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京地铁复八线循环冷却水系统改造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北京地铁复八线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国贸站为试点,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而系统地提出该站的改造方案,对地铁车站循环冷却水的系统模式、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法、优化和重新设计机组自动冲洗方案、变频技术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应用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达到节水节电、减小系统运行噪音、降低运行费用、方便运行管理、保证系统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针对大连的气候特点及大连地铁的具体情况,对大连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方案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根据SES地铁环境模拟软件的计算结果,选择较为经济合理的通风空调系统方案及运行模式。研究结论:大连地铁通风空调系统采用机械通风,开闭式运行相结合的方式。(1)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依靠列车运行所产生的活塞风对车站和区间隧道进行通风换气、冷却降温,可减少通风设备的开启时间,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2)针对大连夏季室外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特点,夏季最热月对送入车站公共区的室外空气采取除湿措施,可为乘客创造一个更为适宜的车站内部空气环境;(3)车站通风设备与区间通风设备相互兼用,根据不同的工况相应转换运行模式,可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初投资及维修保养费用。  相似文献   

3.
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以节能、占地小、控制灵活等特点多用于中小型建筑,地铁车站空调的冷量规模和空气末端的数量具备采用直接蒸发空调机组的条件,针对该系统应用于地铁车站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地铁车站特点,对冷却水系统进行优化整合,提出整体配置方案,从空气处理过程、制冷压缩循环、系统运营成本、土建和设备初投资等方面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缺点和局限性;在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判断是否采用该系统。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运行节能、投资节省的空调方式,可以为地铁工程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铁车站的特点,结合多年的建设及运营经验,对地铁车站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从系统形式、水处理方案和水泵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提出一整套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节能节水优化方案,同时结合复八线某站循环冷却水系统改造实例,论证优化方案的节能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5.
罗辉  刘承东 《都市快轨交通》2004,17(2):49--50,53
国内地铁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通常采用风—水系统,通过对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珠江新城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采用的变冷媒(以VRV代表)系统与风—水系统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为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提供一种新的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地铁车站公共区直膨式空调冷却水系统变流量节能控制策略和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冷却水系统各设备的能耗模型。以广州某地铁车站为案例,模拟计算了2种冷却水变流量控制方案的全年能耗,结果表明,冷却水系统无论采用定进出口水温差控制方案,还是定冷凝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案都能实现节能效益;在部分冷负荷的情况下,冷却水系统全年宜采用定进出口水温差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地铁给排水系统作为重要的机电系统之一,其安全性关乎地铁的正常运营,关乎乘客生命及国家财产安全。在北方严寒地区,冬季地铁车站内给排水管道容易遭受冻害,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地铁1号线车站给排水管道冻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车站给排水管道电保温设计方案,供同行在以后的设计中参考。研究结论:(1)严寒地区地铁车站的洞口部位采用恒功率电伴热保温技术是可行的;(2)严寒地区地铁设计需做到建筑、环控系统的协调配合,适当加大车站的覆土埋设深度,增设热风幕等措施可提高地铁内管道的防冻保温安全性;(3)地铁中使用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选用A级不燃材料,采用双导线发热电缆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4)本研究成果对地铁内电保温系统的控制方式和选型具有借鉴意义,对地铁运营能耗分析和成本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循环过程中冷却水会产生水量损失,并具有腐蚀性、产生沉积物、繁殖微生物等特点,这也是循环冷却水处理所需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南京地铁车站冷却水系统改造实例,介绍了旁流综合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流程,通过对运行效果的对比和评价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邻近已建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卸载会引起车站结构不均匀变形,而不同施作顺序对其变形特性的影响还缺乏系统认识。结合长沙地区某地铁车站工程实例,基于数值方法对不同施作顺序下深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地铁车站变形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车站基坑明挖顺作段和盖挖逆作段在不同开挖深度时围护结构及车站主体结构的变形特性。研究结论:(1)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水平变形逐渐增大;(2)明挖顺作段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地铁车站变形要明显大于盖挖逆作段;(3)盖挖逆作段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变形较小,而不同施作顺序下地表沉降值均在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要求的范围之内;(4)该研究成果可为邻近既有地铁车站深基坑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铁车站设备用房通风空调系统普遍存在功能性、经济性以及运维便捷性等的问题,在系统分析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结合数据中心空调领域新技术——多联式氟泵机房空调的发展趋势,提出该技术在地铁车站设备用房的应用方案,并以我国北方某城市的标准地下车站为例,与传统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联式氟泵机房空调在提升房间控温效果、节约运行能耗、保障空气品质、匹配负荷特性、方便施工运维、降低控制难度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该方案的初投资虽高于传统方案约70万元,但运行费用低于传统方案约22.7万元/年,静态投资回收期约为3.1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深水急流钢栈桥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太中银铁路中宁黄河特大桥跨黄河钢栈桥施工,对在砂类土、砂砾土、卵石土河床的急流深水中搭设跨河钢栈桥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阐述地铁系统中采用市政中水的可行性,针对中水的特点,对其应用方向、水质标准、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齐岳山隧道高压裂隙水注浆堵水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目的:齐岳山隧道出口平导PDK366+295~+155和正洞DK366+296~+148段为中厚层石英砂岩,隧道纵方向竖向间隔3~10 m为20~90 cm厚的页岩、煤线夹层,超前探孔单孔涌水量为10~500 m3/h,水压力为2.1~3.2 MPa。针对高压裂隙水,采用何种注浆液进行注浆施工,才能达到良好的堵水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可采用的注浆材料和注浆液,保证隧道的安全开挖。研究结论:通过现场平导9个循环和正洞5个循环的现场实践,对高压裂隙水采用普通水泥单液浆、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浆液的注浆堵水措施,堵水效果很好,堵水后隧道渗漏量可达到4.9 L/min.m。当隧道断面不大时(如平导),可采取周边注浆堵水,堵水范围为隧道开挖轮廓线外3~5 m;当隧道断面大时(如正洞),采取全断面注浆堵水,堵水范围为隧道开挖轮廓线外5~8 m。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铁路机务段、车辆段等重点运输企业用水的调查,找出了水损耗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1)强化节水奖励力度:在铁路局及站段层面完善并落实专门的节水奖励政策,用水指标应根据工作量、定员及单位实际合理核定,节约部分全部用于基层职工的奖励。(2)站段所有用水终端均应安装计量水表(三级表),并建立用水台帐。  相似文献   

15.
隧道地下水大量渗漏易造成洞顶影响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针对如何确定合适涌渗水量以确保生态平衡问题,引入生态学、农学中有关植被生态需水概念,通过调研分析确定隧址区植被所允许的最大地下水位降深,结合地下水动力学方法以及经验公式,确定隧道涌渗水后地下水达到最大降深时疏干漏斗范围及体积;并通过疏干漏斗体积、涌渗水量以及储水系数关系确定隧道所允许排放的最大水量.结合算例并与实际工程中设计排水量进行对比,在考虑隧址区实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情况下,所提出方法计算得出的排水标准与实际工程接近.该方法能够达到隧道工程与地下水环境生态平衡,可为隧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鉴于高温干旱地区变流器水冷系统采用空气冷却器难以满足实际工程冷却需要,提出一种空气冷却器加冷水机组辅助冷却的高温型水冷系统方案,并搭建了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较好地解决高温环境下变流器水冷散热问题,而且具备节能环保、节水优势。  相似文献   

17.
养鱼污水进行处理后再循环回用于养鱼对防止养鱼污水的污染和节省水资源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见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并结合相关标准,特别参考《渔业水质标准》,提出了养鱼循环水回用的水质标准。考虑到铝盐絮凝剂的使用,本文还提出了铝的指标限制。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环境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城市水环境是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条件。本文阐述了我国城市水环境存在的城市河道水质不乐观、污水治理不彻底、河道景观标准低、引水工程范围小、管理机制不健全、全民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围绕城市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水系优化、河道整治、污水收集处理、水文化建设、水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治理对策,为我国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与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行中小流域桥梁水害预测方法存在误差大,外业强度大,缺乏水文资料难预测及重结果不重过程等弊端,提出一种用历史桥墩水痕推求流域概化汇流曲线的新方法,预测桥位断面洪峰流量大小的同时,对洪峰流量抵达桥下的具体时间进行了预测。为弥补等流时线法固有缺陷,采用下游流域面雨量过程作为实测降雨过程来对桥位断面汇流过程进行计算,利用洪峰流量减小系数和洪峰时间延迟系数来考虑河槽调蓄对洪峰流量大小以及抵达桥下时间的影响。实例证明,该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减少了野外勘测的工作量,使洪水预警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和有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钢围堰加钻孔灌注桩基础为例,深入分析了铁路桥梁深水基础各阶段施工工艺对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建议,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