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每一辆汽车都安装有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部分汽车还会安装第二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另外,在一些大型商用汽车上还装有辅助制动系统(缓速器)。其中,行车制动系统的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直至停车,它是行车途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制动装置,其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自汽车诞生以来,  相似文献   

2.
汽车制动系统俗称汽车刹车,是控制汽车行驶速度、应变行驶中突发事故、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关键部件。作为采用双回路气压制动技术的重型汽车制动系统,一般由行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装置、辅助制动装置和应急制动装置等组成。这些装置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整体,对此,不要随意改动或“搭载”其它用气装置,否则,极会引发制动系故障。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汽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汽车的制动负荷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频繁停车的市内公共汽车上、山区行驶汽车上和下长坡时,制动负荷过大的问题更加突出。若这些制动负荷全部由行车制动系统来承担,就会造成制动鼓和制动摩擦片过热,从而造成制动效能下降,甚至制动能力完全消失;使制动摩擦片和制动鼓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使汽车的使用成本上升,维修工作量加大。为解决该问题,在现代汽车上加装辅助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命脉。伴随着汽车的更新换代,以及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护汽车安全行驶的制动装置由最初的简单机械式制动器逐步发展到现在的ABS(Anti-lock BrakeSystem)防抱制动系统。然而ABS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很难精确测量车身及车轮的速度、难以实现制动力的精确控制等,这些弊端使得装有ABS的汽车虽在理想路况时能够较精确的达到制动要求,但在路况较差的泥泞山路上时则难以满足要求,此时车上急需另外一套辅助制动系统,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电磁制动技术以其无磨耗、反应迅速、制动平稳并能很好的与ABS系统兼容等特点迅速确立了其在汽车辅助制动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东风RQ1108G6D汽车的排气制动系统作为汽车的辅助制动装置,能有效地提高其整车制动性能和使用性能。掌握其基本结构,做到合理维护使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重型载货汽车在频繁制动或长时间持续制动时,为了提高车桥制动器使用寿命和制动效能,采用了辅助制动系统。本文就目前在载货车上常用的发动机排气制动、发动机制动和液力缓速器辅助制动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比了几种辅助系统的优劣性,可以为后续载货车使用辅助制动系统性能的改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树生 《汽车与安全》2005,(10):56-59
制动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核心。ABS(Anti-Lock Brake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EBD(Electr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A(Electronic Brake Assist)电控制动辅助系统、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电子稳定装置、SBC(Sensotronic Brake Contr01)电子感应制动系统等先进的电子辅助系统都是通过制动系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SBC制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BC制动系统即测控一体化制动控制系统(Sensotronic Brake Control),是充满创意的电子控制式制动系统,与ABS、ASR、ESP以及制动辅助系统(Brake Assist)一脉相承。这种系统将成为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的一个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当今汽车逐渐向大功率、高速度等方向发展,对汽车制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减少交通事故,保证行车安全,有效利用发动机辅助制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发动机制动工作原理及其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发动机缓速器和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装置的结构特点、工作特性,提出了实施发动机制动的必要性和发动机制动技术运用要领。  相似文献   

10.
N系列轻型载货汽车是日本五十铃公司1984年投产的车型,具有八十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本文对N系列轻型载货汽车整车制动系作介绍。N系列轻型车整车制动系统是由主制动和辅助制动组成:主制动包括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辅助制动则采用发动机排气制动。一、行车制动与排气制动行车制动均采用带真空伺服装置液压双回路,选择Ⅱ型布置:前轴制动器与后轴制动器各用一个回路,当其中一个回路堵塞或泄漏时,另  相似文献   

11.
Through the years, traffic engineers and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a variety of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pedestrian safety. Pedestrian-vehicle collisions 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serious type of accident since they incur high fatality rates. A fundamental concept in developing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is to analyze pedestrian-vehicle collisions scientifically, which can identify the causes of accidents and accident severit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edestrian safety benefit of the brake assistance system (BAS) and a functional requirement associated with BAS, namely the time needed to safely detect a pedestrian ahead. An injury severity prediction model for pedestrians was developed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BAS in this study. Ordered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stablish a statistical model capable of predicting pedestrian injury severity. In addition to vehicle characteristics, collision speed and pedestrian characteristics were used as independent predictor variables. The outcomes of this study would be useful in dir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afety policies and technologies associated with pedestrian safety.  相似文献   

12.
摘要:某微型轿车在开发初期,制动距离偏长,不满足技术标准要求。制动距离偏长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分析起来比较繁琐。通过运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较为容易的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最终使其制动性能达到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柴油机独立减压缓速、排气缓速性能进行研究,获取了二者在循环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区域和性能提升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组合二者最优方案形成了复合缓速系统,进一步分析独立缓速性能改进方法在复合缓速中的适用性,通过试验验证了改进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缓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缓速装置,合理匹配后可在柴油机运转转速范围内获得与柴油机标定功率相等的制动功率,同时柴油机排温仍然可控制在限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汽车制动系统的电子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启梁 《汽车电器》2004,(10):30-33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动系统的电子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本文介绍汽车制动系统中主要的电子控制功能ABS、EBD、CBC、BAS及EBS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续驶里程及蓄电池供电技术是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主要因素。再生制动技术作为提高整车能量利用率的有效方案,为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的提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针对再生制动关键技术,分别阐述了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和再生制动能量管理研究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再生制动策略问题,分别从制动意图识别、制动力分配以及轮缸压力控制三方面总结了再生制动相关控制策略;针对能量管理问题,分别从制动能量回收潜力与能量回收效果评估两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通过能量流机理计算车辆节能潜力的方法,并对未来再生制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现有乘用车制动有关标准: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21670-2008《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要求,对乘用车制动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汽车制动反应时间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某汽车气压制动系统进行制动反应时间测试,并分析其制动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18.
文中对制动意图的识别和不同制动意图所要求的不同的制动力分配策略进行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制动意图识别算法和制动力分配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复合制动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HEV制动意图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量的工况数据建立辨识模型,实现了对制动意图的准确识别.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制动意图识别可有效地优化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从而进一步改善混合动力汽车制动时的驾驶感觉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以不改变电动汽车原有机械制动系统结构和控制方式为前提,提出一种并联式混合制动滑移率控制方法.该方法明确划分了再生制动控制和原有机械制动控制的作用工况.将再生制动控制转化为滑移率规划和控制两个问题,并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在不同强度、不同方式及存在参数不确定性下制动,该方法都可以实现再生制动和机械制动的准确控制及平顺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