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混合GANN模型在路面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GA与NN优缺点互补的特点,摒弃以往GANN模型的不足,采用以GA优化BP网络权值与阈值,再用BP网络对GA搜索到的近似最优解进行微调的方法,建立了一种能充分发挥两者优势的混合GANN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之中。介绍基于混合GANN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通过与其他评价模型的分析对比表明:该评价模型精确、易于实现,是一种实用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洋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多目标路面养护决策优化是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决策优化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针对传统数学规划方法用于高速公路多目标路面养护决策优化的不足,引入了目前在多目标优化领域应用较多的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将NSGA-Ⅱ应用于高速公路多目标路面养护决策优化问题中,仿真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传统的数学规划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人工神经网络在路面使用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包括:路面破损状况,路面结构强度,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抗滑能力,其中路面破碎状况的检测比较困难,路面使用性能的4个指标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但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没有研究清楚,如果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而对于用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却能得到较好的结果,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分析路面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到利用路面结构强度,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抗滑能力来预测路面破损的模型,从而减轻路面破损调查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路面结构动力响应仿真与参数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计算机辅助试验,对各种结构组合情况的路面动力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求解,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技术,开展路面结构动力响应仿真和路面结构动态参数反分析,为进一步分析路面结构动力特性和改进路面结构性能评价策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路面性能的发展变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受各种影响因素较多,其发展变化呈现一定的不规则性。该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特有的非线性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对路面已有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处理,推测出未来的路面发展状况,为路面的养护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路面使用性能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针对传统的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预估模型。经过理论分析与实际验证,这一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均匀设计方法,建立各种合适的路面结构形式组合,对其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路面结构动力性能进行分析和预测,和对路面进行设计,为进一步分析路面结构性能和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利用FWD数据反算模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总结国内外路面结构层模量反算方法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图表法和回归公式法、迭代法、数据库搜索法、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五类方法的特性,根据反算模量研究现状,选取了回归公式和迭代法进行模量反算,结合反算模量的相关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从动荷载与静荷载、各结构层材料非线性、理论与实际的差异等方面分析了两种模量反算结果差异,从而提出模量反算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路面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模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混凝土配合比与混凝土性能关系模型,解决了优化设计的关键问题,通过试验证实了本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河北省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PMS-HBExps)的研究情况。PMS-HBExps利用包括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内的高技术,建立了用于高速公路管理的公路前方图像管理系统和动态地理信息系统。PMS-HBExps的研究将带动路面管理系统这一新技术在高速公路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财产管理和养护优化决策领域的应用和普及。  相似文献   

11.
Bluetooth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ransportation studies to collect traffic data. Bluetooth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readers can be installed along roadways to collect Bluetooth-based data. This data is commonly used to measure traffic performance.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to measure traffic performance is that travel time can be measured directly with a certain level of error instead of by estimation. However, travel time outliers can commonly be observed due to different travel mode on arterials. Since travel mode information cannot be directly obtained from the raw Bluetooth-based data, a mathematical methodology is in need to identify travel mode. In this study, a genetic algorithm and neural network (GANN)-based model was developed to identify travel mode. GPS-enabled devices were used to collect ground truth travel time. In order to additionally compare the model performance, K nearest neighbor (KNN)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were also implemented. N-fold cross validation was applied to statistically assess the models’ results. Since the model performances depend on the model inputs, seven collections of model inputs were test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travel mode identification performance. An arterial segment with four consecutive links and three intersections was selected to be the study segmen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orrectly identifying the three travel modes successfully every time was not possible, although the GANN based model had low misidentification rates. In our study, 6.12% of autos were misidentified as bikes and 10.53% of bikes were misidentified as autos using three links.  相似文献   

12.
陈湘生 《隧道建设》2015,35(12):1243-1251
地层冻结法在我国应用已超过60年。作为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治水最有效方法之一,既有它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给出冻结工程的全过程流程,并从冻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力机制分为“隔水”(水压)和“既隔水又承受岩土压”(土水压)之间的差异,详尽说明需要考虑的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特别对地层冻胀和融沉机制和预防做出详细阐述,最后给出在隧道工程的地层冻结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改进人工势场法在解决飞行冲突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冲突的探测和解决是实现自由飞行的关键问题,改进后的人工势场法可以应用于飞行冲突的解决.文中介绍了多-Agent系统和人工势场法,将飞机当作能主动识别环境中动态障碍物的个体Agent,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应用改进人工势场的方法,将飞行冲突的解决扩展到三维空间.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解决飞行冲突.  相似文献   

14.
人工湿地在路面径流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采用人工湿地进行高速公路路面径流处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路面径流的主要污染成分,论证了人工湿地处理此类污水的适用性。然后,对人工湿地的处理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广东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的实际情况,对处理路面径流的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突出体现了其与普通城市污水处理的差异性。设计方法可以为国内路面径流的人工湿地处理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Ensur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re efficient is a priority for modern society. Intersection traffic signal control can be modeled as a sequential decision-making problem. To learn how to make the best decisions, we apply reinforcement learning techniques with function approximation to train an adaptive traffic signal controller. We use the asynchronous n-step Q-learning algorithm with a two hidden laye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s our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gent. A dynamic, stochastic rush hour simulation is developed to test the agent’s performance. Compared against traditional loop detector actuated and linear Q-learning traffic signal control methods, our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odel develops a superior control policy, reducing mean total delay by up 40% without compromising throughput. However, we find our proposed model slightly increases delay for left turning vehicles compared to the actuated controller,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reward function,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an appropriate reward function which truly develops the desired policy.  相似文献   

16.
神经网络模型在高速公路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借助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建立了可依据现场量测信息对软基路堤沉降量随时间而发展的过程进行动态预报的分析方法。其要点是 :建立公路软基沉降预测的神经网络结构 ,并将前期沉降观测值作为样本 ,通过神经网络结构的训练寻求沉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 ,据以预测后期沉降量  相似文献   

17.
周维宝 《隧道建设》2019,39(Z1):392-397
为解决深基坑工程多道混凝土支撑拆除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研究人工、绳锯、液压劈裂3种组合截断、拆除混凝土支撑的方法,总结出一套多设备多方法配套作业的高效支撑拆除方法;介绍组合方法、设备配套施工流程、技术要点,通过结构承载能力计算分析说明组合方法拆除支撑的可行性; 依托项目进行实施,对经济工期效果进行验证,应用人工、绳锯、液压劈裂组合方法进行多道混凝土支撑拆除高效性、经济性良好,较单一截断方法工期缩短90%; 单根支撑截断费用约0.96万元,相比绳锯切割费用14.1万元节约显著。  相似文献   

18.
马悦  廖昉  朱志武  杨柳 《隧道建设》2017,37(8):1011-1017
为确定在冻土冻结过程中冻结影响范围与冻结时间的关系,将人工冻土冻结过程拆分为土体表面的热散失和冻结管的冻结2个过程,并以热势能及热势能耗散过程中的平衡方程分析上述关系。为确定冻结管间距的合理取值,引入热势能理论并计算当量热阻,建立在多个冻结管影响下微元体的冻结时间方程,提出一种在多个冻结管作用下冻结影响范围与冻结时间的关系的计算方法及冻结管布置间距的确定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人工冻土厚度的计算方法,以数值模拟方法比较了不同冻结管布置对冻结时间的影响。上述研究成果深化了人工冻土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石油云南某石化装卸场铁路专用线整体道床区域堆载预压现场的测试数据,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深厚人工填土地基在堆载预压下沉降变形规律,探讨了人工填土在整体道床沉降控制中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堆载作用下,地基沉降变形曲线出现明显的反弯点,以碎石土等粗粒料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人工填土沉降变形主要分为瞬时沉降和蠕变变形,其中瞬时沉降占比达到66.3%~83.6%;采用《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的灰色系统理论和双曲线法对地基工后沉降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双曲线法比GM(1,1)模型更适合应用于人工填土地基的沉降预测,经堆载预压处理的深厚人工填土地基工后沉降能满足整体道床的沉降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中石油云南省某专用铁路场坪堆载预压下人工填土地基沉降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深厚人工填土地基在堆载预压下沉降变形规律,研究了时间因素对双曲线法沉降预测结果的影响,并给出观测数据不充分时预测值的修正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堆载完成初期人工填土地基沉降主要为瞬时沉降,堆载一段时间后沉降为固结沉降;采用双曲线法预测装卸场地基的沉降时,时间起点取21天最合适,时间终点越大、观测数据越多,预测结果越准确;在预测点观测数据不充分的情况下,采用多个试验点分析得到的修正系数修正预测值可有效地减小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