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地铁6号线采用纵形轨枕,对套管预埋位置精度要求高。传统的套管固定采用螺杆或铆钉固定方式,工作量大且精度无法保证,为此采用定位销固定。定位销下端为螺杆、上部是伸缩性好的橡胶,既保证连接刚度、又使操作简单易行。同时对预制模型由固定方式改为滑动,改进了振捣技术,整体对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这些改进措施既保证了纵形轨枕产品质量要求,又满足了生产周期及工期要求,为该工艺推广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五环路京山铁路立交桥采用了钢-混凝土连续梁桥体外预应力技术,该桥在设计施工中存在很多难点问题。详细介绍了工程施工采用的转向器的安装、体外索套管的安装、钢绞线下料与穿束、体外预应力索的张拉、防松装置和减振器的安装技术,对今后的类似工程有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艳华 《湖南交通科技》2010,(3):114-117,139
结合香港北角填海项目,介绍防浪型沉箱的结构形式和浮性特征,提出了防浪型沉箱浮运新方案,即钢浮箱浮运法,并对沉箱安装定位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患者腹直肌后鞘Ⅰ、Ⅲ型胶原含量及Ⅰ型/Ⅲ型胶原比例的变化。方法切取104例开腹手术患者腹直肌后鞘组织,其中合并腹股沟疝者1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进行染色,比较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胶原总量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比例在腹股沟疝组和非腹股沟疝组间的差异。结果腹股沟疝组Ⅰ型胶原含量降低,Ⅲ型胶原含量升高,胶原总量升高,Ⅰ型/Ⅲ胶原蛋白比例降低。结论腹股沟疝患者腹直肌后鞘的Ⅰ型/Ⅲ型胶原比例下降,Ⅰ型胶原含量降低,而Ⅲ型胶原含量增高。腹股沟疝可能是系统性胶原代谢紊乱在腹股沟区的局部表现。  相似文献   

5.
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板式无砟轨道II型轨道板必须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因此对其钢筋网制作加工要求高。介绍了Ⅱ型轨道板钢筋网制作工艺流程,具体包括热缩套管定位加工、上层和下层钢筋网片的制作等。根据工艺标准的要求,在钢筋网制作加工的工艺和设备工装上进行了优化创新,提高了轨道板钢筋网片制作加工的效率,确保了加工质量,为国内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C-80型伸缩缝安装过程中其伸缩量计算过程,即安装定位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全套管钻孔法也称为贝诺特工法,是钻孔桩基础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配合这个施工工艺的设备称为全套管设备或全套管钻机。由法国贝诺特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发和研制。日本从1954年引进全套管钻机,并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开始进行技术改造,到80年代形成目前通用的贝诺特全套管钻机。随着液压技术的日臻完善,全套管钻机的机种和施工均有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39例慢性肝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血清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发现,在慢迁肝、慢活肝及肝硬化各组其含量逐渐上升,Ⅰ型胶原及Ⅰ、Ⅲ型胶原比值能更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与反映肝细胞损伤指标均不相关。提示Ⅰ型胶原及Ⅰ、Ⅲ型胶原比值是判定肝纤维化状况的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粗铺及精调工序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研发了轨道板吊装及粗铺定位装置、轨道板智能精调装置及控制系统,可实现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从粗铺至精调的自动智能一体化施工。阐述了轨道板智能粗铺及精调技术的原理与方法,介绍了智能精调控制系统软件应用场景,结合工程应用经验,验证了智能粗铺与精调技术的稳定性及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全套管灌注桩施工期临近高铁的运营安全,文章对桩周径向土体的沉降、水平位移、应力进行了全过程监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土体水平位移与应力的偶联关系。结果表明:全套管施工引起桩周浅层土体应力波动较大,深层土体应力波动相对较小,土体水平位移由浅及深逐渐缩小,其中钢套管上拔过程土体沉降明显。距离桩位8 m处土体水平位移与应力的相关性较强,影响范围由近及远逐渐衰减。监测结果可为临近既有线路的桩基施工安全保证及全套管灌注桩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规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轻轨较-新线可挠型道岔安装,着重介绍了关节及关节可挠型道岔安装的施工装备,主要施工技术工艺和安装施工观点,确保进口的道岔安装符合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模具是CRTSⅢ型轨道板预制中极其重要的施工设备,直接关系到轨道成品板的质量和精度。通过对预制模具的底模、侧模、端模、脱模机构及套管定位机构的结构形式进行方案优化,使模具具有刚度大、重量轻、不易变形的优点,确保加工后轨道板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位置准确。同时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评估模具的安全性能,避免结构在施工中出现断裂破坏,从而达到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模具损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总结既有无砟轨道研究与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无砟轨道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研发并铺设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但在高寒地区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结合盘锦客运专线的设计与施工,对时速350km、高寒地区应用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总结了其技术特点。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发展及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的目标,提出了钢套管再生混凝土加固柱的新加固方法,对1个未加固柱、12个钢套管再生混凝土加固柱以及2个钢管混凝土柱进行轴压试验,并对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特点进行分析,并讨论了该加固柱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后试件的承载力提高2.19~3.98倍,且加固柱的刚度、延性均比原柱有明显提高;钢套管再生混凝土加固柱的承载力为钢套管普通混凝土加固柱承载力的91.8%~97.0%;当填充再生混凝土强度由27.0 MPa增加到32.9 MPa时,加固柱的承载力仅提高2.67%;对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的试件,当钢套管厚度由1.81 mm增加到3.84 mm和5.84 mm时,承载力分别提高了34.0%和77.8%;考虑原柱初始应力后,试件峰值应变减小47.1%~59.3%;钢套管加固柱与钢管混凝土柱具有类似的受力性能.采用不同规范计算试件的承载力,结果表明EC4规范公式的计算精度最高,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大直径灌注桩套管在高频振动贯入时管端土塞效应的形成机理,采用三维颗粒离散元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贯入过程中套管内、外土颗粒的位移、速率与接触应力、土塞高度、孔隙率和土体剪应力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高频激振力越大,套管贯入深度越大,相应地管内土塞高度也越大,且超孔隙水压波动的最大幅度和幅值越大;土塞上部孔隙率较大,下部土体较密实.在高频振动贯入过程中,套管端沉入处的超孔隙水压幅值最大,同一时刻土塞内的超孔隙水压随深度增大;管内土颗粒在振动开始时以较小幅度上移;套管端部颗粒接触数目随贯入深度和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多,且接触应力和土体剪应力比其他区域大.   相似文献   

16.
由东风集团柳州汽车厂生产瓣东风LZ1090DK5t加长轴距柴油载货汽车,深受车主货主青睐,该车型在发动机,车架,后架,后桥,悬挂,轮胎等总成得到强化的条件下,其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有一定的提高,适应运输市场的需要,但由于对车辆使用不当,超额运载,半轴套管断裂时发生从半轴套管难以强化的情况下,通过最大弯曲应力的验算与分析,提出正常使用该车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建立了包括钢轨、扣件、承轨台、道床板、板间树脂、垫层、支承层、基床表层、基础底层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研究了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垫层弹性模量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完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T型梁安装工程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应用酶免疫技术对118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Ⅲ型胶原(Ⅰ-C、Ⅲ-C)含量测定,分析三者与肝功能指标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患者血清TGFβ、Ⅰ、Ⅲ型胶原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逐渐递增,组间差异显著。血清TGFβ1与Ⅰ-C、Ⅲ-C、谷丙转氨酶呈正相关,与白/球比值、血清总胆红素不相关。提示TGFβ1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与Ⅰ、Ⅲ型胶原的联合检测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皮尔逊Ⅲ型曲线(P-Ⅲ曲线)是水文频率计算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线型,海森几率格纸为绘制P-Ⅲ型曲线的首选格纸。采用在已有的海森几率格纸上手工点绘,由于格纸坐标划分的不均匀性,点绘精度不易掌握。针对该问题,应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软件,结合Microsoft Excel 11.0 Object Livraryd动态链接库开发了P-Ⅲ型曲线适线软件,实现了海森几率格纸的自动绘制与调整,对格纸坐标的实时监控,及P-Ⅲ曲线的自动拟合。该软件具有良好的精度,较强的交互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