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瞬态动力学原理,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摩擦离合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其接合特性进行相关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接触压力、转速及摩擦系数对摩擦离合器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到摩擦离合器系统的振动加速度、动摩擦力信号及不同时刻的应力云图等。接合过程是一个由不稳定系统到稳定系统转变的过程;离合器的不稳定振动会随着接触压力和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快速消失,但是会随着转速的增加而趋于更加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混合动力车自动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传递转矩建模,以应用于某款混合动力客车的膜片弹簧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建立膜片弹簧弹性特性计算模型,测试离合器盖和从动盘的载荷变形特性。综合考虑从动盘、离合器盖和膜片弹簧变形对离合器工作的影响,分析离合器膜片弹簧各加载点的静力学变形耦合关系,推导膜片弹簧离合器分离指行程与零部件变形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以分离行程为输入、以压紧力/分离力为输出的离合器操纵特性静力学计算模型。以离合器滑摩速度和滑摩温度为试验因素,以离合器摩擦片摩擦因数为试验目标,设计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在离合器综合试验台上进行摩擦片摩擦因数的测试,并通过计算分析得到摩擦因数回归模型。综合压紧力操纵模型和摩擦因数模型,提出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离合器台架试验,对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台架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回归模型拟合良好,置信度达到99%;建立的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在大转速差范围误差较大,在小转速差范围计算精度较高,其能够有效预测离合器的传递转矩。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某装备干式AMT小型轿车的起步颤振现象,建立了传动系扭转振动、车辆纵向振动的耦合模型,以车身纵向加速度最大波动值为评价指标,对自激振动机理下起步颤振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仿真发现:降低离合器摩擦系数随相对滑摩线速度的"负斜率"绝对值可以有效地抑制起步颤振;减小半轴的扭转刚度和整车质量、增大悬架纵向刚度,可以使起步颤振感减弱;并探讨了主动抑制自激颤振的干式离合器控制策略,采用与转速差呈"正斜率"关系的正压力来抵消与转速差呈"负斜率"关系的摩擦系数给传动系引入的负阻尼,以此来达到抑制起步颤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筋土界面摩擦特性的拉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粉质粘土、粗砂、石屑为填料,通过自制设备进行拉拔试验。研究土工格栅与其界面的摩擦特性,得到3种填料与格栅的界面似摩擦系数,对影响筋土界面摩擦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取DCT变速器湿式双离合器结合过程热影响规律,以某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借助于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软件建立湿式双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模型,对离合器接合时摩擦副滑摩热量及钢片温升进行了热影响因素仿真分析,得到离合器接合时间、发动机转速、结合压力和摩擦钢片厚度等因素对摩擦副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为不同摩擦片结构及工作状况时冷却油流量合理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考虑温度和滑摩速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建立了宏观维度下换挡离合器摩擦元件周向间歇接触温度场迭代计算模型,研究了与花键齿数相对应的间歇接触对温度场和摩擦因数的影响,并通过温度测量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间歇接触会导致对偶片表面出现高温区,高温区分布与花键齿数相对应,对偶片表面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均随花键齿数增加而降低,对偶片温升与花键齿数和滑摩时间呈非线性相关。相同滑摩条件下,不同花键齿数对应的摩擦因数随滑摩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至同一最大值,在摩擦因数达到最大值前,花键齿数较少的对偶片对应的摩擦因数较大。换挡工况下,花键齿数较少的摩擦元件较快进入干摩擦状态,在较短时间内便可达到较大的摩擦因数;车辆蠕行等离合器长时滑摩工况下,花键齿数较多的摩擦元件局部温升较小,具有较好的热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P2混动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混合动力系统动力耦合的响应性和舒适性问题,建立混动离合器C0起动发动机过程和并联动力输出模式下的功率流模型。对C0起动发动机的控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针对C0的起动扭矩和电机的输出扭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问题,提出以换挡离合器的滑摩控制来进行缓冲的策略。为了实现稳定精确的发动机起动控制,消除各自的扭矩控制、液压系统特性的误差,提出C0离合器起动发动机的自适应控制和B1离合器滑摩自适应控制,以换挡离合器滑差和发动机转速的超调量为监控对象,对C0离合器各阶段压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优化发动机起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换挡离合器的滑摩控制可以很好地解决C0离合器扭矩和电机扭矩的匹配问题,即使在换挡过程中对发动机起动也能保证良好的舒适性,并控制过程时间在1.5 s内;在整车试验过程中,通过对C0压力的自适应调整,发动机转速的超调和起动冲击问题均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8.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AMT离合器片表面温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动力学和摩擦表面热负荷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接合正压力、接合转速、滑摩时间等参数,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理论建立了离合器片表面最高温度的智能预测模型,并设计了台架试验方案.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煤矸石与土工布的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矸石为填料,土工布为筋材,进行了一系列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测试了土工布与煤矸石间的界面摩擦特性,获得了不同压实度煤矸石与2种土工布(PES100—50、PES—PP100—50)间的直剪和拉拔界面强度和摩擦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与土工布的直剪和拉拔剪应力和位移的关系为非线性,剪应力峰值随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大,直剪试验曲线呈稳态型,而拉拔试验曲线为软化型。2种土工布与煤矸石的直剪界面强度和拉拔界面强度均随煤矸石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大,符合莫尔库仑强度型;2种土工布与煤矸石间有较好的拉拔摩擦特性,直剪摩擦系数为0.86~1.50,拉拔摩擦系数为0.43—1.16。  相似文献   

10.
柴油发动机的转速失去控制,疾转不止的现象称为飞车。引起飞车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喷油泵调速器本身的故障,使其丧失了正常调速特性,其特征是喷油泵调速器部分有卡滞、松旷等不正常现象;二是由于外因改变了柴油机的调速特性,其特征是喷油泵调速器本身没有故……  相似文献   

11.
路用石料的摩擦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研究石料的微观结构与其摩擦及磨损特性的关系,对几种石料进行了摩擦试验及其相关分析试验。在研究过程中用特制仪器对石料试样进行了摩擦系数测定试验,然后通过薄片分析、形貌分析、电镜分析以及能谱分析,研究石料的微观特征对其摩擦特性的影响。主要结论为:岩浆岩和沉积岩在摩擦特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而由各种石料本身特性决定的不同的磨损模式对石料的摩擦性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推导出靠弹簧压紧的滑动体牵引力与摩擦曲面形状关系公式.只有当ndy/dx<1时可牵引它沿摩擦而滑动.同时也可以由测得的牵引力曲线和摩擦面形状反演推出弹簧的刚度系数和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利用汽车门二限位器的牵引力试验曲线,又将摩擦面形状用反正切函数近似得到了弹簧的刚度系数和摩擦系数,反过来又得到了另一段小坡滑动面上的牵引力曲线.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3.
在自主研制的摩擦试验机上进行了轮胎橡胶摩擦特性试验,以揭示摩擦因数随压力和滑摩速度而变化的规律.尽管由于试验机的原因,测出的数据有较大的波动,但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试验工况范围内,仍然得出合理而有规律性的结果.连同试验方法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有纺土工布为加筋材料,粘土为填料,进行了一系列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测试了有纺土工布与粘土间的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有纺土工布与粘土的直剪界面强度和拉拔界面强度均符合莫尔库仑强度型,两种土工布与粘土间有较好的拉拔摩擦特性,直剪摩擦系数为0.87~1.71,拉拔摩擦系数为0.38~0.81;相同条件下拉拔摩擦系数为直剪摩擦系数的33%~64%。当用于加筋土工程时,其界面摩擦性能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张凯  张军 《汽车技术》2022,(5):16-21
为解决驱动半轴与轮毂轴承的接触面在起步力矩冲击下产生粘滑摩擦,导致某车型驱动轮端出现噪声的问题,通过建立AMESim整车传动模型,分析了锁紧力、接触面摩擦特性、花键刚度等因素对粘滑摩擦的影响趋势,并结合仿真结果,从经济性、有效性角度出发,采用对驱动半轴轴肩表面进行磷化工艺处理得到磷酸锰转化涂层以改变接触面摩擦特性的方案,有效解决了该车型的起步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兼顾液力变矩器闭锁过程冲击度和滑摩功的要求,建立了闭锁过程整车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闭锁过程冲击度、滑摩时间和滑摩功等公式。接着以某重型车辆为例,通过仿真得到了发动机转速按等斜率下降时的闭锁过程冲击度曲线。结果表明,冲击度远小于标准限值。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发动机转速按等斜率下降闭锁过程中闭锁离合器压力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在1. 05~1. 2之间,滑摩时间控制在1s左右。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基于发动机转速目标轨迹的闭锁过程控制策略,并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本研究为兼顾冲击度和滑摩功要求的离合器接合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彭立  刘泽 《中外公路》2013,33(1):268-273
以煤矸石为填料,土工布为筋材,进行了一系列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测试了土工布与煤矸石间的界面摩擦特性,获得了不同压实度煤矸石与两种土工布(PES 100-50、PES-PP 100-50)间的直剪和拉拔界面强度及摩擦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与土工布的直剪和拉拔剪应力与位移的关系为非线性,剪应力峰值随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大,直剪试验曲线呈稳态型,而拉拔试验曲线为软化型.两种土工布与煤矸石的直剪界面强度和拉拔界面强度均随煤矸石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大,符合莫尔库仑强度型;两种土工布与煤矸石间有较好的拉拔摩擦特性,直剪摩擦系数为0.86~1.50,拉拔摩擦系数为0.43~1.16.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了摩擦材料摩擦特性对轿车(盘式),后(鼓式)制动器制动力之比的影响。根据对前,后制动器部总成大量的测功器试结果,计算并绘出前,后制动之比值随制动管路压力,车速,制动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并与设计作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它对轿车制动稳定性的影响,为制动性能计算,制动器设计和制动衬片摩擦材料的选配提供依据和参考,从而保证了轿车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在自动变速器的使用和修理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摩擦片有失效发生,那么是什么造成摩擦片失效的?是不是换了摩擦片就能解决变速器的问题呢?众所周知,摩擦片的失效是因为发生了非正常的摩擦,如果摩擦副长期在非正常摩擦的工况条件下工作,就会发生失效。由摩擦力公式:F=μP(F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P为作用在摩擦面积上的正压力)可知,当材料的摩擦系数确定后,正压力P与摩擦力F之间是正比关系,当摩擦力变大的时候,摩擦产生的热量就一定会变大,所以大部分摩擦片的失效或烧蚀的原因都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超过了材料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0.
湿式摩擦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广泛应用在汽车,摩托车和各类机械相,根据影响摩擦材料主要参数其压力(P)、湿度(T)、线速度(V)和润滑油工作特性这一情况,采用MM-1000型摩擦试验机对一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湿式摩擦材料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湿式摩擦材料使用工况,对湿式摩擦材料进行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