁施工,是当前桥梁领域BIM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关注重点.以广清城际北延项目为例,在正确选择好支架方案的前提下,采用RBCCE+Revit联合应用技术,通过构建项目中15座连续梁桥0号块钢管支架的力学信息模型及相应的三维信息模型,系统、协同、高效地实现了连续梁0号块钢管支架的方案设计、力学计算、...  相似文献   

15.
地铁建造时需要对顶板进行混凝土浇筑,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支撑顶板,为了研究脚手架的稳定性,基于深圳地铁怀德站标准段工程,对其顶板支撑体系运用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建模并分析,并通过将脚手架模型从midas Civil导入Revit中,运用BIM技术对脚手架模板进行管理.结果表明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均满足...  相似文献   

16.
桥梁建造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是"BIM+项目管理"的密切结合。针对桥梁钢围堰施工,探讨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仿真、碰撞检查、节点优化、项目管控、3D打印等工作,为科学有效指导现场施工、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双壁钢围堰三维整体与平面模型仿真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壁钢围堰是桥梁深水基础施工的重要设施,结合安徽太阳河大桥双壁钢围堰的结构特点,介绍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的以单个构件为检算目标的大型双壁钢围堰的设计检算方法,即将结构三维整体仿真计算引入双壁钢围堰的设计过程,提出了以结构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设计思路,并与钢围堰的平面简化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这种计算方法能更好模拟围堰的受力情况,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工程后期运营管理出现了新的辅助工具——BIM技术。在建筑信息化领域里,BIM技术可以说为工程后期运营管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采集软件、数据收集等方面,BIM和传统模式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数据库和模型挂接的论述,来分析新型可视化运营管理方式的实现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Revit作为一款三维参数化建筑设计软件,在建筑行业内受到广泛应用。研究如何读取柱平法施工图纸信息来快速实现三维建模和钢筋配置,提出一种基于Revit建筑设计的三维模型重建方法。该方法通过链接柱CAD图纸为处理对象,以Revit二次开发为主要技术路线,调用Revit API函数进行编程,读取柱构件数据信息,最终实现柱结构三维模型快速生成。在Revit中通过对大量的柱结构施工图纸进行测试应用,能够准确读取、识别图纸中信息并将柱结构施工图纸二维信息快速转化为三维的建筑信息模型,提高柱结构三维建模效率。  相似文献   

20.
浍河特大桥钢板桩围堰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京沪高铁浍河特大桥的环境,对995号墩承台施工进行了钢板桩围堰的结构设计,制订了相应的施工工艺,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计算结果对局部应力集中部位采用型钢进行加强,顺利完成了承台基坑的开挖与混凝土的浇筑。钢围堰受力分析过程对类似工程结构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