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限——边界元法在桩基工程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伟封 《东北公路》2000,23(4):80-83
利用有限-边界元法,在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问题的基础上对单桩的内力和位移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和数值法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证明了有限-边界元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在单桩沉降计算理论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杆系结构有限单元法与近似解析解相耦合的混合法,并编制计算程序SPSA2。采用双曲线模型,考虑桩身与桩周边界上的剪切滑移非线性,采用指数函数,模拟桩周介质的非均质性。提出LDBPs有效桩长的概念,系统分析有效桩长与桩顶容许变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钻孔灌注桩桩尖抗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廷 《公路》1998,(1):35-37,51
试桩实践证实钻孔灌注桩摩擦桩的极尖部分发挥抗力所占桩的极限承载力比例很小,与JTJ024-85规范中公式4·3·2-3计算值相差较远。原因是桩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桩尖部分发挥的抗力远未达到极限状态,为了安全和可靠建议取消公式4·3·2-1的桩底抗力计算部分。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平面空气轴承压力场计算的积分形式数学模型,并推导出平面空气轴承压力场计算的边界积分方程,根据积分方程,利用边界元理论,建立了相应的边界元模型。最后,用该模型计算了平面空气轴承的压力场,并与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基桩轴向刚度的非线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利民  陈竹昌 《桥梁建设》1997,(2):55-57,70
提出了基桩轴向刚度的非线性问题,而后从基桩P-S曲线的非线性状出发,给出了用Gauss-Newton法拟合基桩P-S曲线,计算基桩轴向刚度的方法,研究了桩身材料,桩的长径比,桩端阻力及桩顶轴向荷载等因素对基桩轴向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工挖孔嵌岩桩桩底扩孔对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桩的荷载传递函数为基础,考虑桩-土-岩的共同作用,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摩擦桩承载力的影响,进而对嵌岩摩擦桩的扩底与承载力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应的理论,为指导了人工挖孔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对工程实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弹塑性有限差分法,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及协调,建立许漯高速公路微型夯扩碎石桩加固路基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差分计算模型,研究微型夯扩碎石桩加固路基的变形特性。分析了桩间土模量、桩长及面积置换率等参数的变化对复合地基沉降、桩端沉降及桩土应力比的影响。通过计算获得了微型夯扩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为微型夯扩碎石桩加固高速公路路基的设计和沉降计算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了丰富扭转波在低应变中数值计算理论与应用,提出了完整桩的一维扭转振动数值计算模型,并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完整桩中扭转振动的动力响应,得到了其桩顶的理论速度时域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较常规的差分法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陈宏友  李彬 《中南公路工程》2002,27(1):40-41,44
本文介绍了桩承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从定性上分析了桩承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地在的加固机理,并提出采用太沙基土拱理论和顾淦臣圆形边界张拉薄膜理论推导的计算公式对桩承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地基进行设计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广东虎门大桥东塔桩基大吨位静载试验的加载系统,桩身混凝土应变测试,P-S曲线,桩壁摩阻力的测定及计算新方法,分析评定桩基的承载力,为科学合理地确定桩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点法推算桩-网复合路基工后沉降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尤其适合在天然软土地基上快速建造中堤或堤坝类构筑物,但目前国内外均没有合适的计算其工后沉降量的方法。路基沉降观测曲线包含了“网--桩--土”体系共同作用的丰富而全面的信息,以此为基础,考虑桩--网复合地基的具体情况,推导了三点法计算工后沉降量的公式,该公式简单实用,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2.
群桩承载性状的数值计算,是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为研究桩-土相互作用,采用一种既简单又符合土体成层、非均质实际情况的有限层计算模型。该文论述的计算模型不仅能满足工程实际的弹性计算要求,还研究了桩周土体的非线性特性。同时,还综合应用弹性理论法和荷载传递法的优点模拟桩的承载性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其力学模型进行计算。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有限层方法计算超长群桩基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分别将桩的受荷模式作为被动桩和主动桩考虑,建立了路堤荷载下软基桥台桩基桩土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式。以Ito法计算被动桩侧极限土压力,并将其作为桩所承受的被动荷载;将桩视为一维结构单元,利用p-y曲线法来考虑桩后土体的非线性及成层性,从而建立了桩身位移的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并与现场测试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荷载分离法”研究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试验的独特优势,采用作者提出的“荷载分离法”研究了群桩复合地基复杂的承载机理和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将:“群桩-土-承台”的相互作用问题层层剖析,分别得到了“承台-土-桩”和“桩--土-桩”体系的相互作用的性状与机理,讨论了附加应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特点,归纳了“群桩-土-承台”体系在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3种“削弱”与“增强”机理。比较了群桩中的一根基桩和单桩在承载性状上的区别,从而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不仅对复合地基的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也同时证明了“数值仿真试验”研究手段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动态检测单桩容许承载力的双频率法,可利用桩在动力作用下的两阶固有频率计算出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并据以确定其容许承载力。经试验验证,此曲线的初始段与静载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的初始段基本重合,从而不必采用静动对比系数。  相似文献   

16.
该文阐述了采用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计算共振时桩在地面处的挠度和转角幅值,以及桩身最大弯矩的幅值及其发生的位置。再采用分析原理简单、便于编程的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手段进行横向动荷载作用下桩身位移、侧土抗力和内力的计算。通过选择合理参数,计算出钢筋混凝土空心桩、实心桩在相同地质条件中相同水平动载作用下桩身的转角、位移及其最大弯矩,分析比较不同截面类型长桩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介绍群桩--基岩--承台结构的受力计算方法及一座椅形桩基承台扶壁式挡土墙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桩承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从定性上分析了桩承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并提出采用太沙基土拱理论和顾淦臣圆形边界张拉薄膜理论推导的计算公式对桩承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地基进行设计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ABAQUS的桩-土动力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ABAQUS软件模拟桩土的动力作用和ABAQUS软件中的主一从接触算法。在桩与土体之间建立接触,以无限元模拟土体边界,对桩和锚索采用弹性模型,土体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在地震作用下桩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并对有锚索和无锚索两种情况下桩的受力与变形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桩承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从定性上分析了桩承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并提出采用太沙基土拱理论和顾淦臣圆形边界张拉薄膜理论推导的计算公式对桩承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地基进行设计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