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提高旅客在大型客运站的换乘效率,本文以铁路旅客为研究对象,基于Vague集多目标模糊决策理论分析旅客的换乘偏好。通过对列车时刻表的实例分析,设计了从成都到哈尔滨方向于郑州、北京、武汉三地换乘的旅客换乘方案,并设计调查问卷得到旅客换乘偏好指标体系隶属程度的Vague集数据及不同换乘方案的优劣排序。并对方案评价指标赋权进行灵敏度分析,量化评价指标对于旅客换乘的影响程度,得到换乘方案最敏感的影响因素为换乘距离。所得结论可为广大客运站设计并改善换乘方案提供一定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为基础,分析乘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市原则。运用结构化层次设定指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指标量化,分层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大客流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运营安全风险等级,在考虑大客流流动性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问卷调查筛选具有一致性和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大客流下的城市轨道车站运营安全等级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组合赋权思想将客观权重与主观权重进行最优组合,得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利用云理论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的云模型,采用正、逆云发生器及云理论得到评估云和结果云,通过云的数字特征和云图比较直观展现评估结果。实例应用表明:云模型可较准确地评估客运站的运营安全风险等级,为大客流发生时车站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合理地分析出租车乘客满意度,从安全、便捷、舒适的角度定性研究出租车乘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租车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将乘客满意度划分为5个等级,并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熵权物元评价模型,定量呈现各级评价指标的满意程度,从而克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与模糊性。应用大连市出租车乘客满意度调查数据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车容车况、提醒乘客系安全带、路边等车时间指标权重相对较大且满意度情况较差,是影响乘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大连市出租车乘客满意度的最大综合关联度为0.04,隶属于比较满意等级,验证物元模型在乘客满意度评价中具有可行性。结果可以为出租车运营企业提高乘客满意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结合,克服了传统的可拓评价方法中单纯依靠指标数据赋权而忽略了指标自身对评价的重要性等弊端.在等级评定中,通过计算等级变量特征值得到等级所属程度.运用上述方法对北京现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路基养护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表明将改进的可拓评价方法运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路基养护质量评价中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确定AHP的桥梁加固方案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桥梁加固方案的模糊评价更为可靠,针对已有评价方法中评价指标模糊处理过于简化以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主观性强的问题,确立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等级与评价指标分级标准;根据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指标的隶属函数和桥梁加固方案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群组决策思想,建立了基于专家可信度的不确定型AHP法来计算指标的权重区间,并引入相对优势度分析法将指标的权重区间转换为数字权重,进而对指标进行赋权;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出基于不确定型AHP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于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方法适用于桥梁加固方案的模糊评价,与工程实际相吻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郑兰英 《轨道交通》2014,(12):28-29
列车内装设计主要是通过内装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以美化车辆内部旅客界面,给人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经久耐用,且能在高效运营下节省能耗。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乘客对列车内部旅客界面的舒适度要求也逐步提升,车辆的内饰作为旅客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水平和材料档次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旅客界面档次和舒适度。那么,如何提高列车内饰的设计水平?未来列车内饰材料技术发展方向如何?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高速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研究了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列车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服务质量,建立了合理的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指标的权重;考虑列车通信网络评估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和模糊熵的二维评估模型;建立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大容量和高可靠性列车通信网络仿真平台,获取各指标样本数据,运用二维评估模型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依据模糊理论最大隶属度法则确定列车通信网络性能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通信网络状态良好时,60%评估样本的网络性能等级为Ⅰ、Ⅱ级,在网络丢包率和误码率较大时,40%评估样本的评估等级为Ⅲ、Ⅳ级,表明二维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列车通信网络状态;与仅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较,两者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反映了二维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模糊综合评价法不能消除评估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评估结果缺乏精确度,因此,提出的方法更适合于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9.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针对铁路旅客需求特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旅客列车服务质量重要度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权重确定及评价方法上,运用专家打分法对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利用灰色关联度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集成对列车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以G55次、T261次、2083次列车为例,通过对三类不同类型旅客列车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及对比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旅客列车之间服务质量的差异结果,对比后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云理论与物元方法相结合的云物元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包括道路网络基础设施、政府监管以及路网服务水平3个方面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脆弱性等级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主观赋权(专家打分法)与客观赋权(熵权法)相结合融合的方法确定综合权重,结果更具有效性。通过青岛市的统计数据,对其路网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青岛市道路交通网络脆弱性评价等级为IV级,脆弱性等级相对偏高,与现实情况相符,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居民对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公路客运满意度水平却在逐年降低。建立公路客运满意度评价体系,并以哈尔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路客运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对公路客运站的乘客、服务人员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在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哈尔滨市公路客运的满意度水平为一般与满意,还存在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高速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在分析高速列车运行图与既有线列车运行图结构差异的基础上,从运行图生产效率、旅客服务质量和动态性能三方面提取评价指标并给出量化方法,建立了完整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评价指标体系.以郑州至西安北区段高速列车运行图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单张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评价方便可行,且可用于多张运行图的比选;郑州-西安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灰色评价结果为3.294,该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为良.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高速列车舒适度调查的成本,避免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高速列车座椅静态舒适度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首先,通过确定高速列车座椅舒适度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获得座椅舒适度计算方法;其次,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以高速列车座椅8项人机几何参数为输入、以座椅舒适度评价为输出的座椅静态舒适度评价模型;最后,进行实例研究,对构建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并对神经网络进行权值和阈值的提取,构建神经网络的数学表达公式. 研究结果表明:当神经网络为1个隐含层、13个节点时,训练达到误差均值2.13 × 10?3、均方误差6.091 × 10?6的理想效果,且不存在过拟合现象;利用CHR2的一、二等座椅人机几何参数测量数据及对应舒适度评价对该网络进行验证,验证显示一等座的神经网络预测值跟实际评价值误差为3.07%,二等座评价误差为1.42%,该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且优于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已有的列车运行图评价研究成果上,结合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特点,针对城际型和通过型2种不同类型的客运专线,建立完善的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详细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同时在指标分析过程中体现出2种不同类型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差异与侧重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注意力分配的高铁操纵台界面布局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驾驶员在高铁操纵台界面的注意力分配情况,以达到优化高铁操纵台界面布局设计的目的,采用CRH380D列车仿真平台,通过模拟驾驶实验的形式测定成都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14名驾驶员的注意力分配情况. 首先,将驾驶员的值乘过程分为发车准备、正线行驶、停车制动3个任务;其次,从视觉层、行为层、心理层3个维度出发,分别采集被试在3个任务中的眼动数据、操作轨迹、NASA-TLX量表主观工作负荷;最后,结合与被试的深度访谈,得出驾驶员对CRH380D列车操纵台界面的注意力分配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在CRH380D列车操纵台目前的界面布局设计中,驾驶员在执行驾驶任务时注意力分配最高的为ATP,其次为TCMS1;水平操纵面上21个开关按钮中,占用注意力较多的为开车门、停放制动和升弓、降弓按钮;眼动轨迹图与操作轨迹图比较复杂,驾驶员的主观工作负荷相对较高;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高铁操纵台界面布局设计的4条原则及一些相应的设计建议,并以CRH380D列车为例,得出其操纵台界面布局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节点重要度的概念应用于列车开行方案的计划制定,通过节点重要度评价指标的计算,建立了客运专线沿线城市的节点重要度三级层次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一级节点作为列车始发终到起迄点、二级节点采取不固定间隔式停站、三级节点采取低等级列车"站站停"的服务方式建立了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数学规划模型,利用lingo编程求解,实现了列车开行方案的停站优化算法.结合武广客运专线的本线列车开行方案制定,对本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列车密闭车厢内传染病的危害性, 研究了车厢内病毒的空间分布特性; 结合乘客间距离相关性分析结果, 构建了乘客感染预测模型, 对车厢内存在多感染者情况下每个乘客感染病毒的风险进行了评估; 为降低乘客乘车感染风险, 制定了列车乘客主动防护策略, 提出基于贪婪算法和变邻域局部搜索算法的混合启发式算法, 对车厢乘客布座问题进行优化求解; 通过基于距离的贪婪算法, 将列车固定坐标的乘客布座问题转换为最多乘客数最少病毒重叠区问题, 得到座位可行解, 并汇总各可行解得到可行域, 再基于变邻域的局部搜索算法改进座位可行解, 得到最优乘客布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建立的感染概率评估模型可有效预测乘客感染病毒的风险, 结合基于混合启发式算法的主动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乘客乘车的感染风险; 针对短途旅客, 随着乘车人数和车厢内感染者的增加, 高风险感染者由1人增加至7人, 中风险感染者由0人增加至3人, 低风险感染者由47人增加至83人; 相较于无序就坐, 采用本文制定的布座策略可消除乘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8.
客运服务质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是进行乘客满意度测评。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构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测评模型,从服务质量、服务设施、服务安全、服务环境等4个方面确立了指标体系,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通过对某城市地铁的调查,测得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并深入分析了每一指标的影响力。最后实例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