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中青年患者甲状腺激素及其敏感性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及同期门诊就诊的年龄在18~65周岁的患者620例,根据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308例)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312例)。进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两组间甲状腺激素及其敏感性指标表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甲状腺激素及其敏感性指标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中青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男性)占比、体质量、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FT3与FT4比值(FT3/FT4)、甲状腺反馈分位数指数(TFQI)、参数化的TFQI(PTFQI)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甘油三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指数(TSHI)、促甲状腺素抵抗指数(TT4RI)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 ,甲状腺自身抗体 (thyroidautoantibody ,TAA )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探讨检测指标间相互关系 ,并且评估该人群甲状腺功能状态。方法 对西安地区某单位全体职工 2 0 5 6人进行血清TSH、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5项指标检测 ,并由调查员逐一调查以排除总体中已确诊的甲状腺疾病、怀孕、服用性激素及锂剂者。结果 研究总体中甲减患病率为 9.97% ,甲亢患病率为 6 .6 1%。在未知组 (即研究总体中去除已确诊甲状腺疾病、怀孕、服用性激素及锂剂者 )中 ,TSH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6 0~ 6 9岁组TSH值达高峰 ,女性和男性的TSH中位数分别为 2 .4 7和 3.31IU·mL-1。当TAA阴性时 ,这种增高趋势仍存在 ,但是TSH始终无性别间差异。TAA阳性率女性 9.76 % ,男性 1.6 9% ,有明显的性别间差异 ,但各年龄组间分布较一致。TAA阳性率与TSH有相关性 ,随TSH变化呈倍数增长。结论 应重视甲状腺功能的筛查 ,尤其是老年人群 ,对男女人群均应进行定期甲功筛查 ,以期早期发现甲状腺疾病 ,最大限度的减少甲状腺疾病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检出情况,探讨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搜集我院体检部4 527名体检者的资料,按超声结果将体检者分为甲状腺结节组和非甲状腺结节组,采集两组人群的病史、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等资料并做统计学分析,检测TT3、TT4、TSH、TGAB、TPOAB以评估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 1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31.8%,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8.4%vs.27.1%,χ2=64.44,P<0.001);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9.1%,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1.4%vs.5.9%,χ2=40.39,P<0.001)。2与非甲状腺结节者相比,甲状腺结节患者仅TT3明显升高(t=6.04,P<0.001),而TT4、TSH、TGAB、TPOAB的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甲状腺结节者年龄、收缩压、TG、LDL-C及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甲状腺结节者(P<0.001)。结论西安地区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高收缩压、血脂异常及高尿酸水平均与甲状腺结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加强此类人群甲状腺结节的筛查及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锂盐对双相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131例双相障碍患者分为非锂盐组(78例,未用过碳酸锂),锂盐组(53例,用过碳酸锂)。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结果非锂盐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率明显低于锂盐组(躁狂:6.3%vs.28.0%,P<0.05;双相抑郁:10.8%vs.32.1%,P<0.05)。非锂盐组中躁狂患者长病程(>60个月)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明显的相关性;躁狂患者血清TSH与病程呈正相关;双相抑郁患者T4水平降低与发作次数有关。锂盐组躁狂患者严重程度和发作次数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明显的相关性;双相抑郁患者T3水平降低与性别有关,TSH水平升高与长病程有关。结论双相障碍患者非锂盐组及锂盐组的双相障碍患者在流行病学及甲状腺功能减退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饮食结构变化诱导SD大鼠肥胖及血压变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饮食结构变化对正常大鼠代谢及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高脂组和对照组。以脂肪占热卡53%饮食喂养5、10周,观察实验大鼠收缩压、体质量、腹部脂肪量和空腹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等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脂组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5周组(105.506±4.634)mmHgvs.(100.060±4.773)mmHg,P<0.05;10周组(108.555±3.948)mmHgvs.(101.485±4.223)mmHg,P<0.01];高脂组大鼠体质量、腹部脂肪量及代谢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大鼠收缩压(SBP)随体质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增加而升高;大鼠血FFA与SBP、腹部脂肪占体质量的百分含量(Vfat%)、FINS、FPG、TG等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正常大鼠肥胖、代谢紊乱及血压升高;血游离脂肪酸升高可能为其糖脂代谢紊乱与血压升高的联系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对照及63例用利培酮或奥氮平治疗4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及健康对照的血浆T3、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3、T4、TSH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T3、T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利培酮治疗后血浆T3水平明显升高,较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T3、T4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利培酮治疗有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甲状腺细针抽吸(FNAB)细胞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甲状腺细胞病理学诊断的82例AIT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分别进行TSH、TPOAb、TGAb及T4等检测,分析血清学指标与细胞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①82例患者中TPOAb、TGAb的阳性率分别为91.4%和74.4%,约有半数(47.6%)TSH值位于正常值范围内(0.3~5 mu/L);②所有患者细胞病理学均存在淋巴细胞不同程度的浸润,49.3%可见生发中心,32.8%可见嗜酸性变细胞(Askanazy细胞),26.9%可见浆细胞,22.4%可见胶质,9%可见多核巨细胞;③将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分级,分别与TSH、TPOAb及TGAb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仅淋巴细胞极重度浸润者其血清TSH、TPOAb水平较其他组显著升高(P<0.05),其他细胞病理学改变与血清学指标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 TPOAb、TGAb是AIT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以及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了108例甲减患者的心肌酶水平,其中桥本甲状腺炎31例、萎缩性甲状腺炎28例、Graves甲亢经131Ⅰ治疗24例、Graves甲亢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5例,并与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比较。结果甲减患者血清中各种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显著升高,以CK为著(P<0.05),且CK、CK-MB水平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病因所致的甲减组之间各种酶水平的比较未显示明显不同。结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可致心肌酶活性改变,且CK、CK-MB升高的幅度与甲减的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甲减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4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45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高血压组依据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又分为调脂组和未调脂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补体C3、C4和HCY、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等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补体与HCY及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补体C3、C4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亦显著升高(P<0.05)。高血压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补体C3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均呈正相关(P<0.05);补体C3、C4与同型半胱氨酸无关(P=0.073,P=0.699)。与未调脂组比较,调脂组补体C4、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显著降低(P<0.05)。调脂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补体C3、C4与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指标无关(P>0.05);补体C3、C4与同型半胱氨酸无关(P=0.074,P=0.894)。结论补体C3、C4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补体系统激活是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调脂治疗明显减轻高血压患者的免疫损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原发性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姜黄素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给予单纯性肥胖大鼠姜黄素后,检测体重、脂体比、血脂和肝肾功能,并用组织病理及透射电镜观察脂肪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减肥机制。结果给予姜黄素后,可显著减缓单纯性肥胖大鼠体重增长速度,降低体脂含量(P<0.05);高剂量姜黄素可明显降低血清中TC水平(P<0.05),显著提高HDL、apoA水平(P<0.05);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给予姜黄素后,脂肪细胞的体积明显减小,核膜、细胞间质等脂肪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姜黄素具有降脂减肥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apoA含量,促进HDL-C合成;降低apoB水平,加速LDL-C分解,从而加速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分解、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和患者生存期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评价指标。方法对2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普通肝病患者和5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浆凝血功能检测,并观察肝癌分期与凝血功能的关系;进行随访并收集相关的预后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凝血指标和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生存期及血栓性疾病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指标变化不仅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显著,而且随着肝癌分期程度的加重,凝血功能障碍加剧(P<0.05);D-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水平与晚期肝癌患者的远期生存呈负相关。结论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能从多方面及时、准确地反映肝癌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及危险程度,动态地观察凝血功能指标有利于对肝癌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好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TSH)分泌瘤引起中枢性甲亢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11月间 ,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治疗的 7例垂体TSH分泌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7例垂体TSH分泌瘤占我院同期诊断的垂体腺瘤的 2 .5 6 % ( 7/ 2 70 ) ,功能性垂体腺瘤 3.95 % ( 7/ 177)。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1例 ,平均年龄 4 2 .7± 17.3( 2 4~ 70 )岁 ,平均病程为 38.7± 31.4 ( 1~ 84 )月。首发症状以甲状腺毒症为突出表现的占 5 6 % ( 4 / 7) ,其他表现的占 14 % ( 1/ 7) ,意外发现的占 18% ( 2 / 7)。确诊之前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 5 6 % ( 4例 ) ,平均治疗时间 14± 12 ( 3~ 37)月 ,接受13 1I治疗的 14 % ( 1/ 7)。查体 :确诊时 7例患者中存在甲状腺肿大者占 85 % ( 6 /7) ,均无突眼。化验 :确诊时血清FT4和FT3水平高于正常的 10 0 % ( 7/ 7) ,平均血清TSH水平在 6 .2 5 2± 3.199( 3.6 3~12 .86 ) μIU·mL-1,抗甲状腺抗体均阴性 ,甲状腺13 1I摄取率正常范围 85 % ( 6 / 7) ,降低 14 % ( 1/ 7) ,TRH兴奋试验无反应或反应正常 ( 3/ 3)。血清GH、PRL、ACTH、FSH和LH水平均在正常范围。鞍区MRI检查为大腺瘤 (直径在 2~ 10c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yG指数与残余胆固醇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268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以TyG指数中位数值为界限将研究对象分为低TyG指数组和高TyG指数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与代谢危险因素指标间的差异,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代谢相关危险因素与TyG指数的相关性,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残余胆固醇水平对TyG指数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男性占比、吸烟史、饮酒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残余胆固醇、血尿酸、TyG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残余胆固醇、血尿酸水平与TyG指数呈正相关(P均<0.05);HDL-C水平与TyG指数呈负相关(P=0.01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在高脂饮食所致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刚断乳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在第8、12、16周末测量体质量、内脏脂肪质量及肝脏质量;检测血清肝功能;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肝脏内质网情况;RT-PCR法检测两组大鼠肝细胞内活化转录因子6(ATF6)、糖调节蛋白78(GRP78)mRNA的表达。结果 1高脂组大鼠体质量和内脏脂肪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高脂组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均随时间延长轻度升高(P>0.05),ALT在第16周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3HE染色光镜下可见高脂组在第8周肝内出现小泡性脂肪变性,12~16周时,肝脏脂肪变性进一步加重。4电镜下可见,8周时,高脂组大鼠肝细胞内聚集大量脂滴,结构基本清晰,粗面内质网结构基本正常;12周及16周,细胞内脂滴增加,粗面内质网池内可见线样结构沉积。5高脂组大鼠肝组织内ATF6、GRP78mRNA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幼年高脂饮食可引起内脏脂肪聚集、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功损伤。高脂饮食诱导肝损伤的机制可能与ATF6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一项大型社区研究,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预期冠心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无抑郁组2 532例,有抑郁组2 758例。比较两组一般人口学、冠心病风险相关资料、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与冠心病风险有关的因素。结果 (1)人口学资料:与无抑郁组相比,有抑郁组的平均年龄更高、女性占比更多、婚姻状况不佳者更多、合并的慢性病数量更多(P均<0.05);(2)与冠心病有关的风险指标:与无抑郁组相比,有抑郁组的糖尿病患者更多、收缩压显著升高(P<0.05)。两组的吸烟者比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有抑郁组的冠心病风险显著高于无抑郁组(P<0.05);(3)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抑郁组的躯体功能评分、躯体自理能力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高于无抑郁组(P均<0.001);(4)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合并糖尿病、吸烟、收缩压和舒张压、HDL-C和LDL-C等与冠心病风险有关的因素外(P<0.05),流调用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CS患者394例,以BMI≥28.0kg/m2,或WHR男性>0.9,女性>0.85为肥胖标准,分为ACS肥胖组(n=78)和ACS非肥胖组(n=316),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101)。根据198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规定的冠脉血管图像分段评价标准和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ACS肥胖组和非肥胖组肥胖指标、血脂指标及Gensini积分水平变化,相关性分析肥胖组Gensini积分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CS肥胖患者LDL-C/HDL-C比值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ACS肥胖患者Gensini积分、TC、ApoB浓度在LDL-C/HDL-C高值亚组显著高于低值亚组(P<0.01),ApoA1在LDL-C/HDL-C高值亚组显著低于低值亚组(P<0.05)。Gensini积分在LDL-C/HDL-C低值亚组与高值亚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511,P<0.05),而Gensini积分水平与LDL-C水平无明显相关性(t=-0.706,P>0.05)。结论 ACS肥胖患者血清LDL-C/HDL-C比值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LDL-C/HDL-C比值较单纯LDL-C浓度能更好地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内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男性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成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宁夏吴忠市和银川市中老年男性910例。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血压,检测睾酮(TT)、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游离睾酮(FT),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测定外周血AR基因CAG重复序列长度。根据是否患有MS分为MS组(共304例)和正常对照组(共606例)。结果正常对照组与MS组的AR基因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的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CAG重复序列数<22组的收缩压显著高于CAG重复序列数≥22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显著低于CAG重复序列数≥22组。但两组间的舒张压、其他血脂水平、FBG、FINS、BMI、TT、FT指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CAG重复序列数<22组较CAG重复序列数≥22组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率,但是两组之间的MS及其他组成成分疾病的患病率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R基因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和HDL-C水平降低的发生有关,但是与MS的患病率无关。AR基因外显子一CAG重复序列数目<22可能是患高血压病和HDL-C水平降低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血尿酸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例数和百分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研究血尿酸水平和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80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81±14.26)岁,其中男性525例(64.98%),女性283例(35.02%),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6.46%。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18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尿酸为253~309、309~368、>368μmol/L各组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分别是1.55(95%CI:0.71~3.37)、4.03(95%CI:1.89~8.49)和7.09(95%CI:3.37~14.89)。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是否与高尿酸血症(HUA)存在相关性。方法 以参加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医院健康体检且符合要求的4 885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基本信息、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所有数据先按性别分组,再分别依据PDW值四分位数将其各自分成四个水平,比较不同PDW水平组血清尿酸(UA)水平及HUA患病率的差异,并分析PDW与年龄、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血常规其他指标的相关关系;分析HUA患病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PDW水平对HUA患病的独立影响。结果 男性和女性研究人群PDW四水平组的血清UA水平及HUA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且PDW水平与血清UA水平呈正相关(P<0.05)。此外,PDW还与年龄、空腹血糖、肝和肾功能指标以及血脂和血常规中的某些指标有关。以上指标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及血脂相关指标可能均是HUA患病相关因素(P<0.05),男性HUA患病相关因素可能还包括血小板计数(P<0.05),女性可能还包括年龄、空腹血糖、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度和PDW(P<0.05)。排除...  相似文献   

20.
肥胖高血压患者糖、脂质代谢紊乱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肥胖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指数及血清、脂肪组织中脂蛋白脂酶(LPL)含量和活性变化,探讨糖、脂质代谢紊乱与肥胖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关系。方法选取122例肥胖高血压患者及等量正常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血压、血脂、血糖、血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部分病例测定血清及脂肪组织的LPL含量和活性。结果肥胖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BS)、血胰岛素(IN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LPL含量、HDL水平、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脂肪组织中LPL的含量无显著差别(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淸LPL含量与BMI(r=-0.64)、WHR(r=-0.59)、TG(r=-0.78)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与ISI(r=0.53)、HDL(r=0.46)呈正相关;脂肪组织中LPL含量及活性与上述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肥胖高血压患者多合并有糖、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血清LPL在其代谢紊乱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