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公路客运管理是近年来运输行业管理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心内容是客运线路的管理。目前在扬州市有两种管理形式:一种形式是审批制;另一种形式是有偿使用制。对此,笔者谈谈一管之见。 在计划经济时期,运输管理贯于运用行政手段管理运输市场,客运线路的管理也不例外,是采用行政审批无偿使用制,这在市场经济时期已显示出其弊端。其一、客运业的显著特点是不同客运线路之间投入产出差异极大,每条线路效益好坏与投放车辆的数量密切相关,经  相似文献   

2.
<正>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扬州市道路客运市场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势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客运市场形成了国有、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竞相发展的格局,促进了城乡交流,方便了人民生活,实现了“人便于行”。目前,客运工具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形成了大中小高中普卧齐全的客运运力结构;客运线路管理建立了由行政审批转向有偿使用的管理制度;客运站埠由企业自用型向社会开放型和公用型转变;客运企业由分散型向集团型过渡,实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3.
<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使客运线路的使用体现公平竞争的法则,解决客运经营者弃冷抢热、弃支抢干和运力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本文结合三明市4年来对6条客运热线200多台客车实行招标经营的实践与经  相似文献   

4.
曹建 《综合运输》1999,(8):16-17
<正> 客运线路的审批制,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原有客运线路审批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客运线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一种无形资产,正在被管理部门和客运企业逐步认识。如何合理配置客运线路资源,成为客运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当前客运线路中,运力总量相对过剩,车辆运行效率下降,经济效益滑坡,已成为阻碍客运业进一步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以镇江市1998年客运市场调查为例,市区50公里以内的营  相似文献   

5.
道路客运经营权可否有偿使用,这是道路客运行业一直争论的问题,从政策上也存在一定的反复,目前客运行业的诸多矛盾都与此有关。因此,探讨道路客运经营权是否要有偿使用,重新确认客运经营权的有偿使用,对解决客运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将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交通与公共事业部门 在旅客运输行业职能交叉集中表现为客运班线运输与城市公交的线路冲突:一是宏观管理失控,运力浪费严重.公交车不断往城外延伸,与道路客运班线在同一线路上争抢客源,导致运力过剩,实载率下降;二是两种缴费标准,造成不平等竞争,一些班线运输经营者罢运、上访案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三是公交超载运输严重,安全隐患加大.公交客运尚没有超载限制,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7.
经营权投放的方式 经营权管理是出租汽车客运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营权投放方式是经营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经营权投放方式决定的运力取得成本和取得机会成本是经营者从事该行业能否实现发展再生产的关键变量,决定着政府、公司和驾驶员三者之间不同的利益分配关系,对出租汽车客运行业发展和规范具有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各地在投放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时,主要是采用四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 在深化公路客运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的进程中,抓好客运运力的宏观调控,把握客运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求得客运资源的最佳配置是一项关键性工作,而这项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准确地分析目前客运市场中供需平衡度,制定客运运力增长的控制总额,这是我们运输行业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确定公路客运运力供给量的原则 1.以符合运输业自身规律为原则。运输生产是特殊的生产领域,它融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于一体,其产品不能储存,不能调拨,因此,运力发展规模的速度必须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需要,必须有更强的计划指导性。我们对公路客运运力进行总量控制,就是要根据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1992年,江苏六合县根据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放开道路客运市场的通知>,提出要建立"放有度,管有法,活有序"的客运市场,决定对农村客运线路实行招标有偿使用.这一决定的出台,首先遇到了专业客运公司干部职工的反对,认为"管理部门把客运线路卖给了个体户,我们没饭吃了";个别运管人员甚至指责"为了多捞钱,引狼入室";部分驾驶员甚至打着"我们要饭吃"横幅,开车游行,一直闹到交通局.  相似文献   

10.
<正>道路客运市场发展至今,运政部门的行业管理重点已由前几年的发展运力、开辟线路、场站建设和实施企业自用站向社会车辆开放,转向促进经营主体的兼并重组、加快车型结构的调整和车辆的更新换代、强化公用型客运站的管理。客运市场的管理始终离不开客运市场的源头,运政部门对客运市场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客运站的管理上。我市对道路客运站实施驻站管理始于1998年在仪征试点,1999年在全市全面推开。近2年来的实践使我们初尝甜头。下面就我市做好客运站驻站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政策法规、市场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我国主要省份的包车客运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包车客运在概念、运力投放、标志牌管理、客运市场和行业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标准体系建设、运力规划、准入退出、经营模式、信誉考核和信息化等方面对我国包车客运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客运管理的内容和任务较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客运管理首要解决的是解放和发展客运生产力的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并据此制定了“几个一起上”的政策。而现在,客运业已初步完成了量的原始积累,运力和运量已实现相对平衡甚至局部过剩,主要矛盾不再是供需之间的矛盾,而是客运业本身的优化整合,以及客运业同整个交通乃至社会经济之间的结构适应性矛盾。因此,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包车客运运力投放管理现状,总结了包车运力投放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明确包车运力投放改革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包车运力投放机制改革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可供实际操作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提升包车客运服务质量、安全生产水平和行业治理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更好更优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公路客运峰谷现象明显,在运能、运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客运高峰期(如春运)的交通需求是政府和企业的一项重要课题。现有的政策并没有使有限的客运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给能源和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章较系统地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论述了建立班车报停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客运线路的调查,对公路客运班车报停制度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温州的客运集约化首先表现为客运班线的集约化,即在一条班线或大部分路径重叠的几条班线上进行运力、经营权、经营主体的整合,组成股份制经营、公司化管理的经营实体,使运力的利用效益、班线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海南省不断探索旅游客运管理体制改革,先后确定并实施了旅游客车经营期限制度、旅游运力总量调控制度、退市运力补充投放和新增运力投放服务质量招投标制度等,并对旅游客车实行公车公营和集中管理,效果良好。"海南省旅游客运行业一改原来的无序竞争、服务质量差和组织化程度低等状况,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旅游客运运价稳定,市场秩序良好,兼顾了旅行  相似文献   

17.
选择符合条件的客运企业主导经营,实行公司化管理,采取定线和循环班线相结合的方式运行,消除“热线运力过剩、冷线运力不足”矛盾,是天长农村客运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8.
类似于城市客运,安全、便捷、经济、快速、舒适,是农村居民对农村客运的普遍要求。而不同于城市客运的是,由于农村居民出行时间、目的迥异,其对营运车辆功能的要求跟城市客运并不相同。这就要求农村客运主体根据需求,选用合适车辆,满足村民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提升客运市场效益。上座率70%能保企业正常运转选择合适的农村客运车辆,首先要明确线路定位,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并合理配置运力。在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刘浩学看来,合理配置各种运力车辆才能真正保障农村客运的安全性、舒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四川省农村客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总体而言,全省的农村客运仍存在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本文对四川省农村客运的通达情况、线路情况、场站情况、运力情况、运营情况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四川省农村客运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四川省农村客运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从运力不足出行困难到运力大增供过于求,再到进新时代许网约车,范县的客运市场发展40年来走过了6个阶段。"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属国家级贫困县。全县目前已建成12座客运站,其中3级以上客运站2座,4级客运站2座,5级客运站8座,已建成候车亭74个,招呼站牌117个。全县共有乡一级线路10条,乡村二级客运线路12条,县乡客车77部,1155个座位,7座的微客174部,870个座位,农客线路辐射全县各个村庄,为广大农民朋友外出赶集、访亲串友提供了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