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铺装层材料对箱梁温度场的影响,以槎滘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对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在不同厚度下的温度场进行计算与分析,并比较了两种不同铺装层的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沥青铺装层更适合作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铺装层,且其厚度宜在5-15 cm之间.  相似文献   

2.
将桥面铺装层看作支承在桥梁上部结构上的薄板,对主梁结构和铺装层同时采用有限元进行离散。通过有限元分析,掌握了桥面铺装结构的受力特性,为桥面铺装层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连续梁桥沥青铺装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对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沥青混凝土铺装进行应力分析,通过荷载不同位置下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拉应力、剪应力分析,确定出荷栽的最不利布置位置。分析荷载最不利布置下铺装层模量对铺装层拉应力及层间剪应力的影响规律,为桥面铺装层材料选择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桥面铺装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桥面铺装是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必要条件.论述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水平及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铺装厚度和模量对铺装层剪应力的影响,为桥面铺装的剪切设计提供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通过改变铺装层厚度的变化,分析不同铺装层厚度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状态。对不同铺装层厚度作用下的铺装层内应力和铺装层表面变形以及水泥混凝土层的应力状态依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大(五里)至莲(花院)迁安段新建工程桥面铺装层的施工,简介了桥面铺装层的施工工艺,总结了桥面铺装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为以后桥面铺装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桥面铺装层的破坏已成为桥梁主要病害之一,其既有结构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铺装材料本身的原因。文章在分析铺装层的受力变形时,将铺装层与正交异性板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分析不同荷载作用下桥梁铺装层的受力特性。通过分析3种典型铺装结构受力特性.研究铺装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钢桥面铺装采用SMA、EA、GA和ERS四种铺装结构,结合对其防水粘结体系和铺装层使用情况的调研,分析了不同防水粘结层和铺装层的使用效果,并对典型铺装结构进行对比,评述了其使用耐久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高速公路桥面铺装合理结构.避免沥青混凝土铺装桥面早期破损,提升高速公路服务质量.通过结合某高速公路实验了微表处桥面铺装.即下层采用18~20cm厚钢筋混凝土铺装,上层铺设双层15mm厚改性沥青微表处。  相似文献   

10.
界面缺陷对桥面铺装层受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桥面铺装层与桥面板之间有无界面缺陷情况的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桥面铺装层的受力特性和界面连接状况对层间剪应力分布的影响,为铺装层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锐 《北方交通》2012,(6):13-15
通过对复合式路面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沥青层温度场对比研究,可为复合式路面或"白改黑"路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沥青层的设计及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将沥青层看作是厚度和材料不全相同的2~3层,然后逐层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路面结构沥青层的温度场非常相似,认为温度作用下复合式路面沥青层的设计及施工经验可借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2.
分析西部地区县乡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通过对路基路面设计参数(结构层厚度和材料模量)的变化对路基路面工作状态影响的研究,得到路面结构强度随各结构层设计参数变化规律,确定路面结构的敏感性层位,推荐出设计参数的建议值,为县乡公路土基强度等级划分及路基路面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西部地区县乡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通过对路基路面设计参数(结构层厚度和材料模量)的变化对路基路面工作状态影响的研究,得到路面结构强度随各结构层设计参数变化规律,确定路面结构的敏感性层位,推荐出设计参数的建议值,为县乡公路土基强度等级划分及路基路面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蔡宇鹏 《交通标准化》2007,(10):177-181
玉林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半刚性基层上铺设碎石过渡层,多年的施工实践表明,碎石过渡层沥青路面在保证路面质量的同时,可提高路面的使用耐久性和稳定性、减少半刚性基层裂缝向面层的反射、避免水对承重基层的冲刷,因此推荐该结构作为今后路网改造工程中优先考虑的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动位移响应规律,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建立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将车辆随机动荷载作用在有限元模型上,通过改变路面结构层厚度与模量,研究了路面结构测试区竖向动位移变化规律,建立了测试区动位移峰值与路面结构层参数的数学模型,进一步揭示了路面结构动态响应问题. 计算结果表明:路面结构测试区动位移峰值随土基模量的增大而减少;土基模量对测试区动位移峰值影响最为敏感,两者的数学模型近似呈对数关系,测试区动位移峰与面层厚度和基层厚度近似呈线性关系,与底基层厚度近似呈对数关系;不同的面层模量、基层模量和底基层模量对应的测试区动位移曲线几乎重合,因此不是影响测试区动位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为路面承载力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荷载条件下变化沥青路面结构层的模量,找出沥青路面在超载作用下随结构参数变化路表弯沉、面层拉应力、基层拉应力、底基层拉应力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等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针对超载作用下的沥青路面要合理控制各结构层之间的模量关系,同时提高土基模量.为超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设计、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材料,通过借助MMLS3加速加载试验方法,分析了大跨径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面层、粘结层与钢箱梁底层受力变形与加载次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环氧沥青铺装各结构层动载变形分布范围稳定.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其抗疲劳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够获得实际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内部的力学响应,以G112国道工程为依托,结合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经验,设计四种不同的路面结构形式,在沥青层和半刚性基层埋入应变传感器测量设备,通过不同的车辆荷载的作用,实现路面结构内部应变的测量,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和组合设计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路面垫层是连接路面与路基、防水层、隔水层以及道路面荷载的纽带,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道路施工中路面垫层施工流程、施工质量基本要求、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并提出路面垫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路面垫层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20.
AK-13A抗滑层是一种新型的沥青表面层。检测资料表明,铺筑抗滑层试验段后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或超过相关质量要求标准。不仅增加了路面的稳定性、耐磨性、永久性,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年限,而且提高了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能力,从而增加了行车安全性、舒适性,还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估量。因此.抗滑层的铺筑对于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促进交通事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