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汽车安全性能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汽车安全性通常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包括合理的车身结构安全性和乘员约束系统。车身结构件变形吸收能量以减轻对乘员的冲击,利用乘员约束系统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并减轻乘员和车内部件发生二次碰撞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汽车被动安全性能是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员的伤害。汽车事故主要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和车辆滚翻等。美国是最早制定正面碰撞安全法规(FHVSS208)国家。1999年美国NHTSA统计,汽车碰撞事故中,正面碰撞约占49%,侧面碰撞约占25%,追尾碰撞约占22%,汽车碰撞试验重点是正面碰撞。 为了满足强制性碰撞法规,法规要求需配备安全气囊系统,为车内乘员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提供更好的保护。如果没有安全气囊,即使使用了安全带的乘员,特别是驾驶员,在严重的碰撞中,他们的头部、脚部、颈部也会与汽车内饰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对降低正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旨在阐述汽车安全气囊的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以及安全气囊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特别指出了汽车整车碰撞对安全气囊设计及其工作性能的要求,同时展望了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2种。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被动安全是指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约束系统保护乘员的能力。当汽车发生事故时,对乘员的伤害是在瞬间发生的。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领域的核心产品之一,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有效地减少地乘员伤害,同时因其价格适中,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障碍物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小重叠碰撞事故中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作用,分析了小重叠碰撞事故类型并获得识别小重叠碰撞的3个特征参数: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曲线长度比值和汽车主要受力方向。基于特征参数变量,结合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开发了新型二级模糊安全气囊控制算法,来识别小重叠碰撞类型,并根据碰撞类型展开安全气囊。通过训练合适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该算法的性能得以提高。最后,经台车试验对新型安全气囊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发生小重叠碰撞事故时,基于ANFIS的新型安全气囊控制算法能准确识别小重叠碰撞类型,及时展开前安全气囊和侧气帘,改善了其对乘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碰撞事故的发生,及时向高速公路一定范围内的相关车辆提供事故预警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车辆碰撞事故预警模型。首先,基于4G和DSRC通信网络构建了高速公路通信场景与事故预警框架。其次,建立了高速公路环境下双车道两车相撞的事故场景,分析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发生碰撞的动机以及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类型。最后,分析了追尾碰撞与侧向碰撞发生之前两车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接近的全过程,探索两种碰撞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建立潜在碰撞事故判定规则,并基于车路协同技术建立了以时间、位置、速度、车间距以及制动距离为参数的车辆追尾碰撞预警模型与车辆侧向碰撞预警模型。针对实车场地试验对碰撞事故测试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基于Veins仿真平台搭建了具备4G和DSRC异构通信网络环境的高速公路车联网仿真场景,对两种事故预警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车速低于120 km/h的情况下,通过潜在碰撞事故判定得到预警结果,并给相关车辆发送事故预警消息广播,能有效避免追尾碰撞和侧向碰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安全气囊作为辅助的乘员约束系统,主要用来防止乘员在前碰撞事故中与驾驶室内饰件的二次碰撞。本文根据安全气囊对乘员不同身体部位进行的保护,详述了不同位置汽车安全气囊的功能、结构和ECU对安全气囊的时间控制,并对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鹰 《汽车技术》1998,(4):32-33
1引言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各大城市间的高速公路越来越多。毋庸置疑,高速公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也相应地产生了许多交通问题。由于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很快,因此,一旦在行驶时发生故障,驾驶员往往来不及反应,容易发生事故,甚至造成多辆汽车追尾相撞的恶性事故.为了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尽可能保护乘坐者,减少伤亡,国外已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安全气囊.它可以安装在车门、座椅、转向盘、仪表板等位置.在汽车碰撞时,安全气囊能够迅速充气膨胀以阻挡乘坐者,防止他们撞上汽车的刚性部件,从而达到保护乘…  相似文献   

7.
在安全气囊系统(SRS)设计中,需要SRS能够精确感应汽车发生的碰撞,并按照程序判断碰撞事故的严重程度。文章采用滚球式碰撞传感器来检测和判断汽车发生碰撞后的撞击信号。汽车发生碰撞时,滚球式碰撞传感器能根据汽车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自动选择安全带预紧器动作或与安全气囊同时工作,从而避免了气囊的浪费。滚球式碰撞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好、制造成本低以及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已经成功用于多款车型。  相似文献   

8.
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辅助安全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汽车发生严重的正面碰撞事故时,会像气球一样自动充气膨胀,从而保护驾驶员和前座乘客免受或少受伤害,文章以广州本田雅阁轿车为例,阐述了安全囊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只有正确识别安全气囊故障自诊断系统通过指示灯发出的各种故障码闪烁信号,并予及时消除,才能保证安全气囊系统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9.
汽车结构的被动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安全性是指发生事故时,汽车保护乘员安全的能力。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碰撞事故各异,即很难找出完全一样的两起交通事故。但从对大量汽车事故的统计分析来看,汽车发生碰撞的类型基本分为三种: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据统计,正面碰撞  相似文献   

10.
汽车安全气囊是汽车安全开发中重要的部件,其可靠性是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期望点爆工况下安全气囊未点爆、延迟点爆,会使驾乘人员受伤严重。另外,正常行驶工况下安全气囊误点爆不仅会造成驾乘人员伤害,还会增加车辆维修成本。因此为验证汽车安全气囊性能和质量,国家2019年发布GB/T 37474-2019《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误作用试验的方法和要求》。本文就安全气囊匹配试验矩阵,以及气囊标定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为汽车安全产品标定及验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歆儿 《汽车与配件》2004,(12):23-23
Volvo汽车公司在驾驶员和乘员安全上的研究工作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还特别针对特殊乘员,如孕妇、儿童的乘车安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最近,Volvo汽车公司开始重点研究如何在发生正面碰撞事故时保护头颈部不受伤害。WHIPS头颈部保护系统已成为所有型号Volvo汽车的标准配置,可在发生追尾碰撞事故时使永久性颈部  相似文献   

12.
<正>侧面碰撞事故是最危险的交通事故类型之一。据统计,德国每年约700人因侧面碰撞事故死亡,约占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由采埃孚开发的全新预碰撞安全系统采用外置侧面安全气囊,能在车辆撞击前数毫秒内启动。该气囊产品的工作原理是新增一个防撞缓冲区,将侧面碰撞的冲击力最多减轻40%,从而能够有效保护乘员安全。采埃孚将安全气囊连接到传感器系统,并开发全新算法提前预知碰  相似文献   

13.
《世界汽车》2004,(5):34-35
WHIPS头颈部保护系统目前已成为所有型号Volvo汽车的标准配置,可在发生追尾碰撞事故时使永久性颈部伤害的危险减少一半。Volvo公司的下一步行动,是研究如何在发生正面和侧面碰撞事故时也能提供同样程度的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14.
正挂号专家门诊,直击汽修疑难杂症!Q熊老师您好!检修安全气囊引爆后的车辆,发现前挡风玻璃也出现破损,这种情况是否说明安全带也有问题,需要更换?甘肃读者:张露A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在保护乘员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当汽车和障碍物之间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一次碰撞的结果导致汽车速度急剧下降。例如,一辆汽车以50km/h的速  相似文献   

15.
根据各种碰撞事故统计表明,汽车发生的正面碰撞事故约占41%,追尾碰撞事故占12%,而各种各样侧面碰撞事故约占47%,从事故伤亡比例来看,轿车侧面碰撞事故的伤亡率要远远高于轿车正面碰撞和追尾碰撞事故的伤亡率。  相似文献   

16.
郭普战 《汽车运用》2012,(11):33-34
安全气囊为汽车辅助防护系统或辅助束缚保护系统,该系统旨在减轻人员遭受意外猛烈撞击时的伤害程度。当汽车遭受撞击使车速急剧变化、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等危险情况时,安全气囊能迅速膨胀打开,承接并缓冲车辆紧急停下时的惯性作用力,使车勤人员、乘员头部和身体产生的向前作用力得到反向分解、分化,减轻人体所遭受的伤害,起到保护身体的功效。一、安全气囊的安全使用设计与设置  相似文献   

17.
林喆  杜汇良  周青 《汽车技术》2006,(Z1):52-54
追尾碰撞事故导致挥鞭伤,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支出。根据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在追尾碰撞发生时,减小头枕与头部的水平距离可以降低挥鞭伤的程度。为了弥补传统纯机械主动头枕响应滞后的不足,采用机电结合的方法,根据自主巡航系统提供的信息,提前判断并启动头枕,从而保护乘员。分析了追尾碰撞中颈部的保护策略,研究了追尾防撞和预警算法,根据基于安全间距的追尾防撞模型和安全度评定算法编写了可视化的判断算例。算例具有如下功能:根据输入的跟车信息判断安全度;追尾碰撞NIC值的估算;碰撞后两车的运动追踪。  相似文献   

18.
汽车安全气囊是自动为乘员提供碰撞保护的系统。所谓“自动”是指车上乘员不需要做任何动作,一旦发生碰撞事故时,就会受到该系统的保护。在国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装备了气囊,交通事故死亡率已有所下降,尽管如此,气囊并不能取代安全带,而只能作为乘员的辅助约束系统。 现将安全气囊的作用以及使用中的问题阐述如下: 1.气囊的作用 在乘员使用安全带的情况下,气囊有助于减轻胸、头和面部在碰撞时受伤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了辅助控制系统-乘客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座椅压力传感器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乘员在座椅上的体压分布信息识别乘客体型特征,辅助控制汽车安全气囊的爆发.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若副驾驶位是儿童或小个子乘客,安全气囊将不会爆发.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识别乘客类型,为准确控制安全气囊爆发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安全气囊的报废处理过程和报废处理时应注意的事项。当报废带有安全气囊的汽车或转向盘垫块(内含安全气囊组件)时,必须引爆安全气囊,以防安全气囊误爆引起的事故。带安全气囊车辆的报废处理步骤为:拆下蓄电池搭铁线→安装SRS安全气囊处理工具→引爆安全气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