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因素,然后对几个设计实例进行了分析。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曲线梁桥平面位移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曲线梁桥平面位移的机理,探讨了影响平面位移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T形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中平面交叉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交通运行能力是其组成干道交通运行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T形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对于其组成干道的通行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通过对淮南市某一T形平面交叉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分析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原则和T形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方法.按照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步骤,提出了该T形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方案,以此改善这一平面交叉口的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4.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道路的安全性和通畅性。阐述道路平面交叉口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影响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原则,并详细叙述了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路薄层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尺寸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村公路实际情况和试验路段条件,利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路面板平面尺寸对荷载应力的影响,确定了农村公路薄层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合理平面尺寸.研究表明,农村公路薄层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平面尺寸对板底最大拉应力有明显影响.利用荷载疲劳应力确定路面板的平面尺寸,与试验路观测分析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公路工程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是开展设计实践的基础。分析了不同平面线形交叉型式及特点,包括环形交叉和叉形交叉,并对几种主要的交叉路口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平面交叉若干设计难点,如大交通流量、陡坡平面及小角度等交叉难题,提出了设计方法和要点,以提高公路平面线形交叉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儿童座椅碰撞测试过程中,儿童头部位移是否符合要求。实验利用台车模拟汽车碰撞,采用高速相机记录碰撞过程。基于三维建模和平面建模,分析假人头部位移、分析平面(参考平面)和标尺平面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一种更为准确合理的方法来确定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公路隧道洞口平面线形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宣财 《公路》2007,(3):22-27
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关于隧道洞口平面“线形应一致”的理解分歧,将会对隧道平面线形设计、工程规模、自然环境以及行车条件等产生重大影响。分析、探讨隧道洞口平面线形规定为“线形应一致”的含义,尝试通过安全性分析,基于运行速度与交通安全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公路隧道洞口平面线形设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减振器强度校核方面,采用了平面分析法进行弯扭强度分析,解决了减振器因外筒弯曲变形导致漏油失效的故障,验证了平面分析法在减振器强度校核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公路平面交叉口驾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目前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事故严重的现状,为了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事故致因分析和加深对交叉口驾驶行为的了解程度,探讨了公路平面交叉口驾驶行为理论,总结了目前道路交通系统交通事故原因及其导致事故所占比例,分析了交叉口交通系统,给出了影响交叉口驾驶行为的具体因素。在驾驶行为三阶段基础上,研究了交叉口驾驶行为模型,分析了交叉口驾驶行为特征和交叉口驾驶行为与交通事故发生的一般关系。并针对驾驶失误和不安全驾驶行为给出了防止措施,以减少交叉口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1.
居民出行调查中的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京元  王炜  程琳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4):99-102,107
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它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规划的质量。恰当的调查方法和抽样率对保证数据精度和节省费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在进行居民出行调查时,根据国外经验来确定抽样率,理论依据不充分,无法估计调查数据的精度和预测数据的准确性。运用抽样技术理论,首先对居民出行调查中用的抽样方法和抽样率的计算做理论上的阐述,然后对常用的抽样率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并讨论其他相关问题,最后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以板单元为基本单元的泵车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MSC/NASTRAN软件对其进行了静强度分析,并进行了测试试验.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吻合,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找出了臂架过早出现裂纹的原因,并给出了结构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超薄层沥青混凝土SAC-10矿料级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针对超薄层沥青混凝土SAC-10,拟定了6条级配曲线,分别采用美国工程兵旋转击实仪(GTM)与标准马歇尔击实进行比较试验,测试试件的力学指标与体积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及分析表明:中断级配SAC-10是半开式粗集料断级配,这种半开式级配(含大于4.75mm颗粒占70%或65%)的特点是油石比的取值范围在4.0%~6.0%,沥青混合料的GTM试验中的GSI和GSF两个指标都符合规定,它的高温抗永久形变能力明显高于完全断级配,可用于超薄罩面层。  相似文献   

14.
对全液压平地机的抗滑转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电子抗滑转解决方案,给出了方法的原理、思路以及实现流程;重点分析了滑转判定和抗滑转解除条件,为充分发挥牵引力而引入的恒速控制算法以及马达极限超速保护等实现要点;给出了样机实验的数据曲线与结论。  相似文献   

15.
红星坪悬索桥桥梁总长232 m,主桥为双塔单跨悬索桥,主跨为222 m,垂跨比1/10.2;桥面宽度6 m,净宽4.8 m。索塔采用钢筋混凝土塔柱;主缆及抗风缆锚碇采用重力锚;加劲梁采用分离式钢箱梁,上、下游设置抗风缆。通过详细阐述人行悬索桥的总体设计要点,结构设计关键节点,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水泥罐式汽车的罐体及车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某型气卸散装水泥罐式车的特点,建立了罐体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得到了罐体结构的位移场、应力场,找到了结构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并且从电测试验上进一步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及其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快筑路机械电器故障诊断的进程,提出了隔离试功能概念及使用隔离试功能法的注意事项,阐明了实现隔离试功能常用的几种方法,并对电子部件的隔离试功能法也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制作多功能信号模拟检测仪的思路。实践表明:这些方法简单实用,使用这些方法,可大大加快筑路机械电器故障诊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铁小间距隧道施工性态的力学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针对深圳地铁大剧院站至科学馆站区间小间距隧道工程,以地表沉降作为主要控制目标,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也进一步对开挖路径和不同台阶长度的施工效应进行了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工程进行了施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分析。掌握了施工过程中地下结构和围岩的响应状态,分析结果表明:既有的施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施工期间地下结构和周围环境没有安全隐患。这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依据和指导,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曹长伟  凌建明  张文献 《公路》2005,(11):187-191
针对粉煤灰和硅粉活性掺合料对路面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法设计了10种混凝土配合比,对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的各配比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抗折强度、断块抗压强度、抗渗透性能和抗冻融性能的测试,并通过回归方法建立了各指标与配合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和硅粉,可以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基础上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并改善其抗冻融性能。同时,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现场验证,得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盐渍土的特殊性和常规施工方法的局限性,介绍了路堤填料选择、基底处治、路基含水量控制和压实控制的技术措施。重新制定含水量测定方法,对常规烘干法测定的含水量进行修正;改进压实度检测方法,确定适宜的碾压工艺。最后提出了防止构造物腐蚀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