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丘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异常与记忆减退的相关性。方法 对22例ESRD患者(ESRD组)和28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组)行听觉词语学习测试-华山版(AVLT-H)评估记忆功能,随后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并行基于丘脑的全脑FC分析比较两组间丘脑的FC差异,最后进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HC组相比,ESRD组患者IR-S(P=0.002)、SR-S(P<0.001)、LR-S(P=0.005)得分显著降低;同时,ESRD组右侧丘脑与左侧额上回眶部、左侧顶上小叶、右侧枕上回、右侧楔前叶及右侧额中回的FC降低(P<0.05,TFCE校正),ESRD组左侧丘脑与左侧直回、左侧顶上小叶及右侧顶上小叶的FC降低(P<0.05,TFCE校正),ESRD组左侧丘脑与左侧直回的FC值与IR-S(r=-0.499)、SR-S(r=-0.458)及LR-S(r=-0.45...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方法,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纳入27例ESRD患者(ESRD组)和2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认知能力进行评分。采集rs-fMRI数据,应用DPABI软件计算ESRD组和对照组双侧大脑半球镜像对称体素间的VMHC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VMHC值,得到两组间VMHC值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并对ESRD患者差异脑区的VMHC值与MoC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SRD组双侧中央前回、中央沟盖、中央后回、顶下小叶、颞上回、杏仁核、海马旁回、梭状回、岛叶VMHC值降低(高斯随机场校正,体素P<0.001,簇群P<0.05),ESRD组双侧顶下小叶平均VMHC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19,P<0.05),其他存在差异脑区的平均VMHC值与MoCA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ESRD患者在静息态下存在多个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降低的脑区,其中双侧顶下小叶可能在其产生认知功能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尿毒症不宁腿(uremic restless legs syndrome,URLS)患者脑部自发神经活动的改变,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URLS神经机制的探索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6例URLS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对患者组进行临床资料收集,计算两组的大脑局部一致性(ReHo)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存在情绪心理的异常,而且患者组双侧辅助运动区、双侧丘脑、左侧岛叶、左侧海马ReHo值较对照组均增高(P均<0.05),前扣带回、双侧中央后回、右侧杏仁核ReHo值较对照组均减低(P均<0.05);患者组RLS严重程度评分与透析龄(r=0.57,P=0.002)、甲状旁腺激素(r=0.419,P=0.033)、BAI(r=0.528,P=0.006)、BDI(r=0.567,P=0.003)呈正相关。结论 URLS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焦虑、抑郁等因素相关;URLS患者感觉运动脑区神经元活动一致性存在异常,这种异常对解释维持性透析患者出现不宁腿症状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基于种子点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研究尿毒症不宁腿(uremic restless legs syndrome, uRLS)患者的岛叶功能连接改变,探寻不宁腿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uRLS患者(uRLS组)和2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高分辨3DT1结构成像,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分析两组前后岛叶灰质体积差异,选取有差异的区域进行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并组间比较,随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寻找与RLS严重程度评分显著相关的功能连接特征,进一步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探寻与RLS评分相关的临床血清学检测指标,并与岛叶功能连接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RLS组灰质体积减小的区域位于左侧后岛叶(P<0.05,FWE校正),根据基于VBM结果的ROI分析,以左侧后岛叶作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与双侧初级感觉运动区(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 S1)、双侧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 SMA)及中扣带后部(posterior mid-cingulate cortex, pMCC)功能连接度减低。患者组RLS严重程度评分与左侧后岛叶功能连接度呈负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双侧S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RLS严重程度评分仅与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r=-0.449,P=0.015),uRLS组血红蛋白浓度与左侧后岛叶-左侧S1功能连接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uRLS患者存在后岛叶的形态学改变,岛叶-S1功能连接度减低与患者RLS症状严重程度有关,低水平血红蛋白可能是uRLS患者大脑功能连接特征异常密切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脑认知功能异常相关的灰质皮层微结构改变及其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4例血液透析开始前的ESRD患者(患者组)和3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高分辨3D T1结构成像,利用基于表面的形态学(surface based morphology, SBM)分析方法检测2组的大脑灰质皮层厚度差异,在回归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后,对患者组的SBM分析结果进行临床行为认知量表评分及血清学实验室检查指标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在透析治疗前就已经出现了广泛的大脑皮层厚度减低(P<0.01,FDR校正),主要包括双侧中央后回、双侧中央前回、双侧顶下小叶、双侧楔前叶以及部分额叶、颞叶区域。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组血尿酸水平与右侧楔前叶的皮层厚度呈负相关(r=-0.543,P<0.01),AVL-IR评分与双侧顶下小叶皮层厚度呈正相关(右侧r=0.522,左侧r=0.649,P均<0.01)。结论 ESRD患者首次透析前就存在广泛皮层厚度减低,且与整体认知、瞬时记忆功能下降有关;高的血尿酸浓度是首次透析前ESRD患者皮层形态学改变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患者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与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双相障碍患者27例(病例组),其中躁狂发作相17例(躁狂组),抑郁发作相10例(抑郁组);健康对照组23例(对照组)。使用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估各组间的认知功能,应用16SrRNA测序技术获得组间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与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①认知功能:病例组和躁狂组在符号编码及迷宫测验上的得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病例组在霍普金斯词语学习上的得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抑郁组在霍普金斯词语学习上的得分较对照组(P<0.01)和躁狂组(P<0.05)降低。②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与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拟杆菌属-普通拟杆菌种的相对丰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40,P<0.01);双歧杆菌种的相对丰度与杨氏躁狂量表(YMRS)总分呈负相关(r=-0.53,P<0.05);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总分(r=-0.70,P<0.05)及心境恶劣因子分(r=-0.64,P<0.05)呈负相关,志贺菌属的相对丰度与MADRS的抑制因子分呈负相关(r=-0.66,P<0.05);大肠埃希氏菌菌种的相对丰度与MADRS抑制因子分呈负相关(r=-0.66,P<0.05)。躁狂组双歧杆菌种的相对丰度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P<0.05)。抑郁组双歧杆菌种、大肠埃希氏菌种及志贺菌属的相对丰度与认知功能相关呈负相关(P<0.05)。结论双相障碍急性发作期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菌群相对丰度的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丘脑结构、功能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78例ALS患者及49例健康对照者的3DT1结构像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采用顶点分析比较两组丘脑形态学差异;对功能磁共振图像以丘脑亚区为种子点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并与认知量表评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顶点分析显示,ALS组双侧丘脑前额叶、颞叶亚区萎缩。功能连接分析中,患者组丘脑运动-感觉亚区与右侧运动区域,颞叶亚区与双侧枕外侧叶、楔前叶和右侧颞横回间功能连接增加;相比之下,丘脑颞叶亚区与扣带旁回、左侧背内侧前额叶及左侧尾状核间功能连接减低。偏相关分析显示,楔前叶、扣带旁回、左侧尾状核、左侧背内侧前额叶功能连接改变与多个认知量表相关。结论 ALS患者丘脑结构及功能的选择性损伤在其认知功能障碍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胰岛素抵抗 (IR)在高血压患者中的特征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将1 3 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分为糖代谢异常组和糖代谢正常组 ,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检测糖耐量减低和高胰岛素血症。对比观察两组血糖 (GS) ,血胰岛素 (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 (InsSI) ,分析两组 2 4h血压变化特点 ,并对InsSI与异常组血压进行单相关分析。结果 异常组空腹Ins、2hGS及 2hIns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以Ins升高为著 (P <0 0 1 )且InsSI显著降低 (P <0 0 1 )。血压负荷异常组夜间大于白天。两组对比 ,异常组以夜间血压负荷及全天舒张压负荷增大更显著 (P <0 0 1 )。结论 伴有糖耐量减低及 (或 )高Ins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存在IR ,InsSI与夜间舒张压 (r =- 0 5 9 P <0 0 1 )及舒张压负荷 (r=- 0 3 7 P <0 0 5 )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数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Percoll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35例危重病患者CEC及常规进行血脂测定,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对危重病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与CEC数与血脂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危重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EC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危重病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EC数与TG、TC、LDL-C水平呈负相关(分别为TG:r=-0.396,P<0.05;TC:r=-0.672,P<0.05;LDL-C:r=-0.486,P<0.05)。危重病组APACHEⅡ评分与CEC数呈正相关(r=0.436,P<0.05),与TG、TC、LDL-C水平呈负相关(分别为TG:r=-0.372,P<0.05;TC:r=-0.425,P<0.05;LDL-C:r=-0.477,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脂水平下降,血脂值结合循环内皮细胞数可作为评估危重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分析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对更年期有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西安市6个区抽取2 500名年龄在40-60岁的妇女为调查对象. 结果 ①获取有效调查问卷2 023份,年龄(47.38±5.429)岁,初潮年龄为(14.31±1.74)岁(9-19岁),自然绝经年龄为(48.9±3.54)岁;②约半数受调查者为子女的教育、工作、婚姻、经济困难、住房紧张而担忧,并且对更年期存在认知不足;③更年期症状发生率为54.9%,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χ2=226.14, P<0.005和χ2=39.043, P<0.005.更年期症状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r=0.333,P<0.01),与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及参加社会活动多呈负相关(r=-0.096,P<0.001;r=-0.088,P<0.001;r=-0.069,P<0.01);④调查对象中患骨关节疾病者1 025例(50.7%),其中颈椎疾患667例,占首位,发生骨折的人数占9.6%,更年期症状与骨折发生及骨关节疾患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067, P<0.01;r=0.249 ,P<0.01).结论 更年期症状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收入、文化程度及妇女参加社会活动多、接受培训多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首发未服药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研究组39例患者,符合DSM-Ⅳ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未进行过药物治疗,均给予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周,治疗前、治疗6周末完成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和BDNF含量测定。健康对照30例,入组时完成血清BDNF含量测定。结果研究组血清BDNF含量治疗前、后分别为(6.82±2.15)μg/L、(8.16±2.84)μg/L,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9,P=0.021),但均低于对照组的(11.6±3.3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9,P<0.001;t=4.634,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4,P<0.001;t=4.520,P<0.001;t=4.132,P<0.001;t=5.142,P<0.001)。治疗前血清BDNF含量与PANSS总评分减分率、阴性症状评分减分率呈正相关(r=0.348、0.351,P均<0.05),与阳性症状分减分率、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减分率及病程无相关性(r=0.204、0.186、-0.058,P均>0.05);治疗前后的血清BDNF含量变化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345,P<0.05),与PANSS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的减分率均无相关性(r=0.036-0.17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首发未服药患者的血清BDNF含量低于正常人,治疗后血清BDNF可提高;治疗前的含量可能作为预测药物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血管舒缩功能与雄性大鼠睾酮水平降低的关系 ,我们测定去势雄性大鼠体内睾酮水平及胸主动脉环的收缩舒张功能。结果表明 :去甲肾上腺素为1 0 - 8~ 1 0 - 5mol/ L、乙酰胆碱为 1 0 - 9~ 1 0 - 4 mol/ L时 ,去睾丸组血管收缩张力、舒张功能明显低于未去睾丸组 ( P <0 .0 5 )。去睾丸组血浆睾酮浓度明显低于未去睾丸组( P <0 .0 1 )。未去睾丸组血浆睾酮浓度与血管最大收缩张力、舒张程度呈正相关 ( r=0 .71 4,r=0 .745 ,P <0 .0 5 ) ;去睾丸组血浆睾酮浓度与血管最大收缩张力呈正相关 ( r=0 .931 ,P <0 .0 5 ) ,与血管最大舒张程度无相关性 ( r=0 .36 2 ,P >0 .0 5 )。本实验结果提示 :性腺是参与血管功能调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雄性性腺功能低下可导致血管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 ,从而有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180例脑梗死患者与112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①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0.95±0.23 mg/L)较对照组(0.76±0.14 mg/L)明显增高(P<0.01);②血清Cys-C水平与患者性别有关,且与年龄(r=0.180,P=0.016)、同型半胱氨酸(r=0.257,P=0.001)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219,P=0.003)呈负相关;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3,P<0.001)、吸烟(OR=8.178,P<0.001)、高血压(OR=7.649,P<0.001)、糖尿病(OR=4.798,P=0.011)及血清Cys-C(OR=1.675,P=0.007)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经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血清Cys-C仍与脑梗死密切相关(r=0.215,P<0.01)。结论血清Cys-C水平的升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是慢性肾脏病发展终末期阶段最严重的转归,患者需要透析或者肾移植才能维持生命。根据流行病学调查,ESRD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这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ESRD患者为研究载体,基于磁共振神经影像技术阐述了ESRD、大脑结构和功能以及认知功能之间的潜在关系,并指出基于影像学标记预测认知转归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的方法。方法应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488例腹膜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同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评分评定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有配偶者主观社会支持较无配偶者高(P<0.05),年龄与主观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34,P<0.01)。经济状况与客观社会支持(r=0.352,P<0.01)及主观社会支持(r=0.296,P<0.05)呈正相关。自费者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均明显低于医保及合疗者(P<0.05),而合疗者的社会支持与医保者无统计学差异。抑郁程度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r=-0.255,P<0.01)。焦虑程度与客观支持分呈负相关(r=-0.295,P<0.01)。结论无配偶、老年、女性、合并症多、自费的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评分较低,抑郁及焦虑发生率也较高;焦虑越严重的患者客观社会支持越低,而抑郁越严重的患者社会支持利用度越低,应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个体化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ESRD)血清中铁调素(hepcidin)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g receptor,sTfR)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肾性贫血铁缺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Hepcidin、sTfR、总铁结合力(TIBC),同时测定血清铁(Fe)、铁蛋白(FER)、血清转铁蛋白(TRF),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血清hepcidin和sTfR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非透析ESRD组相比,MHD组的血清hepcidin和sTfR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epcidin与Scr、hs-CRP、血清铁(Fe)、铁蛋白(F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5、0.312、0.290、0.286,P均<0.01;与HGB、eGFR、HCT、TRF、TIBC呈负相关,r分别为-0.466、-0.362、-0.285、-0.248、-0.224,P<0.05。4血清sTfR水平与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64、-0.519,P均<0.01;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78和0.514,P均<0.01。5血清hepcidin、sTfR联合铁蛋白或转铁蛋白饱和度诊断缺铁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为90.8%,对应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77%。结论血清hepcidin、sTfR联合铁蛋白或转铁蛋白饱和度对于ESRD患者合并肾性贫血铁缺乏的评估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巴氏征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至2020年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被诊断为ALS且资料齐全的262例患者。分别分析左、右侧巴氏征阳性与阴性患者组间临床特点的关系,以及有下肢无力主诉的患者其巴氏征与下肢受累特点间的关系。结果 巴氏征阳性与更高诊断级别呈正相关(左侧相关系数0.297,P<0.001;右侧相关系数0.292,P<0.001);巴氏征阳性患者的ALSFRS-R(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Functional Rating Scale-Revised)评分更低(左侧P=0.001,右侧P=0.001);同侧下肢有无力主诉者比例更高(左侧P=0.008,右侧P=0.038);且同侧上肢Hoffmann征阳性率更高(左侧P=0.004,右侧P=0.002)。在下肢有无力主诉的患者中,巴氏征阳性与同侧更好的足背屈肌力呈正相关(左侧相关系数0.207,P=0.021;右侧相关系数0.264,P=0.003);巴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足细胞的数量及neph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在阿霉素肾病模型肾小球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病模型,于不同实验时间点检测血、尿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足细胞数量、nephrin、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该模型的肾脏病理学改变明显;1周末足细胞nephrin表达减弱(P<0.05),8周末肾小球TGF-β1表达增强(P<0.05)、足细胞数量减少(P<0.05);nephrin与24h尿蛋白定量(r=-0.83,P<0.01)、尿素氮(r=-0.68,P<0.05)、血肌酐(r=-0.71,P<0.05)呈负相关;TGF-β1与24h尿蛋白定量(r=0.45,P<0.05)、尿素氮(r=0.62,P<0.05)、血肌酐(r=0.59,P<0.05)呈正相关;足细胞数量与24h尿蛋白定量(r=-0.63,P<0.05)、尿素氮(r=-0.72,P<0.05)、血肌酐(r=-0.76,P<0.05)呈负相关;足细胞数量与nephrin呈正相关(r=0.78,P<0.01),与TGF-β1呈负相关(r=-0.64,P<0.05). 结论经改良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mg/kg)可以成功复制阿霉素肾病急性和慢性模型;阿霉素肾病蛋白尿的发生和进展与nephrin表达异常密切相关;TGF-β1加重了足细胞数量减少启动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在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炎症反应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31例急性GA(AGA)患者、23例非AGA(NAGA)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HC),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14的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浆sCD14、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检测各组白细胞计数(WBC)、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GR)、淋巴细胞绝对值(LY)、单核细胞绝对值(MO)等血常规及血尿酸(UA)等指标变化,比较3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与PBMCs的CD14mRNA表达及血浆sCD14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AGA组PBMCs中CD14mRNA表达量高于HC组(P<0.05);HC与NAGA组血浆sCD14蛋白表达低于AGA组(P<0.01),且NAGA组表达低于HC组(P<0.05);AGA组CRP蛋白水平高于HC与NAGA组(P<0.01);AGA、NAGA组血浆IL-1β、TNF-α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HC组(P<0.01),且AGA组IL-1β蛋白水平高于NAGA组(P<0.01);AGA组和NAGA组WBC高于HC组(分别P<0.01,P<0.05);AGA组GR、MO均高于HC组(P<0.05),AGA组MO高于NAGA组(P<0.05);AGA与NAGA组UA均显著高于HC组(P<0.01)。AGA组PBMCs的CD14mRNA表达与IL-1!呈正相关(rs=0.362,P=0.045);NAGA组血浆sCD14蛋白表达与GR呈正相关(rs=0.397,P=0.030)。结论 sCD14在GA患者的炎症反应中表达异常,提示sCD14在GA患者的炎症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Apo-B/Apo-A)比值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并行冠脉造影(CAG)的患者234例,收集血脂指标并计算血脂比值(非HDL-C、TG/HDL-C、TC/HDL-C、LDL-C/HDL-C及Apo-B/Apo-A),并根据CAG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指标与Gensini积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有意义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各Gensini积分组间在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吸烟指数上均无统计学差异,中积分组病程长于低积分组及高积分组(P=0.023,P=0.002)。Apo-A水平在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9,P<0.001,P=0.013)。高积分组的TC、Apo-B及LPα水平低于低积分组(P=0.008,P=0.001,P=0.002),中积分组及高积分组的HDL-C与Apo-B/Apo-A比值低于低积分组(P=0.008,P=0.001)。各危险因素与Gensini积分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HDL-C、Apo-A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166,r=-0.294),LDL-C/HDL-C及Apo-B/Apo-A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159,r=0.170)。Gensini积分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Apo-A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β=-62.249),Apo-B/Apo-A比值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β=31.311)。结论 Apo-A及Apo-B/Apo-A比值是冠心病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判断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可靠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