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翼  吕建军  周陶然  甄希金 《船舶工程》2021,43(6):前插15-前插21
船舶智能制造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的深度融合,在船舶建造全生命周期内灵活实现不同的决策目的,并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产业革新的过程.针对船舶制造业的特点,通过分析船舶智能制造上层关键技术和关键能力要素,搭建船舶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体系.该体系是释放船舶智能化制造转型红利的核心手段,是构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发与应用体系的先决条件,可有效引导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的智能化转型路线和节奏,推动船海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造船模式和智能制造基本特征出发,提出船舶智能制造模式的定义、内涵、核心要素及体系架构,为船舶行业和造船企业推进船舶智能制造模式、构建船舶智能车间和智慧船厂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开发一套适合船舶行业的船舶管系生产管控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具备原材料采购、计划管理、生产派工和报工、质量管理等功能,实现多部门多项目实时在线协同作业。该系统上线运行后,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推进智能制造奠定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对人员、设备、物料等各生产要素的精准定位,需研究船舶车间智能管理相关技术。基于UWB定位技术,开发船舶车间高精度定位系统,完成在典型船舶车间的试验验证,车间内关键要素定位精度达到分米级,为作业人员跟踪、实时生产管控提供辅助,提高车间生产效率,推进船舶智能制造。  相似文献   

5.
在高技术船型需求日益火爆的背景下,我国船舶制造企业如何推进供应链管理转型升级,尤其是对于供应商管理管控水平的提升,是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是当前生产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发展思路,依托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已在生产制造企业的各个领域得到验证。本文结合业务实际,从船舶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以信息化手段为抓手,开展供应商管理的流程梳理、改造,并进行了相应的系统架构功能设计,旨在为船舶制造企业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宁 《中国港口》2023,(4):52-54
<正>拖轮智能化的实现对于提升港口智能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拖轮设备安全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职工劳动强度,实现拖轮管理的科学性和信息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智能拖轮的研究背景近年来,智能船舶成为国际海事界新热点。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组织将智能船舶列为重要议题,国际主要船级社先后发布了有关智能船舶的规范或指导性文件,世界主要造船国家大力推进智能船舶研制与应用。我国船舶工业和航运业在智能船舶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相关科研攻关取得积极进展,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从体系的视角对船舶智能制造标准进行分析,推进船舶智能制造标准的制定。从船舶智能制造和标准体系内涵分析入手,借鉴国内外标准,研究构建我国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原则和范围,并运用智能功能、系统层级、生命周期等3个维度的分析,以及对船舶智能制造重点内容和流程分析,提出标准需求,提出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及其范围和建议制定的标准,明确建立船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范围与架构以及急需制定的标准项目,为开展船舶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与验证、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3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正式发布《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提出,大力推进船舶总装智能制造、智能船舶、液化气体船舶等标准制定;围绕产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网络和数据安全、船舶等的安全生产编制工业和信息化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积极推进智能船舶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造船效率、降低造船成本、提高造船质量,造船行业需要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理念。船舶制造作为典型的离散型制造行业,其传统的船舶设计、制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能制造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从船体零部件标准化设计角度,研究如何利用标准化设计手段来扩大船厂智能制造应用范围和场景。形成船体零部件标准化、批量化设计原则和标准,达到降低船舶智能制造技术难度,最终实现船舶制造向连续型生产模式转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封波 《船舶工程》2020,42(S1):97-100
根据国家两部门《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关于实现船舶设计、建造、管理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目标,本文通过智能船舶与传统船舶的比较,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智能船舶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影响。应用现代设计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提出了智能船舶设计原则和方法体系,供智能船舶设计人员在设计智能船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船舶智能化已经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智能船舶也是《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重点发展的领域,代表了船舶未来的方向,关乎航运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我国应在智能船舶制造领域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以占据这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12.
结合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船舶智能制造的实践,阐述信息集成、工业机器人、可视化、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以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相融合的途径,提高船舶生产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以数字化、模型化、自动化、可视化、集成化为特征的船舶精益建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智能船厂的系统架构和船舶智能制造技术评价要素,从基础层、车间层、企业层3个层级提出船舶智能制造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为造船企业开展自评价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绿色和智能是当前船舶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提出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概念,并介绍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内涵、特点和系统构成;然后,从船舶航行、动力和推进3个方面分析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船舶的创新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引领船舶技术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背后,不仅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更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从生产到销售的根本性转变,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正在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核心。制造业如何与互联网更好地融合?《船舶工程》为大家推荐一篇由中国信通院政经所副总工、教授级高工何霞撰写的文章,该文剖析了"互联网+"制造的四大模式,并指出了推进"互联网+"制造所必备的基础资源。原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望此文对船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传统船舶智能制造技术存在效果差的问题,提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船舶智能制造研究。根据船舶制造数据差与制造成本之间的关系函数,计算了船舶零件的公差因子,利用公差因子的均值处理,控制了船舶制造数据,根据船舶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参数,通过确定船舶机械零件结构的尺寸范围,建立船舶零件的三维参数化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计了船舶智能制造流程,实现了船舶的智能制造。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船舶智能制造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零件细节的完整度,还可以提高零件之间的契合度,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智能船舶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瑞良  吉雨冠 《船舶》2016,27(5):82-87
智能船舶概念的兴起以及智能船舶技术的日益发展,已使船舶智能化成为全球航运的大势所趋。文中结合中国船级社今年3月正式发布的《智能船舶规范》,具体介绍了智能船舶技术的六大功能模块(智能航行、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货物管理和智能集成平台)的主要功能、技术要求,以及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实现难点,对相关技术人员依据《智能船舶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智能船舶方面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娟  魏斌  顾根南 《江苏船舶》2021,38(3):39-41
基于智能制造背景下船舶企业发展现状,为了更好地构建五年制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对比分析了船舶设计、船舶制造、船舶检验三大核心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变化,归纳总结了智能制造背景下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校企合作及结合课程的关联性、可持续性要求,构建"三个模块+两个体系"的船舶工程技术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船舶制造企业各个车间中船舶管子的生产加工车间是其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但目前各个制造企业车间问题不一,本文对管加工车间现状、管子加工工艺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为实现船舶制造企业生产精益化的目标,提出针对管加工车间的生产作业和计划及绩效推行精益化的思路,从而提高管加工车间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贾鸿宇  伊鹏  郭鹏增  王钊  冯志浩 《船舶工程》2022,(1):112-116+153
为助力传统海洋工程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对国内已实现转型的海洋工程制造企业和高校智能制造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资料调研和分析,对传统海洋工程制造企业现存问题进行整理。同时,在企业智能化升级路径中,以管理智能化和生产线智能化为主线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传统海洋工程制造业智能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