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对晋蒙黄河大桥第一联主桥建立动力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实际的结构形式、场地条件及边界条件,对该联主桥进行自振特性分析,并采用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法进行地震响应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及相关结论对相类似的桥梁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河口铁路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并通过与相同跨度直线桥模态分析的结果对比,分析了该桥的振动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反应分析法,计算了该桥在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式下的地震响应,并与相同跨度直线桥时程反应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对于同类型曲线梁桥的结构设计,动力特性以及抗震性能的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某公路转体T构大桥为工程背景,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该桥空间模型,对该桥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使用反应谱法和线性时程法计算该桥E1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别得到顺桥向和横桥向结构关键位置的内力、位移响应峰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模拟地震动的非平稳性和多维性并克服传统三角级数法在合成地震波中选择包络函数具有任意性和不能表征频率非平稳性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相位差谱法的多维多点非平稳人工地震波合成. 首先,基于随机场理论模拟地震动的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场地效应和多维性;其次,确定能表征地震动的强度非平稳和频率非平稳性的相位差谱;最后,将合成的非平稳地震波和当量反应谱应用到实际桥梁抗震分析中进行分析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相位差谱法合成多维多点非平稳地震动不需要包络函数控制地震波的波形,排除人工选择强度包络函数的任意性,且考虑了地震动的空间相关性和多维性,优于传统的三角级数法;本文方法与传统反应谱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采用反应谱法计算的两处墩底的剪力值和弯矩值分别相差在10%和17%以内,本文方法分别在9%和12%以内.   相似文献   

5.
以反应谱基本概念和线性插值法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求解波动反应谱的三角函数内插法。推导了反应谱计算公式,建立了时间间隔相等的三角函数内插法的连锁递推反应谱计算公式。对简谐波动荷载进行三角函数内插法、解析法和"精确法"的反应谱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三角函数内插法的反应谱计算值比反应谱计算方法(精确法)计算值更接近解析解,且计算精度更高。利用三角函数内插法对两条实际记录的波动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反应谱的数值计算。分析表明:基于三角函数内插法得到的各反应谱值是稳定的,其反应谱值一般稍大于线性内插法所得结果,精度满足要求,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6.
大跨屋盖结构共振响应的简化CQC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传统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法)的计算效率,通过对模态频响传递函数和模态力谱的分析,提出了大跨屋盖结构共振响应的简化CQC法.该方法根据结构的动力特性和风荷载特性,计入了模态频响传递函数和模态力谱实部和虚部对响应方差的贡献;为保证计算精度,考虑了共振响应模态的耦合效应.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游泳馆屋盖结构共振响应分析,并将其与传统CQC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算例表明,与传统CQC法相比,该方法误差较小,节点位移共振响应最大误差仅为2.73%,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反应谱的近断层地震动潜在破坏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供修订抗震规范的依据,基于弹性和非弹性加速度、速度、位移反应谱以及相应的动力系数谱、非弹性与弹性加速度比值谱,分析了近断层与远场地震动潜在破坏作用的差别,并与我国规范的设计谱比较.结果表明:近断层双脉冲型地震动的反应谱谱值最高,与其它类型地震动相比,约高7倍,潜在破坏作用最大;引起A+B类场地反应谱谱值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地震动的高峰值,引起C+D类场地反应谱谱值较高的原因是地震动的高峰值及中长周期动力系数谱谱值的增大;当考虑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影响时,我国抗震规范规定的特征周期值偏于不安全.  相似文献   

8.
李辉 《交通标准化》2014,(15):185-188
以雾凇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分别通过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计算了自锚式悬索桥的地震反应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纵向地震作用下主梁梁端位移较大,应采用纵向限位装置或减震装置;横向地震作用与纵向地震作用不存在耦合现象,但是塔底弯矩及剪力动力响应均较大,为控制设计截面;竖向地震作用与纵向地震作用存在耦合现象,主梁及主缆应考虑纵向与竖向地震的共同作用;通过拟合规范反应谱得到的人工波进行时程分析得到的结果整体上大于反应谱计算得到的结果,对构件进行详细抗震设计时应以时程分析为主.  相似文献   

9.
背景实桥为山区大跨连续刚构体系,其最高桥墩达168 m,且桥墩形式多样。建立了动力计算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了桥梁的自由振动模态,并通过弹性反应谱理论进行了地震分析。可作为类似桥梁抗震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的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其空间动力计算模型,考虑了剪切变形的影响,通过M法原理模拟了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用子空间迭代法分析了动力特性,并分别应用反应谱法和考虑几何及材料双重非线性的时程分析法分析了该拱桥的地震反应,并对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于传君 《北方交通》2011,(11):61-64
根据某大桥引桥的结构特点,建立了空间动力计算模型,研究了结构动力特性;应用反应谱分析方法和非线性时程方法,研究了某特大桥引桥在E1和E2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并对E1和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12.
对连续梁桥的基底隔震响应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动力分析。针对具有空心桥墩的桥梁结构,分析直接影响结构动力响应的自振特性,然后采用时程分析法分析结构地震响应,并对其有无隔震时的时程响应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By combining the time-history response analysis and the eigenvalue buckling analysis,this paper developed a computational procedure to study the elastic dynamic stability of a transmission tower by APDL language in ANSYS.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input directions of seismic excitations and damping ratio on the elastic dynamic stability of tower were discussed.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1)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s is the worst input direction of seismic excitation for the transmission tower.(2) Dead load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ritical load and the occurrence time of buckling.(3) Vertical input of seismic excitations has no great effect on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transmission tower.(4) Damping effect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transmission tower; however,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buckling is not changed.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相对简单而实用的基于环境激励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模态测试分析方法,该方法仅用于结构的动态响应信号作频谱分析即可获得模态频率、振型、阻尼等主要模态参数,处理速度快,并且结果直观可靠。通过对尖山大桥的实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际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弯沉盆惰性点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分别计算静载和动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FWD理论弯沉盆,寻找理论弯沉盆中的惰性点,并与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回归公式得到的惰性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路面结构的动、静荷载反应有明显的差别.如忽略动荷载和底基层的影响,则反算结果误差很大,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分别计算静载和动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FWD理论弯沉盆,寻找理论弯沉盆中的惰性点,并与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回归公式得到的惰性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路面结构的动、静荷载反应有明显的差别.如忽略动荷载和底基层的影响,则反算结果误差很大,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京津城际轨道跨北京四环大桥的整体动力特性。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反应分析法对该桥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加劲拱连续梁桥的抗震性能,制定相应的抗震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岩溶地带公路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利用粘—弹性边界条件,运用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岩溶地带公路隧道地震动力响应。探讨了溶洞发育程度和位置对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总结了岩溶地区公路隧道结构位移场、围岩塑性区等的地震动力响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