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以三峡库区典型的土质岸坡为研究对象,通过GeoStudio软件对库区岸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水库蓄水期间,水位由175 m降落到145 m的工况下,岸坡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场的变化趋势,研究土质岸坡稳定性劣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降落期间,随着渗透系数的减小,土质岸坡稳定系数下降得越快,且岸坡稳定系数曲线有相似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曼厅河段的碍航原因主要是三道拐峡谷段对洪水的壅水滞洪作用。在获得糙度流量关系和河床底坡水位关系基础上,计算出曼厅段在多种水位下的过水能力,最后获得取三道拐不同水位的滞洪量。  相似文献   

3.
以三峡库区典型的土质岸坡为研究对象,通过GeoStudio软件对库区岸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水库蓄水期间,水位由175 m降落到145 m的工况下,岸坡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场的变化趋势,研究土质岸坡稳定性劣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降落期间,随着渗透系数的减小,土质岸坡稳定系数下降得越快,且岸坡稳定系数曲线有相似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库区周期性变幅水位引起高填方岸坡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发生弱化,进而导致框架码头结构稳定性降低,因此有必要开展变幅水位条件下高填方岸坡框架码头结构承载特性研究。首先,基于已建立的变幅水位下岸坡稳定性简化计算方法,考虑土体饱和度与水位循环次数对土体强度参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渗透力、土体饱和度及变幅水位循环次数综合影响下的码头结构承载特性简化分析方法。然后,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高填方岸坡框架码头结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某实际码头工程承载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饱和度、变幅水位循环次数与渗透力的共同作用对岸坡框架码头竖向承载能力影响并不明显,然而饱和度及水位循环次数的增加略微增大了码头结构水平向极限承载能力,撞击荷载作用下,岸坡土体饱和度为90%比饱和度为14%时码头结构水平极限承载力增加了6.4%,水位循环100次比水位循环1次时水平极限撞击能力增加了3.3%;考虑渗透力后饱和度及水位循环次数的变化对岸坡土体位移影响较大,其中岸坡塑性贯通区及位移变化最大区域集中在坡顶挡土墙下方与岸坡第1排、第2排桩基土体周围。  相似文献   

5.
朔黄铁路肃宁分公司管内行洪河道每年汛期都会因上游水库调蓄原因,导致下游河流天然的洪峰、洪量及洪水时程分配。以朔黄铁路183号潴龙河特大桥为例,通过对桥梁现状防洪能力评估,认为该桥设计流量明显偏小、桥下净空不足,发生较大洪水时可能危及基础安全。提出控制水库泄洪量、加强桥下河床整治等措施。可为桥梁防洪及科学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依托某库区边坡工程,通过现场水文地质勘察、室内试验,掌握库岸边坡岩土工程性质,结合干湿循环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仿真软件,研究该工程蓄水期及运营后水位动态升降变化下的库岸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高水位时,地下水浸润线呈"凹"形,低水位时则为"凸"形。库区水位在正常蓄水位30 m、最高蓄水位36 m之间可视为安全水位范围。本研究可为此库区边坡防护与库区水位调度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黄河兰州段河道河床演变及桑园峡壅水的分析及试验研究,得出了黄河小峡在汛期的控制水位,桑园峡壅水的原因、高度及范围等,并提出了有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三峡水库水位季节性上涨对库岸超高路堤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库水位上升后在孔隙水压力和渗流作用下,水流不断从坡外向坡内渗透。基于渗流计算理论,运用FLAC软件模拟了库水位从145 m上升至155,165,175 m时库区V型冲沟超高路堤渗流场变化;分析了坡体饱和度、孔隙水压力、水平位移及最大剪应变增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水位上升、水位上升和三维效应、水位上升和三维效应及超载两倍等3种工况下路堤安全系数随库水位上升至150,155,160,165,170,175 m时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随库水位上升,坡体饱和度升高,孔隙水压力增大,饱和浸润线向坡内倾斜;3种工况路堤安全系数都增大,至175 m时安全系数达到最大,安全系数变化率为先减小后增大;库水位每上升5 m,3种工况下的路堤安全系数平均增大幅度约为5%。  相似文献   

9.
目前抗滑桩己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库岸坡,如三峡库区内的岸坡的治理工程中。但是由于实际工程中抗滑桩大都是在枯水季节,低水位时施工成桩的,因此在库水从高水位到低水位变化的过程中,桩体无形中对坡体内地下水的流动形成了阻渗作用,这必定对治理工程的安全性评价产生影响。文中通过定量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不考虑桩体渗透性的计算方法将低估抗滑桩治理工程的安全性,使设计偏于保守,造成一定的浪费。同时,埋入式抗滑桩由于其桩顶部分是土体,相对的增大了抗滑桩所处断面处的渗透性,因此在保证治理工程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埋入式抗滑桩将更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
铜锣峡是三峡库区回水变动段内典型的峡谷河段,其洪水急流滩特性障碍了万吨船队在水位消落期的顺利航行,本文利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通过水位和流场验证后,对建库后铜锣峡河段的航行条件进行了模拟,进行窄深和宽浅两种挖槽型式的整治工程后,计算分析表明,宽浅型挖槽列适用于该类型滩段。同时,对成滩和通航流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收集大量水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得到三峡成库初期对长江寸滩站水位流量关系产生影响的临界坝前水位为156 m。以此临界水位为界,在坝前水位之下重庆主城河段处于天然状态,之上则为库区或回水变动区状态。同时给出了三峡成库初期寸滩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采用分流量级拟合的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铜锣峡是三峡库区回水变动段内典型的峡谷河段,其洪水急流滩特性阻碍了万吨船队在水位消落期的顺利航行.本文利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通过水位和流场验证后,对建库后铜锣峡河段的航行条件进行了模拟.进行窄深和宽浅两种挖槽型式的整治工程后,计算分析表明,宽浅型挖槽更适用于该类型滩段.同时,对成滩和通航流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鹰厦铁路K290滑坡为原型,基于降雨入渗情况下滑坡体呈饱和-非饱和渗流状态下,通过计算得到坡体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量随降雨及地下水位变化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导入SIGMA/W程序并依据坡体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量及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了滑坡应力场,探讨了降雨强度、降雨持时和水位变化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桥梁水文计算在桥梁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避免桥梁水毁,保证桥梁在设计标准洪水频率下安全运营,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对水文计算加以重视。对桥梁设计中不同条件下的设计流量及设计水位的相关计算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库水位升降对滑坡地下水的动态作用机理,以三峡库区石榴树包滑坡为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了5种工况下库水位升降速率及不同渗透系数下滑坡体内地下水的暂态渗流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内地下水渗流浸润线受水位升降速率与坡体渗透系数的共同影响;库水位上升条件下,当滑体渗透系数大于1×10-4 m/s,且水位上升速率小于渗透系数时,滑坡体表现为蓄水同步型.库水位下降条件下,当滑体渗透系数小于1×10-6 m/s时,库水位发生骤降;渗透系数介于1×10-4~1×10-5 m/s之间时,库水位表现为缓降;渗透系数大于1×10-4 m/s时,渗流浸润线与库水位保持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16.
京杭运河扬州邵伯湖航段为B级航区。每逢汛期,由于淮河洪水流经该航段形成较大横流,对船舶尤其是船队航行构成严重威胁。文章针对该航段现状,侧重从引航、驾驶、监督管理等技术角度,提出如何确保船队在汛期安全过湖的操作方法和具体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公路高切坡分类及其破坏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公路高切坡缺乏一个统一的分类,从而造成其破坏模式分析混乱,降低了公路高切坡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根据岩体结构面的控制性及现场易识性原则,将公路高切坡分成3大类9小类.依据岩性及其组合、岩体结构、岩体强度、结构面间距、走向与边坡走向的关系、结构面倾角与坡角的关系等各种不同组合情况具体分析了公路高切坡可能破坏的具体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楔形体-平面滑动破坏模式、崩塌-滑动破坏模式、滑动-拉裂型破坏模式及滑动-压裂型破坏模式等4种复合破坏模式,对高切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潜在破坏面的识别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路高切坡分类及其破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公路高切坡缺乏一个统一的分类,从而造成其破坏模式分析混乱,降低了公路高切坡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根据岩体结构面的控制性及现场易识性原则,将公路高切坡分成3大类9小类.依据岩性及其组合、岩体结构、岩体强度、结构面间距、走向与边坡走向的关系、结构面倾角与坡角的关系等各种不同组合情况具体分析了公路高切坡可能破坏的具体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楔形体-平面滑动破坏模式、崩塌-滑动破坏模式、滑动-拉裂型破坏模式及滑动-压裂型破坏模式等4种复合破坏模式,对高切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潜在破坏面的识别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测水文资料分析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得出土谷塘坝址在中低水位时,采用Q~槡A R法外延成果的流量偏大;土谷塘坝址下一个梯级大源渡枢纽顶托流量上限值为3 600 m3/s;根据水情遥感系统测得土谷塘坝址月平均径流较Q~A槡R法外延成果的偏小;参考株洲枢纽蓄水后对大源渡枢纽坝下中低水位的顶托影响,并将涔天河水库扩建后的补水及土谷塘坝址以上各电站水库的调节作用综合考虑,建议土谷塘坝下通航水位在原有47.90 m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抬高至48.57 m。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构建宜昌流量与中游航道维护尺度关系的方法。利用长期观测资料,通过建立宜昌流量与中游水位站点水位回归方程,结合实际测图资料分析推导出宜昌流量与长江中游长河段航道尺度对应关系,为优化三峡水库调度方案、合理确定长江中游航道维护尺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