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冻雨形成的冰层由于与路面粘结强度大,普通除冰除雪机械无法清除,微波除冰技术可以对冰层与路面接触处进行加热,使冰层与路面分离,实现快速除冰。但是微波除冰技术的应用存在微波利用率低,设备复杂等难点。对钛酸钡加入沥青混凝土之后的微波吸收效率进行了试验,得知加入钛酸钡后混凝土对微波的吸收效率有明显提高,并指出微波除冰技术的研究应该注意微波加热设备的灵活利用和将微波除冰技术纳入综合除冰除雪体系。  相似文献   

2.
微波除冰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冻雨形成的冰层由于与路面粘结强度大,普通除冰除雪机械无法清除,微波除冰技术可以对冰层与路面接触处进行加热,使冰层与路面分离,实现快速除冰.但是微波除冰技术的应用存在微波利用率低,设备复杂等难点.对钛酸钡加入沥青混凝土之后的微波吸收效率进行了试验,得知加入钛酸钡后混凝土对微波的吸收效率有明显提高,并指出微波除冰技术的研究应该注意微波加热设备的灵活利用和将微波除冰技术纳入综合除冰除雪体系.  相似文献   

3.
路面微波除冰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路面冰冻对路面安全产生严重危害,路面有效除冰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路面除冰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常见路面除冰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路面微波除冰的技术特点和研究进展;从微波与物质的作用形式出发,探究了路面微波除冰过程和加热机理;最后,提出了微波除冰法的优点以及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路面积雪结冰已成为困扰各地区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研究探索出众多的道路除冰雪养护方法,这些方法按照对路面冰雪的处治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清除路面积冰雪的技术,另一类是抑制防控路面积冰雪技术。以微波除冰雪为例,探讨了微波除冰雪的现状、效果及其应用前景,通过研究表明,微波除冰雪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详述了一种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微波加热及相关设备;概述了微波加热技术的发展、加热机理与加热特点;从路面表层与深层的病害处治和路面融雪除冰等方面阐述了微波加热技术应用在沥青路面养护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姚莉莉 《交通标准化》2013,(21):112-115
为了分析橡胶颗粒弹性路面的弹性模量与除冰能力之间的关系,从断裂力学角度出发,引入应变能密度因子准则作为判断依据,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冰层厚度不同时,弹性路面的弹性模量与除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得出能够达到除冰效果的弹性模量范围。  相似文献   

7.
道路薄冰会严重降低行驶车辆与路面的附着力,极易引起车辆失控从而引发事故。道路薄冰与路面结合比较紧密,依靠传统的机械破冰铲除难以有效的实现道路薄冰的去除。提出了一种非接触的加热直接除冰方法,该方法利用燃油充分燃烧并及时将热量直接传递至路面进行融冰,除冰速度快,燃油消耗率低,同时没有与路面直接接触,对路面造成损害小,也极大降低了对燃油的能量需要。  相似文献   

8.
冬季路面冰雪清除工作是保障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的基础。目前,路面冰雪清除主要采用人工清扫、机械清理、撒砂撒盐等,效率低且不及时。在2016年初的"超级寒潮"期间,自主研发的新型主动除冰技术——超薄导电磨耗层主动抗冰系统在厦蓉高速(G72)汝郴段上寨特大桥试验段成功应用,测试结果发现:当除冰热负荷为140 W/m2,可维持路表温度在1℃左右,足以清除路表温度为-5℃,积雪厚度5~10 cm冰雪。超薄导电磨耗层主动抗冰系统可实现路面冰雪及时、快速、主动清除,大大提高了道路冰雪灾害应急处理响应速度和安全保障能力,为道路除冰雪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介绍微波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和发展,探讨采用微波技术进行路面病害无损检测的工作原理,提出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再生养护的施工工艺,并分析总结出微波养护工艺的优点。研究表明,微波加热可有效提高路面养护质量,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除冰盐对收费广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进一步论证除冰盐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机理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的交通道路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路面养护问题也是愈加突出,在路面养护这一重要问题上的解决上,微波加热技术的发明是重要的里程碑式的发现。介绍了该技术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并提出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王晓琴  徐鹏  刘崭  刮俊  弓锐 《交通标准化》2011,(19):105-108
西安公路研究院最新研制的LWX-300Ⅱ型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车主要通过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模块修补路面坑槽,其效率高、控温准、易操作、环保无污染。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总结了该车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工艺。与传统路面的修补方式相对比,该车修补路面费用低,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路面积雪结冰及时清除对于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围绕路面积雪结冰清除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机械清除和融化清除两大类技术。机械清除技术采用专用设备清理路面冰雪,而融化清除主要有化学融化和加热融化两种技术。对各种路面积雪结冰清除技术原理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当前路面积雪结冰清除技术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薄导电磨耗层对路面进行融雪化冰是一种有效的道路抗冰技术。制作了600 mm×600 mm×380 mm的桥梁试件,通过低温人工环境室对超薄导电磨耗层除冰过程进行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超薄导电磨耗层除冰,电阻越小,磨耗层表面加热时温度分布越均匀,3Ω的磨耗层比5Ω的磨耗层除冰效果要好;当试件上表面风速为8.0 m/s、环境室温度为-4.1℃融冰时,磨耗层的融冰功率需要370 W/m~2。当磨耗层的发热功率为334W/m~2时,对上表面风速为8.0 m/s、环境室温度为-3.7℃的工况勉强能防结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环保型的道路防滑除冰雪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降雪较多,路面极易积雪结冰,给交通运输带来不便。以往使用的除冰盐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对车辆、路面及附属设施腐蚀性也很大。为了减少除冰盐所带来的副作用,我们研制了一种环保型的路用除冰雪液,本文从防滑除冰雪液的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效益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国内外道路现有的防冰除冰技术,并对这些技术从投入成本、技术特点、施工难度、除冰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指出应当转变思维方式、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和技术,促进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黑龙江省寒冷地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长期低温环境、经受频繁交替冻融和冬季除冰盐腐蚀的恶劣条件下,出现抗冻耐久性不足,在优选国内优良外掺剂和添加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室内抗冻融实验,提出了高抗冻融高耐久性水泥混凝土路面优化设计组成,并通过实体工程应用进一步得到了验证。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对黑龙江省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冻耐久性和抗除冰盐能力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由于黑龙江省四季温差比较大,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雪,冬季下雪融化后极易在路面表面结冰。因为频繁的清扫冰雪工作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所以许多道路养护相关部门使用了除冰盐(或融雪剂)来减轻对道路养护所带来的工作压力,非常容易造成路面表层水泥浆的脱落,进而使路面表面形成"麻面"或坑槽现象。因而,开展针对寒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微波加热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宏观断裂—愈合性能的影响,制备AC-13型沥青混合料半圆试件,采用半圆弯曲试验和微波加热对试件进行断裂—愈合—断裂试验,采用愈合前、合后加载试验的抗拉强度比值作为愈合指数HI(healing index),分析了加热时间和微波强度对试件表面温度和沥青混合料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过程主要是集料中的极性粒子吸收微波,产生热量并传递给弱极性的沥青,实现混合料整体升温;试件表面温度随加热时间、微波强度呈良好的二元线性回归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加热时间、微波强度的增长能够促进混合料自愈合行为,这主要与该微波条件下混合料达到的温度有关,AC-13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经微波强度700 W,加热100 s或微波强度560 W,加热120s后达到最佳的强度恢复率为83%~85%,试件表面温度在90-96℃之间。  相似文献   

20.
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及分类 预防性养护最新的定义为: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现有道路系统进行有计划的养护策略,预防性养护在没有提高路面结构能力的情况下,延迟路面的损坏,维持或改善路面现有的通车条件,保证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减缓道路的破坏速度,纠正路面诸如平整度和非荷载性破坏,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推迟昂贵的大修和重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