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白雪 《驾驶园》2007,(8):46-47
危险的交叉路口 我们很想知道路标的设计及其缺陷对严重的交通事故到底有怎样的影响.所以进行了研究,发现许多交通事故与司机有关.有24067人死于非命,其中三分之一发生在那些街道混乱,标志不够清晰的交叉路口.密歇根汽车协会的安全机构经理说:"向左拐的车辆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并且一般会丧命或受到很严重的伤害."很多人从他们60岁时就会或多或少地丧失对即将到来的车辆的速度,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对一些复杂的判断,像对一个很快的左拐弯,60岁以上的老人就要比20岁的人多花50%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兰州,中国大西北. 素有"金城"之称的兰州,在中国大陆的版图中处在几何中心的位置;在大西北的版图中,又处在"座中四连"的独特地理位置,同时又是内地连接青海、新疆西北边陲的咽喉要地.蜿蜒黄河穿兰州城而过,依山傍水而建立起来的这座城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又具有江南清奇秀丽的韵味.  相似文献   

3.
徐贵珠 《驾驶园》2007,(9):50-52
城市里驾车行驶,向来都是对一个职业司机素质的最好考验. 拥堵不堪的道路,纵横交错的路口,稠密的行人,繁杂的规则,这些都需要一个职业司机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态,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是包括市区和郊区地面、地下、高架、水道、索道等道路系统间的公共出行和客货输送.城市交通的特征因各城市的规模、性质、结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具有的主要特点则是相同的:城市交通的重点是客运,客运的高峰在早晚上下班时间;每个城市的客流形成都有自身的规律;城市交通能力的大小与各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市场的日臻完善,中国市场日益为世界各大集团所关注;同时,中国市场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世界伸出合作之手,接纳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他们获得的不仅是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丰富的原材料以及充足的劳动力.中国正怀有"天下归心"的壮志,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根据摩根斯坦利的研究,2002年中国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5%,仅次于美国,位于第二.谁把握了中国的资源基地,谁就会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高高低低的杂志摞满了宽大的办公桌,中文、英文、德文,不同的语言文字却有一个相同的主题--汽车:办公室的会客沙发上总是坐着等待的客人,电话不时响起,约稿、采访、邀请函,经常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出席各种有关汽车的会议;午饭由助理打上来在办公室边工作边吃:没有更多的娱乐爱好,每天工作时间平均13个小时……几乎没人相信这是一位82岁的老人的生活状态,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用他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汽车的热爱.  相似文献   

7.
杨静 《汽车导购》2005,(8):30-32
看看今年的销售数字,你会惊奇地发现有一支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这便是重新洗牌后被称作是新三样的伊兰特、凯越和福美来,也正是这三个小字辈却将曾经叱咤车坛的老三样狠狠地打压了下去,韩派势力显示出了十足的后劲儿。不论是新、老三样,从目前的销售形势看,1.6L黄金排量仍是厂家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细数一下国产轿车的车型,这一排量居然有25款之多。而且这个数字到今年年底将有可能达到30。即将于8月18日全国上市的赛拉图也是以1.6L排量的车型首先登场。伊兰特和千里马的热销,证明了韩国车的市场营销是出色的,同时也证明了其产品的品质,借着这样的市场环境,趁热打铁,韩派势力还真不可小觑呢。  相似文献   

8.
“寒假过后,汽车专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们入手一个导师布置下来的毕业设计课题,大多是老师们自己接手的工程项目。年轻的大学生们有着无尽的创造力和海阔天空的新思路,可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在忙着利用免费的专业劳动力的同时,有没有激发学生们最宝贵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早在一汽筹建之初,党中央就考虑到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由于多种原因,二汽迟至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正式建设。1973年,经李先念同志批准,黄正夏来到二汽担任主要负责人。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的深刻变革,二汽经历了上马、基建、设备攻关调试等阶段,刚刚初步建成生产能力的时候又恰逢国家经济调整,被列入"停缓建项目"。在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为了二汽的建设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黄正夏和二汽的全体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发奋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不要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使二汽顺利建设成功,为二汽在80年代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思想基础,培养锻炼了一支过硬的队伍,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壮大呕心沥血,拼搏奉献。本书详尽地记载了黄正夏同志在二汽这个历史阶段的工作业绩和杰出贡献,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汽车工业创始阶段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正>您要的报价就是我第一时间的承诺,感受我和您每日相见的诚意;您要的产品就是我降低成本的资源,加强我和您业务往来的联系;您要的便利就是我优质服务的目标,打造我和您真诚合作的天地……  相似文献   

11.
汶川大地震给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重庆、甘肃、陕西、北京、湖北、上海等20个省、市、自治区,甚至港澳台和日本、泰国、越南、菲律宾也有震感。地震对汶川等地造成的灾难和波及范围实属罕见。尤其是震中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给震后及时救援和灾后重建带来极大困难。汶川大地震虽然逝去,但地震造成的惨烈场面令人难以忘怀,引发人们很多思索。该文论述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应从中接受那些启示,吸取那些经验教训。这将对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安全使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沉管隧道运维技术发展,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与数据挖掘等方法,系统梳理了沉管隧道的国内外概况、运营与病损情况、检测与评估技术、病害预防及处治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以沉管隧道用途、管节长度与埋置水深等关键信息为基础,阐释了其国内外发展概况;简述了沉管隧道运营现状,并重点对沉管隧道接头、主体结构、附属结构与设施的常见病损特征进行了数据挖掘;对隧道检测、监测与评估技术进行了对照剖析,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检测与评估技术的进步与不足;从前期预防与后期处治的双角度,阐述了沉管隧道的不均匀沉降、裂缝与渗漏水等常见病害的预防与处治;并从沉管隧道运维信息的角度,对其运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沉管隧道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诸多运维技术难题;在役沉管隧道出现了过大(差异)沉降、裂缝、渗漏水等病损,其中管节不均匀沉降最为常见;沉管隧道检测仍以结构检测对象和传统周期性检测方法为主;沉管隧道评估诊断多侧重于沉降量控制标准的角度,考虑多因素综合角度的服役性能评估尚处于空白阶段;沉管隧道常见病害应坚持建设期预防和运营期处治双管齐下的对策。未来,沉管隧道运维将向运营环境全要素拓展,并更注重实时自动化监测技术、大数据智能评估技术与基于状态的养护策略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的作用是确保汽车制动时行驶方向的稳定性、可靠性,但是目前仍存在非线性、时变性以及参数不确定性等问题。为保证汽车制动行驶过程中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实现各工况下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优化控制,以影响整车稳定的变量滑移率为研究对象,分析所设计策略的控制效果。搭建汽车动力学模型、制动系统模型、轮胎模型和滑移率模型等主要模型,设计基于滑移率的ABS二阶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基于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的ABS制动过程和基于模糊PID控制的ABS制动过程进行仿真,对比研究最佳滑移率、载荷、水泥-冰对接路面、扰动等对制动过程中的轮速、车速以及滑移率等动态性征反映的稳定性和抗扰能力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对最终制动距离和最终制动时间反映的制动性能的影响。最后,将自抗扰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装配于试验车辆的ABS,进行水泥路面和冰-水泥对接路面制动过程的实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阶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的ABS制动的最终制动距离和最终制动时间更短、制动效果更优,制动过程中的轮速、车速和滑移率在响应速度、稳定性和抗扰能力等方面均更佳;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证明了仿真模型及其仿真结果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地上空间资源的利用日趋饱和,城市面临着“摊大饼”式快速扩张问题。随着地下隧道、地下车站、地下综合体等重点地下工程项目的建设,地下工程呈现出微变形、小间距、大断面、大埋深、高精度、长距离和超大规模等特点,面临着“水、软、变形难以预测”三大技术难题,严重影响了地下空间的发展,给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装备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地下空间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近接施工技术、施工装备和数智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进展与创新,详细分析了软土富水地层位移和变形控制技术,提出富水地层冻结技术和跨地铁运营隧道综合辅助施工控制技术;介绍了集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前沿技术和隧道装备核心共性技术,以及具有绿色化、智能化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典型超级地下工程装备。从设计、施工、监测、运维4个方面介绍了现代地下空间数智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情况。强调通过地下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构建可视化的地下空间信息平台,是实现“透明地下空间”的基础;对复杂地质条件灾害的预警与控制,是地下工程安全建设的有力保障;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控制管理系统,是支撑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的关键;并指出未来地下工程需加强数智化技术应用,实现整个建设过程的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  相似文献   

15.
伴随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智慧高速成为下一代公路系统技术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对其功能描述与架构解析能够有效指导未来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为智慧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针对智慧高速的基本服务功能,结合车路耦合发展脉络,首先提出了以服务能力升级为导向的新一代智慧高速技术特征与系统内涵.面向不同服务对象与功能,明确了智慧高速...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智能路面的发展,综述了智能路面各项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首先提出了智能路面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智能路面的体系架构,包括路面信息感知获取层、信息集成处理层、综合服务层和能量供给层;重点介绍了智能路面信息采集技术、信息管理与分析技术、能量收集与利用技术、自我调节技术和基于智能路面的车路协同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讨论了智能路面的设计和建造方法;最后提出了智能路面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智能路面是由特定的结构材料、感知网络、信息中心、通信网络和能源系统组成,具有多种智能,并且能够为人、车、环境提供服务的道路路面;智能路面的发展将有助于充分发挥道路自身潜力和适应未来的交通工具;在路面信息的采集过程中,传感器在耐久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仍需进一步解决;智能路面的各种能量收集和自我调节技术应着重解决低成本和高性能的问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各种人工智能方法在智能路面的监测和管理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智能路面作为一种新型的道路路面,其设计和施工可以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模块化施工、3D打印和智能压实技术,集合成一套新的建造工艺。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室内环境下普通及补偿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收缩徐变特征,分别对这2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持续1 080 d的力学、收缩和徐变性能测试,分析了补偿收缩组分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收缩和徐变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国内外3种不同规范公式对室内环境下超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的适用性,并引入相应的修正系数对既有收缩徐变模型进行修正,使之适用于补偿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测。结果表明:①补偿收缩组分的加入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负面影响,使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降低4.3%、5.1%和4.2%。②UHPC棱柱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间存在良好的统计关系,且该统计关系受配合比和龄期的影响较小。③补偿收缩组分能有效抑制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使收缩降低28.9%,但对徐变有负面影响,使徐变应变、徐变系数和徐变度分别增加13.3%、9.3%和15.8%。④DBJ43/T325—2017的收缩、徐变模型对室内环境下普通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均给予较好的预测,预测误差分别在4%和6%以内;SIA 2052—2016仅有收缩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好地吻合;引入收缩和徐变修正系数后的修正模型能分别对补偿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予以较好地预测,预测误差也分别在4%和6%以内。  相似文献   

18.
轮胎稳态模型的分析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胎稳态模型描述了轮胎稳态运动过程的纵滑、侧偏特性,可以分为理论模型、经验模型和半经验模型.常用的理论模型包括线性模型、UA模型、Dugoff模型、刷子模型和LuGre模型;常用的经验模型包括多项式模型、Burckhardt模型、K-D模型和LC模型;常用的半经验模型包括魔术公式模型和UniTire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对各种模型描述轮胎运动状态的能力、复杂性、准确性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对各种模型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可为轮胎稳态特性分析和汽车控制系统设计选择轮胎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边民  董庆  王栋  孟德利  赵文博  周厚瑀 《隧道建设》2022,42(8):1461-1472
为提高热红外遥感识别地热异常区的准确度,选取高原铁路廊道作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8数据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得到白天地表温度,并基于ECO2LSTE数据得到夜间地表温度;然后,利用随机森林方法选取海拔、坡度、坡向、累积太阳辐射、NDVI、NDSI、NDWI以及反照率作为输入因子,得到去除太阳辐射效应的地表温度;最后,选取去除太阳辐射效应的地表温度、断裂密度、到水系距离和地磁异常作为指标因子,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定量识别地热异常区,并利用已知温泉点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1)随机森林方法可有效去除非地热引起的温度变化,减弱太阳辐射效应,提高地热异常区识别的准确度; 2)地热异常区评价结果与已知温泉点分布较为一致,高异常区和中异常区的识别结果可靠; 3)高原铁路廊道主要途经7个地热异常区,经过高异常区和中异常区的廊道长度分别为72 km和125 km,泸定—康定、理塘盆地及周边、巴塘、贡觉、昌都—察雅、八宿、波密—鲁朗是需要重点防范高温热害的区段。研究结果初步实现了高原铁路廊道的地热异常区定量化和精细化识别。  相似文献   

20.
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立足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运输服务品质、适配经济发展、时间价值、方式费用、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凝练出基本条件、根本追求、重要表现、价值体现以及平衡点等5个维度,深入解析了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结合经济发展情况与中国国情提出了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效益是高质量发展要求中的关键点,为此,对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效益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效益的两大核心途径。基于以上分析,从5个方面提出了对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与对策建议:①推进交通通道空间集约利用及高铁与主要机场零距离换乘;②多途径多措施综合提高绿色交通分担率;③降低交通成本,推动交通运输融合创新发展;④提供与需求匹配的多样化多层次交通服务体系,实现世界一流交通服务;⑤从城市群、都市圈、城市三大范围,区域、廊道、枢纽节点3个层面,全面实现交通与用地一体化,打造TOD中国示范。最后,对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深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