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大同南站为大同市第一座高铁站,为了能够发挥其高效便捷、快速集散的功能,并与城市快速路系统有机联系,有必要对其进行交通集散系统规划设计。根据大同南站的区位特征和功能定位,结合交通需求分析,以机动车辆"单向循环、快进快出、系统分离"为设计理念,提出了大同南站综合枢纽集疏运系统交通组织设计,为国内同等规模的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效的站前集疏运系统决定了高铁站的有序运行和站前片区的高强度开发,对高铁站及站前片区的运营起到重要作用.以赣深高铁河源东站为例,在对方案边界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型高铁枢纽如何衔接快速路系统服务枢纽集散,如何构建快进快出的匝道系统,如何构建站前地下环路服务枢纽及地块交通集散等关键问题,并提供了解决立体集疏运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南京南站达到高效便捷、快速集散,提高道路交通对综合枢纽的保障能力,进行道路集疏运系统规划设计是必要的。该文根据南京南站的区位特征和功能定位,结合交通需求分析,按照"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同向进出、全面对接"的规划理念,提出了南京南站综合枢纽道路集疏运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以及交通组织设计,包括快速环线工程、高架联络道工程,为国内大型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提出了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等要求,我国基于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发展模式的站城一体综合客运枢纽开发建设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某市高铁新城综合交通规划设计方案为例,重点研究枢纽内外交通一体化、交通设施布局、各种交通方式换乘与衔接、站区主要交通动线组织等,探讨高铁新城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高铁宿迁站集疏运系统为例,分析了高铁站到发交通的交通量需求和时空距离期望,结合高铁站集疏运系统的建设条件和交通特征,研究分析了枢纽区集疏运系统的三种总体布置方案,在综合比较各种方案的功能、景观、经济等主要指标后,推荐“短地道+C形匝道”作为该站集疏运系统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铁枢纽外围集散路网布局问题,以中小型高铁枢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部分高铁车站的调研分析,阐述了枢纽外围集散路网布局的内涵和现状问题,分别研究了枢纽与分流通道的空间关系、枢纽集散通道与铁路线的空间关系以及枢纽外围集散路网的布局模式,并总结了 5条结论,为今后中小型高铁枢纽外围集散路网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铁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兴建高铁站房,站房区域形成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周边的配套交通也要体现一个"快"字,快速环线成为交通枢纽快速对外集散的解决方案之一。交通枢纽集聚多种交通方式,快速环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定位车道功能,如何协调多种交通方式,如何处理近远期结合是需要探索的问题。通过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道路设计概述,力图为铁路站房周边的集疏运系统道路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虹桥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一个包括高速、城际铁路、机场、磁浮、高速巴士等在内的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对集疏运系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以虹桥枢纽已有规划成果为基础,系统地对枢纽本体、道路、轨道、公交等各类换乘、集疏运交通需求和规划方案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进一步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状城市交通与高铁枢纽接驳耗时过多问题,以长沙西站高铁枢纽为例,研究提出高效的进出站快速集散系统,以协调整个城市的对外交通。首先,对大型交通枢纽片区的外部和内部快速集散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对服务于高铁枢纽旅客进出站的快速集散道路交通系统进行研究,提出“双井”模式,适合于客流量大且客流来向分散的大型交通枢纽;二是对内部到达高铁枢纽的小汽车、出租车交通的进出站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其次,对站前广场周边各类交通设施布局进行研究,确保枢纽服务范围内的交通高效可达。最后,对服务于高铁周边商务区的地下环路交通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地下环路适用情况和单向逆时针交通组织方式,通过地库联络线连通周边地块,利用立体交通组织的方式,从空间上分离高铁枢纽进出站交通与周边商务区交通,减少交织,提高高铁枢纽片区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分类、功能构成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系统介绍了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的全过程.通过分析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枢纽规划设计理念.重点对枢纽交通需求预测、快速集散系统设计原则、枢纽相关交通设施设计方法和交通组织进行介绍,为国内相关枢纽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我国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中的定量化分析水平、切实掌握枢纽内各类客流特征科学确定枢纽内各种交通设施规模并实现高效一体化布局组织,本文借助多源大数据分析手段,实现对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3大铁路枢纽各类客流需求的定量化分析,并从枢纽客流构成、换乘客流构成、换乘时耗等多维度逐一挖掘,总结出我国现阶段枢纽运行的规律性特征与趋势,并针对性提出了相关改善措施和建议,以期对今后高铁枢纽的规划、建设、运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优化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是提高高铁客运效率和城市交通方式有序营运的关键。文中阐述了高铁客运枢纽交通衔接的几种方式,分析了影响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交通有效衔接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交通衔接规模优化方法。以武汉火车站远期规划年旅客发送量为例,讨论了城市交通衔接方式运量合理匹配规模,提出做好武汉火车站交通高效衔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环节直接影响到城市客运系统网络节点的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为实现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服务便利化,本文选取全国13个主要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基于旅客出行切身感受和便利化程度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枢纽在换乘标识指引、购票进站、信息查询、交通接驳设施、城市对外交通衔接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从而为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服务质量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铁枢纽大规模建设的背景,从规划实践出发,对高铁枢纽社会停车场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济南东客站为例,采用类比法和停车周转率法两种方法,对高铁枢纽的社会停车场规模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推荐值。  相似文献   

15.
结合荆门高铁西站片区路网及场地竖向规划实例,分析复杂地形条件下高铁枢纽片区场地竖向规划设计的特点,提出竖向规划设计互反馈流程,从路网及场地竖向规划设计两个方面梳理了竖向控制因素要点、竖向分区、土方填挖要求及土方计算与调配方法.最后总结认为:复杂地形条件下,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应综合考虑铁路、市政道路、地面排水防洪、用地性质、土石方平衡、城市景观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要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设计应互为交叉反馈,满足土方总体平衡,工程建设经济合理,实现总体竖向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高铁客运枢纽乘客候车时间分析预测提供理论支撑,从探寻高铁乘客候车时间的分布特性入手,在对高铁枢纽内乘客候车时间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乘客候车时间分布拟合。基于方差分析方法,对高铁枢纽内乘客候车时间影响因素进行了显著性分析,并对乘客候车时间显著性影响因素与候车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构建了高铁枢纽内乘客候车时间预测模型,并利用调查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高铁枢纽提前购票乘客候车时间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市内出行时间、对外出行距离、对枢纽的熟悉程度、受教育水平、市内交通方式均对候车时间造成显著影响;所构建的候车时间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调查值的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11.2%,预测误差基本控制在20 min以内。  相似文献   

17.
立足国家新型城镇化对高铁网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高铁枢纽将大规模进入中小城市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分区格局特征,结合国内发展经验,总结高铁枢纽在不同城市分区中的发展经验,得到高铁枢纽发展的主导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采取基于城市分区的流程选址方法,并通过具体评价指标定量分析决策分支优劣,为选址决策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分析影响城市空向发展的种种因素后,认为:在研究高铁枢纽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时,要特别重视自然环境的约束,重视高铁枢纽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接着,从高铁枢纽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主导因素及客观、微观影响效应等方面作了阐述,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南京南站综合枢纽花神庙立交、双龙街立交在集疏运系统中的地位分析,结合节点现状分析及控制条件、交通量预测结果、轨道交通布置等条件,采用设置集散车道的断面布置形式,在确保骨干路网直行交通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合理布置匝道,有效避免了立交间距近,无法设置加减速车道和交织段的问题,为南站枢纽交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从站场设施布局角度,对设施的空间布局模式和平面功能布置进行分析,给出中小城市的常用模式;从站场设施设计角度,分别对枢纽的站房和衔接换乘设施进行探究,给出中小城市的常用设计形式;最后通过分析中小城市高铁案例,总结中小城市交通功能布局模式与交通组织方式优缺点,提出高铁站点交通衔接策略,为中小城市高铁站点交通布局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